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表明,就新闻编辑环境而言,目前监管最严格的新闻类别为时事、政治新闻。大多数网站制定有较为规范的新闻编发程序,能够比较严格的执行。网民跟帖和评论的编发,一般由编辑把关。敏感、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大部分网站会以正面报道为职责。在网络新闻制作过程中,大多数网络新闻工作者的首要考量的是"受众需求",网络新闻工作岗位的合理设置,基本保证了满足受众需求和实现媒体正确导向之间的平衡;就受众及其规范而言,网络新闻工作者认为受众对于网络新闻的信任度在"一般"的层级。受众对"娱乐、体育新闻"的相信程度最低,其次是"时事、政治新闻"。网站对于受众的言论与意见发布采取负责任的把关态度。网络受众比较不理性。受众的反馈对编辑风格的影响在不同的网站程度各异;就网络新闻业务现状而言,娱乐、体育新闻发展最为成熟,时事、政治新闻真实性、客观性最强,娱乐、体育新闻编辑自由度最高。目前网络向受众提供的新闻内容大同小异,同质性强,传统媒体给网站提供的新闻质量"一般"。  相似文献   

2.
2006年三八妇女节前夕,境外某媒体和国内某网站同时刊登了一条爆炸性新闻:湖南78岁老太第9次怀孕。一时间,这一离奇的“新闻”被众多媒体竞相转载、追踪报道,并受到广大受众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近日,美国一家媒体研究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许多网站所刊登的新闻主要来自于传统新闻媒体。尽管人们通过网络媒体获取新闻的机会越来越多,但美国受众最感兴趣的新闻还是来自那些传统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  相似文献   

4.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媒体需要对突发事件和重大、重要新闻同步报道,及时给受众传递正在发生的信息。这就要求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突破区域限制,扩大所属媒体的区域影响力,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辨别力,运用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等采访工具,迅速、准确地将新闻事件采编传输到所属编辑部或网站。  相似文献   

5.
衡量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标准是: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受众最想看哪家媒体的报道,最容易以哪家媒体报道的事实和分析作为判断依据,哪家媒体最具有公信力。党务政务报道、会议新闻和领导人活动报道、典型报道、突发性事件报道、舆论监督等都是受众比较关注的报道领域,如果主流媒体在这些报道领域报道不及时,或者报道水平不高,无疑将大大削弱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因此,主流媒体应该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政策优势、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切实加强和改进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几大类型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6.
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可以说,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一篇失实的报道,不仅是对受众的欺骗,更是对媒体形象和公信力的巨大伤害。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造成巨大冲击,一些报刊和网站的编辑、记者更热衷于追求新闻事件的趣味性、轰动性、新奇性,而忽视了对新闻存在的根本特性即真实性的追求,虚假新闻报道越来越多。如何杜绝虚假新闻的出现,从而树立媒体公信力,是当下媒体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在新闻传播理念不断创新的今天,社会新闻要充分体现新闻本质和传播价值,发挥品牌优势,提升媒体形象,在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原则下,可以从把握好"角度"、"深度"、"适度"这三个方面入手,做好社会新闻。一、把握角度,提高新闻传播力依据受众心理找角度。记者面对新闻事件时,只有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想知道的方面选择报道角度、提炼主题,做出来的新闻才能吸引、启发和感染受众,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比如处理一些经济和科技报道,一定要寻找到这些经济现象和科技成果中受众最感兴趣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国际新闻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外受众了解中国的窗口。国际新闻的错位特征,即事实、媒体、受众不在同一传播平台,使国家形象的塑造出现了国内与国外断层的现象。一方面,受众、媒体(国外媒体)远离事实,导致国外媒体对有关中国的报道不一定客观真实,导致"他塑"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事实、媒体(国内媒体)远离受众,国内媒体对国外受众的调查不够,国外受众对国内媒体的信任不够,导致"自塑"的不给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国际新闻传播塑造国家形象时,要充分认识到国际新闻的错位特征,力争通过国内媒体的报道影响国外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减少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和障碍。  相似文献   

9.
蔡心轶  朱亚 《视听界》2002,(3):85-86
新闻和言论历来被视为媒体的两翼,缺一不可。电视媒体网站在与其他的新闻网站和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如何既发挥自身的优势,又博采各家之长,以凸显自己的个性和鲜明的观点,从而在网络时代争取受众?这已经成为大多数电视媒体网站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传媒业的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媒体对报道受众尤其对普通报道对象的伤害,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日益受到新闻学界、新闻业界的关注,由新闻伤害引起的法律诉讼也越来越多。由于采访报道方式不当,可能会对报道对象的人格、情感、精神等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当前,灾难报道、犯罪报道是新闻伤害表现最突出的领域。灾难、犯罪事件是不可预见的,一经传播往往能引起受众的关注。此类事件一发生,众多媒体记者就会一哄而上,尽情地享用所谓的"媒体盛宴"。当中,以紧迫盯人、多次曝光、细节再现、冷血调侃等为表现形式的新闻伤害现象时有发生。媒体是大众传播工具,有很大的传播范围,即使从业者谨  相似文献   

