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宏霞很喜欢自己从事的行业,她说这个行业培养了自己良好的品格、平静的内心,以及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2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向社会发布了16个新职业,连锁经营管理师李宏霞的职业就位列其中。在李宏霞看来,这是从国家层面对这个职业的肯定,为行业人才的选用与培养明确了方向。"这有利于促进就业创业,通过发布新职业信息对新职业进行规范,能促进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提升,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李宏霞说。  相似文献   

2.
本来是为了给"问题彩民"提供一个心理援助,然而近五年来,打进电话的很多人却寄望于热线能透露彩票开奖号码,以脱离屡买不中的"苦恼"付丽已记不清接过多少个求助电话,尽管来电的内容都大同小异,但两年前的一个电话还是让她记忆犹新。当天夜晚,一名年轻女子打进电话,苦苦哀求付丽告诉她下一期的彩票中奖号码。这名女子的丈夫在车祸中离世,自己还要抚养幼小的孩子,为了逆转命运,她把希望寄托在彩票上,买了数次未能如愿,她心灰意冷:"如果你们不告诉我中奖号码,我就抱着孩子跳楼。""她边哭边说,感觉人已经到了崩溃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一次和琼瑶谈话,竟也是六年以前的事了。2009年夏天我去台北看病,住在仁爱路的福华饭店,黄昏时分,心想应该到她休息的时候了,找出她的电话,我就拨了过去。"嗨,琼瑶,是我,玲达。""玲达,是你!回来啦。"听得出她的声音有快乐,有笑意。"是呀,你怎么样,最近?"我很兴奋。"啊,我正在想我这个头发要不要去染呢?花花的,白白的了。"她认真地商议。"什么,你的头发也白了?"这个可能吗?那位梳着光溜溜的长发,嫩黄  相似文献   

4.
简历只有一句话:1998年大学毕业进入新疆法制报社工作至今。外号却多得不得了:"差错克星""版面美容师""大管家"……目前仍在"转型"中——15年的老编辑,不到两年的新记者。她是新疆法制报社总编辑助理、新闻中心主任刘琰。改变:决定"搏一搏"第二十四届新疆新闻奖系列报道一等奖!这是刘琰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大奖",也标志着她从编辑到记者"转型"初  相似文献   

5.
【人物印象】在2013年劳模北戴河疗休养活动中,李庾南是200名劳模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今年75岁,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的数学老师。殊不知,1957年8月,当时还不满18周岁的李庾南高中毕业后,就走上了市启秀中学的讲台,并担任班主任,一干就是5年,从未间断。也正因为此,2010年,她被写入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世界上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班主任。"我的事业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当中。"对于教师工作,李庾南不仅把它当做职业、事业,更把它当做生命。她说:"能够将职业做成一辈子的事业,并享受事业追求中的艺术感受,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赵迎霞  李君 《新闻战线》2020,(18):86-87
<正>见到海燕时,她正在开策划会,简单的T恤、牛仔裤,眼镜下两抹明显的黑眼圈。四天前,她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回到武汉就马不停蹄赶到机房,带领小伙伴修改剪辑片子、着手新的选题拍摄。开始交流,海燕翻开手机微信,"海燕姐,来我家吃热干面吧!""海燕,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上海不用隔离了。""海燕姐,你看,我女儿又长高了"……海燕一一向我们介绍她的朋友,这些曾经的新冠肺炎患者,开心溢于言表。而谁曾想,在过去最艰难的几个月里,海燕几乎为他们流尽了此生所有的眼泪。  相似文献   

7.
广告是什么,"她"能给我带来什么——20年前,我不知道。就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却已把我们合为一体,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如此清晰的印记。"她"的莫测带给我夙兴夜寐的辛苦,"她"的压力带给我辗转反侧的思虑,有时想想,没有"她"的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位中年妇女,她随我走进门便搬过一把椅子端坐在我对面,默默无语地看着我。须臾,她傻傻地问我:"你看我像个淫荡的女人吗?"出于职业需要我给予了否定回答。她伤心地说:"可我的老公却骂我是个荡妇!"她接过我递过去的茶水,开始讲述她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周末偶感     
周末访友,适逢其七岁女儿燕燕捧书诵读古诗.我不禁夸奖道:"进小学才几个月,就能朗朗成诵,聪明可喜."老友答道:"她哪里识多少字,这是本注音读物,每首诗句的上端都有汉语拼音,与其说她在读诗,倒不如说她在读拼音."正说间,忽听燕燕读道:"chuāng(窗)前明月光——""读错了."我打断她,纠正道,"应该念chuáng(床)前明月光."燕燕看看书.歪头对我说:"书上明明写的是chuāng(窗)嘛."我伸手拿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新旧媒体已经朝着一体化发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态势,受众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更多的信息渠道了解到最新的新闻事件。在全媒体时代,社会越来越注重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问题,而新闻从业人员肩负的使命担当也更重了。因此,本文就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从业者肩负的使命和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展开概述。  相似文献   

