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为德育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动力。高校德育现代转型过程中,西方文化思潮和多种价值观的影响使其面临着尴尬和困境,对这种现象的理性回应要求我们必须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依托,构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觉。只有立足民族文化传统,高校德育才能实现其内源性的、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分析其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资源的认知、定位与开掘;分析大陆高校德育课程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认知、定位与开掘;比较台湾“通识教育”与大陆高校德育对中国传统道德资源的认知、定位与开掘,思量两岸高校德育改进的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理想和信念、善恶标准都受到了挑战和冲击.高校德育面临着四大困境,一是社会变革带来的负面影响对高校德育形成的冲击,二是西方社会思潮对高校德育的冲击,三是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的冲击,四是大学生自身、家庭和学校的种种不利影响对高校德育的冲击.这些都迫使高校德育必须面对挑战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区文化资源是高校德育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社区文化资源德育转化是高校德育实效化的需要。文章从理论上廓清社区文化资源德育转化应遵循的原则;从实践上厘清社区文化资源德育转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文化全球化对高校德育价值产生的深刻影响日趋明显:一方面它使得高校德育主体的视野更加开阔、认识更加理性化、拓宽了高校德育空间;更重妻的,文化全球化给高校德育价值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使高校德育价值的主导性地位受到挑战,高校德育价值目标受到冲击.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德育工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化、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培养全球化视角、培育大国风范,才能彰显高校德育价值的权威性、民族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以实现高校德育价值的自我优化.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文化多元化的现状,深刻影响着中国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的选择,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文化—德育—人的视角分析,认为高校德育应坚持一元主导多样发展的价值取向,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功能,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对西方德育文化进行辩证审视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都具有合理的内核,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存在的价值和发扬、使用的意义。校园文化是高校实施德育的有效资源和重要途径,加强高校校园传统节日文化熏陶,加强传统礼仪文化对校园活动的合理渗透,可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提升高校德育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视角创新和发展高校德育是德育的内在要求。当前高校德育目标明确,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内容丰富,但人文精神渗透有所忽视;方法多样,但针对性实效性有待提高。文化视域下高校德育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是,其文化价值的内涵和重要性愈益凸显,须更加注重价值引领;文化育人愈发关键,须更加注重人格塑造;文化发展愈发重要,须更加注重大学文化建设。要从增强高校德育的文化自觉、提升高校德育的文化内涵、拓展高校德育的文化资源、丰富高校德育的文化载体等方面探索高校德育创新和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古代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方法对此都有所体现.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的深入挖掘,探索出传统文化运用于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实现德育资源的"古为今用",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地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其对高校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具有积极意义。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提取地域文化的优秀精髓,实现地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同时,明确地域文化的德育价值,释放地域文化的德育功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