11.
当前,经济新闻日益增多,受众口味不断变化,品位不断提高,促使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日益注重人文关怀,不断更新经济报道的理念和方法。以受众为本位的经济报道理念新闻传播中涉及到的人可以概括地分为传播者、受众、被传播者和其他人,经济新闻传播亦如此。在经济报道中,传播者提供经济新闻,受众接受经济新  相似文献   

12.
“融合新闻“又称“多样化新闻“,主要指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不同的媒体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及手机等,集中在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统一策划、相互协调,根据各自媒体和受众特点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发挥各自的传播优势,有针对性地传播给特定受众。  相似文献   

13.
目前,突发性事件是受众注意的热点,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中尤以那些可能对公共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的突发事件最有可能成为受众关注和媒体聚焦的对象。 本人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深入分析受众心理,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艾臻 《新闻通讯》2014,(5):50-52
传统纸媒与新媒体融合本质是传统纸媒的新闻采编力量与新媒体的传播渠道相结合。媒体融合要求传统报业的新闻报道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变革:善于在网络上开展新闻传播、善于使用数字技术采写新闻、善于为受众提供更多的信息、善于与受众开展密切的互动。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不断融合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多媒体新闻、数据新闻、博客新闻、公民新闻、聚合互动新闻、“群体外包”式报道。这预示着媒体融合将促使新闻报道形式出现以下的创新发展趋势:从运用事实报道到运用数据报道,从报社专属报道到受众参与报道,从媒体立场报道到个人立场报道,从图文并茂报道到多媒全息报道。  相似文献   

15.
金融报道的分类和媒体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金融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各种媒体也加大了金融报道的力度。然而,纵观各家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财经网站近年来的金融报道,总体上给人一种“千报一面,千台一腔”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受众对于金融新闻的需求。因此,不同的新闻媒体根据自身的特点,面对不同的受众,如何采取更富有个性化的金融报道策略,已成为我国经济新闻报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金融报道具有政策性、专业性强和受众面广等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传达式”报道。最常见的是采用消息和答记者…  相似文献   

16.
李贺 《新闻世界》2010,(6):131-132
在大众媒介环境下,受众知情权的基础是"传者的真实",而非"受众的真实"。①在新闻媒体走向市场化的今天,一些媒体新闻价值取向出现了错位,威胁着受众的知情权。本文从当前媒体新闻题材的选择和报道倾向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媒体新闻价值取向的错位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这里所说的进行式同步报道指的是对动态性新闻事件 (如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进行连续式的同步报道, 及时、全面地向受众提供有关新闻事件正在发生发展的信息。这种报道因为几乎与新闻事件发展同步而受到受众的欢迎。当前媒体竞争空前激烈,抢夺“眼球”、“耳朵”的大战此起彼伏,广播要在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和新兴媒体互联网的夹缝中求生存,就必须发挥自身优势,在进行式同步报道这种最迅速、最富感染力的新闻报道中有所作为,特别是市、  相似文献   

18.
所谓的“宅网站”就是和“宅男宅女”类似的沉默内向、足不出户、自娱自乐,与外部利益相关群体缺乏有效互动,不能有效分流受众注意力的网站。报纸的新闻网站只有从众多的媒体中凸显出来,从众多网站中凸显出来,让自己的经营板块在新闻板块中凸显出来,有效地分流受众的注意力,才能让宅网站“去宅化”,那么,网站的盈利也就可以预期了。  相似文献   

19.
刘宝成 《新闻窗》2013,(4):23-24
近年来,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迅猛。一方面,媒体总量迅速增长,媒体总量已居世界前列,全国人均拥有媒体资源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传媒类型更加丰富,除了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晚报、都市报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渐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0.
杨洪连 《新闻通讯》2011,(11):54-55
新闻策划其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和展现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选择最适当的时机.运用最恰当的方式推出报道,以求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最大程度地实现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闻策划的目标是树立媒体形象、产品形象,改变读者习惯,创造读者需求,营造媒体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而媒体从业者的全员策划,应当吃透新闻传播的特点和操作规律,结合媒体的需要。通过新闻事件向受众传递信息,引领舆论,打造影响,树立形象,使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