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共处属特委、闽浙边委与闽浙赣区(省)党委、浙南特委的关系问题,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搞清这个问题,对于加强团结,统一认识,明确隶属关系都有重要意义。我们根据一些历史资料和老同志的回忆,整理成这个材料,供同志们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以原闽浙赣边区老同志为主组成的领导小组领导下,由福建师范大学郑锦华教授任主编、陈天绶同志任副主编所编撰的《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历经十个春秋的千锤百炼,最近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是党史界一件值得祝贺的大事。这部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有如下五个显著的特点: 一、《中共闽浙赣边区史》是一部区域性的断代政党专史,它填补了中共党史的一个空白,是一部求真务实创新的学术专著。 该书论述的是中共闽浙赣边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其区域范围包括福建省的闽北、闽东、闽东北、闽中、闽西北和江西省的赣东北、湘赣边界以及浙江省的浙南、浙西南等地的广大农村和城市。时间仅限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所以是一部区域性的断代政党专史。 该书从筹建领导班子和编写组、研究组、资料组到广泛征集资料、开展专题研究、编写大事年表,再到编写、审定书稿和正式出版,历时10年整。其中大事年表八易其稿,成书也三易其稿,可见这是一个十分艰巨、浩繁的巨大工程,它是由历史见证者、理论工作者和史学工作者三结合写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该书领导组和编写组、研究组、资料组全体同志对历史的高度认真负责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付出艰辛劳动,终于使它成为一部求真务实创  相似文献   

3.
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宋代南方文化的繁荣首推以两浙、福建、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为代表的闽浙赣地区。闽浙赣三地相互毗邻,自古便交流频繁。宋代闽浙赣区域在崇文好学,兴建书院,藏书丰富,科举发达,人才荟萃,理学传承等诸多方面具有共同之处。正是上述文化共性,最终促使闽浙赣区域在宋代达到其文化发展的顶峰。  相似文献   

4.
陈泽芳 《文教资料》2007,(29):61-63
1934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组成抗日先遣队,北上闽浙赣苏皖边地区,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发动游击战争。关于组织此次先遣队的目的,学术界有多种不同的说法。结合当时形势,根据文献资料,组建先遣队具有反"围剿"和宣传抗日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闽浙赣边区斗争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在南方地区是少见的。正如陈毅所说的,“我们华中最艰苦的就是国民党区域的工作,如浙南以龙跃为首的游击队,闽浙赣以曾镜冰为首的游击部队”,“他们的斗争是最艰苦的。”福建党组织以高度的创造精神与顽强的斗争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边区的斗争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抗日和反顽自卫斗争中创造性地制定了符合边区实际情况的具体政策和斗争策略,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保持战略支点的历史任务,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斗争经验,为毛泽东思想增添了新的颗粒。  相似文献   

6.
《教育与职业》2012,(16):114
2012年4月27日,由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联络处、高等教育出版社、衢州市教育局共同主办的"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职业教育创新合作研讨会"在浙江省衢州市成功召开。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衢州市政府副市长罗卫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军伟、浙江省  相似文献   

7.
<正>从教40多年,业余从事文学创作也40多年了。常听学生和文学爱好者问,你的写作道路从哪里起步?我回答:从故乡的黄泥小径起步。我出生在闽浙交界一个山村——福建浦城县富岭镇圳边村,该村因建在一条水圳的两边而得名。家家枕着水响,是故乡特有的迷人韵致。此外,还有一个颇为特殊之处:浦城系古城,建城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历代文人辈出,仅在宋  相似文献   

8.
闽浙木拱廊桥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部分,其精致的装饰图案体现了中国装饰艺术的魅力,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研究价值。围绕闽浙木拱廊桥建筑装饰,运用图像学方法对其材质、工艺、构件、色彩、题材等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可知其装饰图像反映出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系统研究木拱廊桥的装饰特征,对深入探究闽浙地区人文、民俗、地域特色文化具有一定价值,也为研究传统古建筑装饰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闽浙木拱廊桥结构发展背景和营造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对闽浙木拱廊桥木材材性、受力系统、传力机理、节点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文献分析表明,廊屋等竖向荷载对廊桥整体稳定有利,但廊桥抵抗横向荷载的能力不强。 该体系中构件受力以轴力为主,各个系统之间相互搭接传力,拥有拱桥的受力特性,是现存廊桥最为成熟的结构形式。 通过综述研究指出闽浙木拱廊桥受力系统和节点是对结构受力性能影响的关键问题,为廊桥的保护修缮和新建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横峰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历史上著名的全红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黄道、邵式平、粟裕、汪东兴等革命先驱曾在这里领导过叱咤风云的革命斗争,创建了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党在陕甘宁边区实施的社会教育运动究其本质而言不仅是一场政治社会化运动,更是一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动。用大众化的视野来审读这场运动,可以发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实施社会教育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要求。与此同时,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也适应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其结果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干部教育及其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制定了正确的干部教育方针政策,广泛开展学校干部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绩,积累了许多有益的教育经验,为当前我党构建学习型政党积累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晋察冀边区政府制定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教育,使边区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及社会教育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为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以来,毒品不断流入晋察冀边区。为了民族利益、人民健康,边区政府始终坚持根绝毒祸的缉私斗争,建立毒品缉私机构,完善毒品缉私法规,选拔、培养缉私员。通过不断努力,晋察冀边区在打击毒品走私问题上,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八路军留守部队、地方武装部队和群众武装构成了军事斗争的主体。边区军事斗争的性质,是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斗争。陕甘宁边区的军事斗争,保卫和巩固了陕甘宁边区,为促进边区各项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是革命民主根据地社团大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社团管理思想和政策形成、成熟的重要时期。以陕甘宁边区为考察对象,具体探索党在抗战时期的社团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三三制",吸收开明士绅参政议政,重视和采纳他们的提案,保证他们有职有权;与党外人士开展民主合作,在工作和生活中予以高度尊重和照顾;实施减租减息、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保障了地主豪绅的地权和财权。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成功经验对当代统战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陕甘宁边区的土地政策和土地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土地政策经历了减租减息、征购地主土地和土地改革的演化过程,这种演化是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分不开的,通过这种演化,在陕甘宁边区的老解放区逐渐消灭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在每次土地政策演化的进程中,陕甘宁边区政府都有相应的土地法规出台,边区的土地立法涉及到土地政策、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土地登记管理、土地司法等方面,内容相当完整,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边区土地管理的法制化程度已相当高了,这些法规在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各项土地政策的实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其他革命根据地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土地立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自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起来的妇女解放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以更加猛烈的势头摧毁封建体制和封建思想的束缚。这股思想潮流由城市蔓延到农村,逐渐感染到偏远闭塞的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为了发动更多的人起来战斗,也在政策,法制等各个方面解放人们。在这种背景下陕甘宁边区的离婚的制度及状况呈现出了它特有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使人们的思想解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因为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抗日,婚姻解放也要服从这一时局,所以,这一时间陕甘宁边区的离婚自主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社会中,女性在婚姻关系中的自由权利一直被漠视,这种状况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仍无改变。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后,为发动妇女参加边区建设,将妇女从传统的封建伦理束缚中解放出来,通过实施《晋察冀边区婚姻条例》等新的婚姻政策,彻底改变了旧的婚姻制度下无婚姻自由、男女不平等、包办买卖婚姻等封建陋习,女性的自由婚姻观念得以确立,妇女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