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命与死亡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教育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是生命关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说到底是对生命真谛的探究,加强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从而树立起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观。令人痛心的是,当前还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学生生命意识淡漠,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甚至遇到一点挫折和打击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导致他们自杀的原因几乎没有一个是真正属于问题严重到无法面对这个世界而不得不要终结生命的地步。生命之花,瞬间凋落;警钟在耳,发人…  相似文献   

2.
高飞 《教书育人》2010,(2):9-10
在中国,“死”是个禁忌,哪怕天真的孩童因为好奇问到家长,家长也会“呸呸呸”的朝地上吐三口,嘴里还得念念有词“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相似文献   

3.
生命与死亡辩证统一,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一体两面。从生命教育的反面——死亡教育入手,更能引起大学生重视生命、感悟生命。国内学者对死亡的理解大都基于脑死亡或心死亡的医学鉴定,相应地,死亡教育顺理成章地被简化为一种应对生理死亡的预防性教育。事实上,与动物不同,人之生命的崇高与神圣,在于其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人的死亡不仅包括自然生命的死亡,还包括超自然生命的死亡。大学生的死亡教育不仅应面向生存向度,还要面向生活向度与生命向度;不仅要做到基本关怀,还要体现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产生源于人类生命发展的需要,教育从其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是为人类的生命发展服务的,教育也必须通过丰富人的生命来进行。理解教育提倡在尊重个体生命的同时投入感情和智慧,创设生动、丰富的教育环境,促进个体生命主动和谐、全面健康地发展,在师生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提升生命质量,筹划并实现生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6.
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国开展较少。而儿童自杀日益增多的现实和我国文化避谈死亡的社会现状,凸显死亡教育亟需重视并开展。幼儿园作为教育的起点,对死亡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幼儿教师可通过日常生活、绘本阅读、领域活动以及家园合作等方式对幼儿开展死亡教育。  相似文献   

7.
赵羽 《家长》2012,(12):9-11
前段时间,年仅7岁的女儿频频提及死亡。一个下雨的周日,她做完作业,站在阳台上望着窗外不断叹气:"活着真没意思,雨天不能和小伙伴一起玩儿,总是做功课,还不如死了算了!"闻听此言,我吃惊不小,生怕她有什么不好的念头。可老公笑我小题大做,断定女儿只是没有人陪她玩儿,随口说说而已。我暂且相信,但时刻关注着女儿。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是现代性生命与生活实践"问题意识"的产物。生命教育既是现代生命危机的表征,也被视为现代生命问题的解决之道。生命教育最有价值的启示之处在于它批判性地认为现代生命观的反生命性,建设性地认为生命的质量可以通过某种合乎生命原则的教育得到提升。然而生命教育对生命价值的诉求并未超越现代性。一种对生命教育的改进方案在于,生命教育是有生命的教育、有生活的教育,是一种走向生活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9.
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并不以独立的课程形态出现,而是渗透在死亡教育、品格教育、健康教育、个性化教育、挫折教育之中,学校教育呈现出明显的生命教育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从大学生非正常死亡谈高校生命意识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高校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缺失是造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从高校普及生命意识教育的意义、内容和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促使高等院校更加重视开展生命意识教育,并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1.
12.
“死亡教育”强调“向死而生”的价值理念,它引导人们探寻死亡的本质,追求生命的价值。结合死亡教育的内涵,重视我国大学生死亡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死亡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教育中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亟待关注的课题:生死教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是什么?死是什么?这些不经意的问题,如今不能再不“经意”了。校园频现的花季少年自杀现象已经引起我们多少次心灵的震撼。我们不禁扪心自问:他们从教育中理解了生、理解了死吗?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功利思想浓重,它在客观上更多是在培养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导致青少年学生在有关生命意义的问题上总是处在蒙昧状态。中国教育报2002年2月1日在题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一关于青少年轻生现象的调查与思考”中,呼吁“我国青少年亟待普及死亡教育”,“但愿在不久的将来,死亡教育真的能走进课堂”。为此我对在我国青少年中开展生死教育的必要性、意义、内容和可能途径做进一步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工作需抓住以下三个关键:一、理解,基于“人性向善”这一价值预设,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与责罚,因此班主任要以一颗童心去理解学生;二、帮助,教育毕竟是一项师生之间双向的精神活动,应该是充满人性,充满温情的,这就要求教师怀有一腔热情来投入工作,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学生;三、引领,作为班主任,对班集体的建设和学生个体的培养都应该有一个理想的追求,这个追求就是班集体和学生个体发展要达到的高度。班主任只有抓住这三个关键,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赢得学生的信任,从而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没有灵动就没有生命,在生命灵动与人类教育之间,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人类社会的教育,首先着眼于人的生命的灵动,其次也着眼于物的生命的灵动。良好的教育,必然凸显出生命的灵动。教育就是要把生命的自然灵动转变成生命的自觉灵动,尤其是人类生命的自觉灵动。教育一旦回归到人生乃至生命灵动的本真,教育的现实才不会变得那样严峻。  相似文献   

16.
高职语文教材中蕴涵着浓厚的生命意识,可以从儒、道、佛三个角度解读教材中的生命意识:儒家是执著人生,追求不朽;道家是超脱通达,渴求自由;佛家是一切本空,顿悟成佛。文章还对兼受儒道佛三家影响的苏轼作品中的生命意识作了具体分析。最后探讨了受西方哲学思潮影响的鲁迅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生死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学生对生死教育还很陌生。从生死教育的提出与发展来看,生死教育与生命教育关系密切。大学生生死教育主要包括面对死亡、临终关怀与哀恸者抚慰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已成为了公众讨论的热门话题。这样的讨论也波及到了职教界。本文将结合我国的国情从职业技术教育与教育的共性和特性出发,辨证地看待职业技术教育产业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实施生命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中刘不容缓的环节.本文阐释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及进行生命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