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20年初,我们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人民战“疫”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出巨大的精神力量。一方面,战“疫”实践凝结成的伟大精神印证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战“疫”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战“疫”中的思政课应当担当精神战“疫”责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抓好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着力点,努力培育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
学校的教育转变为课程,才能避免教育的盲目性、随意性。思想政治教师要对课程建设有高度的敏感性,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当下我国“抗疫”战的指挥所发出的每一个“政令”都是一部鲜活的推进“国家治理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教育素材。以此为主题,以项目化的学习方式,借助SWOT分析工具,建构“抗疫”课程,并提供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3.
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教材相关内容,文章围绕为什么要把战“疫”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把哪些战“疫”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怎样把战“疫”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战“疫”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圆满成功,充分彰显了教育战“疫”的中国智慧,研究认为教育战“疫”之中国智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制度智慧,即以教育制度优势为照明弹,点亮教育战“疫”主阵地;二是中国政策智慧,即以政策为指挥棒,为教育战“疫”整体规划提供指导;三是中国方案智慧,即以实施方案为冲锋号,指挥教育战“疫”由规划冲向实践。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国智慧的传承接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制度优势,有效筑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和理念根基;二是用实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势能;三是聚焦师生数字素养培育问题,科学制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配套政策;四是关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分层设计教育数字化的整体转型方案。  相似文献   

5.
魏高会 《四川教育》2020,(12):31-31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校园变得静寂,教室变得空荡。“停课不停学”的倡议,使师生如约相聚,只是换了时空——“宅家”与“线上”,多了称谓——“主播”与“老铁”。在这场举国战“疫”中,围绕教育的各种挑战与考验前所未有。教师面临着来自教学理念更新、课程资源整合、教学活动设计、网络技术学习等挑战。战“疫”面前,大家无一例外都卷入了这场“大考”。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的质量,结合战“疫”背景下一线工作人员体现的中国精神,以中职学校为例,对思政教育的实施展开进一步研究。分析了将中国精神运用到思政教育中的重大意义,并提出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思政教育的引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开展针对性思政指导教学,实现在教育中对战“疫”成果的转化。同时,在此次战“疫”工...  相似文献   

7.
疫情来了,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被隔离在家,昔日面对面的教学活动只能变为隔着屏幕的彼此相望。而作为一名初三毕业班化学教师兼班主任的我,也摇身一变,“转岗”成一名“十八线女主播”。身处这一场民族危难之中,我希望自己能像这场战“疫”中的那些逆行者一样,在自己的教育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我希望孩子们即便是隔着屏幕,也能够感受到我的爱,努力做一个积极善良的人。  相似文献   

8.
林思丞  郑惜晖 《小火炬》2020,(6):F0003-F0003
2019年年末,有人无视法律、贪吃野生动物,不料释放出一个“混世大魔王”——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年初,战“疫”行动正式打响,我们的小读者也拿起手中的笔,为此次战“疫”鼓劲加油。  相似文献   

9.
一场迅猛峻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跨年而来。在全民战“疫”中,教育工作虽处于后方,但却牵动前方、牵系全局。我们正在和孩子共同经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每个人都是迎战者。作为校长,我在凝聚学生、家长、教师三支队伍全力抗击疫情之余,也在深深思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的教育究竟该做些什么?我想,这段特殊时期的教育需特别重视“三跨步”。  相似文献   

10.
春暖花会开     
《湖南教育》2022,(4):24-27
<正>春天,战疫又一次打响,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全省教育系统坚守一线,以实际行动展现了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各地民办学校也不例外,他们是“战士”,更是“守护者”。大家相信,如约而至的不只是春天,还有疫情过后的灿烂阳光和繁花似锦。  相似文献   

11.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会上发生了很多影响大、互动深的重大事件,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思想、行为等产生深远影响。高职院校在组织师生防疫、抗疫时,要充分挖掘战“疫”中的育人素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学生的心理免疫力。文章对战“疫”期间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的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必要性和挑战性,如何通过英语语言教学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是高校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阅读是知识输入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课程在课程思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教师可结合战“疫”时事,通过科学准备英语战“疫”阅读材料、有序实施教学环节、巧妙引入思政元素,实现“化育无形”的思政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3.
【活动理念】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每一场危机都隐藏着机会。危机越大,机会也就越大。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每一次成长,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当前,全民战“疫”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作为教育者,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从这次危机中汲取能量,挖掘资源,探索自我完善的方向,形成乐观积极的人格特质,打造应对将来困境与危机的心理资本。这满足了当下高中生自我认知与探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庚子春望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袭击了农历新年。新冠肺炎阻击战在武汉、在湖北、在全国相继打响。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全民动员,战疫驱瘟。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一定能够取得“战疫”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教育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我们应当把疫情当作一面镜子,深入思考所折射出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22年1月7日10时,“我们在一起--西安高校百万师生战‘疫’云端大课”准时开播,西安、咸阳地区71所高校的学生及辅导员齐聚网络同上一堂战“疫”大课: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副科长李倩,针对师生关注的“为什么高校是这次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出现疫情的学校为什么需要将学生转运隔离”以及隔离期间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解答;长安大学辅导员杨帆和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刘伊明,以自己和身边同事、同学20多天的亲身经历,分别讲述了高校思政工作者和大学生志愿者在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西北大学学生李雨豪分享了封校期间的宿舍学习生活,西安航空学院学生孙仝交流了在校外隔离酒店的情况,号召广大师生坚决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坚守校园。  相似文献   

16.
东风已回,小雨如酥,潞园春草绿意盎然——春天,终于以其不可遏止的气势姗姗而来;漫长的等待,执着的坚守之后,我们开学的日子也将要来临。现在,前线战“疫”大捷在即,后方的我们便应整装待发,完成自己的使命。如何把握后战“疫”阶段,好整以暇地步入新学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王黛 《湖南教育》2022,(4):16-19
<正>在本该闲放纸鸢、踏春赏花的时节,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反扑,一场由奥密克戎变异株所引发的“倒春寒”来袭。教育系统作为人员密集场所,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疫情防控挑战。三湘四水之间,一场以青春之名书写的抗疫新答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这是全省教育系统同心战“疫”的生动剪影。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春节,爆发了一场肆虐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病毒狂魔,一群美丽的人勇敢地奋战在战“疫”最前线,我的妈妈就是其中的一员。妈妈是通州区广播电视台的一名工作人员。作为新闻工作者,准确传播疫情消息,维护社会稳定,是她的使命。吃年夜饭时,妈妈还在低头弄手机,审核当天的微信公众号内容。  相似文献   

19.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在全国各地肆虐。全国上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疫之战。新冠肺炎疫情,给习以为常的课堂教学按下了“暂停键”;而在线教学,则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按下了“播放键”。  相似文献   

20.
《四川教育》2020,(11):F0002-F0002
在全民万众一心战“疫”之际,四川省教育厅下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开展网络教学,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