11.
车录彬 《编辑之友》2011,(2):94-95,100
"果然""果不然"是现代汉语中两个比较常见的表达料定语气的词语,它们在形式与意义上是不对称的——"果不然"含有一个"不"字,但它与"果然"的意义却基本相同。例如:(1)我即刻就知道了,一定是消息不好:果然,她说"糟了!"(马宁《处女地》)(2)有人说他捡了个"肥差"。果不然,椅子还没坐热,请柬雪片似飞来。(《人民日报》1995.9.21)这两例中的"果然""果不然"完全可以互换。但二者是否真的完全一样呢?如果是的话,为什么要造出这两个词语?如果不是的话,它们的区别又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详细考察了  相似文献   

12.
黄威 《兰台世界》2017,(6):84-86
《玉台新咏》一书共有"玉台新咏集""玉台新咏""玉台集""玉台""新咏"五种称谓。其中",玉台新咏集"是题写在全书首卷卷端的全称";玉台新咏""玉台集"则是题于卷尾处的书名简称";玉台""新咏"二名则是后人为了行文称引方便或诗文创作中追求句式与声律上的和谐而使用的书名简称,并非正式书名。  相似文献   

13.
《论语》自成书以来,注家风起,有多少注本无法统计。但不管有多少注本,大致脱不开或"我注六经"、或"六经注我"的路子。在当下,国学一直喧嚣,但因国学底子早就丧失,"我注""注我"功力不够,就玩讨巧,撇开文本,直接将《论语》当成"丝"的兴奋剂了。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于丹讲"。开始看"于丹讲",也满怀兴趣。看了几讲以后,发现她说的《论语》与孔子八丈远,纯粹是给"屌丝"们端上"心灵鸡汤",就不再看了。心想,《论语》被讲到这个份上,孔老夫子若地下有知,还不  相似文献   

14.
石湾 《编辑学刊》2011,(2):62-65
正岁末年初,文艺界活动多,1月11日,竟然上下午都有会,没想到下午开完会打的返家途中,接到一个很意外的电话:"老板,今晚请你吃饭。"我一听,是一位10年没见的《作家文摘》的同事巴佳打来的。因近期她的名字在责编栏中消失了,我以为是新上任的总编把她解聘了,就问她是  相似文献   

15.
邓伟 《新闻前哨》2020,(4):32-33
一年一度的省两会,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2020年湖北省两会期间,《湖北日报》派出精兵强将,组成两会前方报道组,开辟"省两会特别报道"专版,敏锐捕捉两会亮点,创新讲好湖北故事。推出"热点深读""港澳委员点赞发展成就""‘楚楚’画亮点""读报告看精彩""现场直击""问计民生你点我采""评论员观察""‘姊妹花’跑两会""我的2020新梦想""连线""声音"等多个专栏,对大会进行全方位报道,全媒体呈现。  相似文献   

16.
启·新·实     
从我个人的阅读体会来说,《出版广角》值得阅读的三个理由是"启""新""实"。"启"——说的是启发、启示,阅读的时候,旁边要放着纸笔,因为总能从中读到灵感,有时候是选题方向的灵动,有时候是行业方向的意动,或者是公司战略的变动。"新"——说的是"新观察""新思路","新观察"栏目的内容越来越多,但质量却不断提升,这也是我最喜欢读的栏目。作为一个出版类杂志,必须要有独立的思考和观点,不仅是为百花齐放提供展示平台,更重要的是引发  相似文献   

17.
大约在十六七年前,我写过一篇短文,认为应该对结构助词"的""地""得"三字,实行精兵简政,凡需要用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地处,全都用"的"字,停止"地""得"二字作为结构助词的使用职能.然而没有发出,后来就丢失了.想法依旧存在,而且不时叠动,这里旧话重提.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翻阅老作家欧阳文彬先生的文集(上海三联版),引起很多联想,内心颇不平静。这套五卷本文集问世已一年余,刚出书时我大致翻过一遍,这次看的主要是评论卷和散文卷。将书中所写和当下略作对比,联想就很具体了。比如,散文卷中有一篇是写徐调孚的。现在一般读者知道徐调孚,大都因为看过他译的《木偶奇遇记》。欧阳写徐调孚用的都是第一手材料,许多细节让人非常感动。欧阳抗战以后到上海,进了开明书店推广科,这就如同现在的广告发行部。徐调孚是科长,她是科员,一共两个人。徐让她为新书写内容提要,那是广告性的文字,应该不难,欧阳拿起来就写,"引人入胜""文笔优美"之类,都写  相似文献   

19.
<正>我的女儿叫阿翘,刚满八岁。每当她和她的娃娃们玩过家家的时候,她就不是平时的她了,她成了"孙小梨"。"孙小梨"是阿翘编的名字,所以,在"百变孙小梨绘本"系列中的《我不是普通小孩》《了不起的超能力》《长大以后做什么》三本图画书中,阿翘是有版权的。不过,我已经征得了她的同意,并承诺分一半稿费给她。一开始她拒绝,她说她的小猪钱包里还有六块钱呢,太多了,  相似文献   

20.
行动的写作     
这个专题我想让写作者自己说话,他们是写《十四家》的陈庆港、写《中国在梁庄》《梁庄在中国》的梁鸿、写《上课记》的王小妮,他们的职业分别是职业摄影师、大学教师、大学教师兼诗人.本来还邀约了写《冬牧场》的李娟,她还在遥远的新疆做一个真正意义的"劳力者",我不想因为我的约稿改变她的生活节奏.作为这个专题的主持人,我还是想,他们说他们的,我说的我的,这种主持不"主"的方式,也许倒可以有一种各说各话的嘈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