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歌曲旋律创编能给幼儿很大的想像空间和创作自由,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和形式展现自己。通过创编歌曲旋律的活动,幼儿对音乐活动更喜欢,学习得更主动,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幼儿学会了用旋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幼儿的音乐知识得到丰富的同时也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下面谈谈我在歌曲旋律改编与创编教学活动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王老先生有块地》是一首非常熟悉的童谣歌曲,旋律简单且多重复,歌词有趣宜于幼儿记忆,特别是歌曲每一句的后半句都重复演唱“咿呀咿呀哟”更是深受幼儿的喜爱。小班幼儿歌唱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幼儿喜爱歌唱活动,同时愿意为熟悉、短小、工整的歌曲替换部分歌词,基于此教学目的设计了该活动。  相似文献   

3.
为了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在歌唱教学中我引导幼儿进行歌词的创编活动。一、营造创编歌词的环境幼儿的创造能力是在他们所生活的具体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所以,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时间、场所和材料,保证幼儿自由活动和自由操作的可能性,从而吸引幼儿参与到创造性活动中来。如在给歌曲《春天》创编歌词前,教师可先带领幼儿去春游并引导幼儿观察春天景物的变化,感受燕子归来,树枝发芽,小草变绿等自然界的变化,让幼儿用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对春天的感受并把它按照一定的节奏和旋律创编到歌曲当中。幼儿在这样自然轻松的环境中就会产生自由创编歌词的欲…  相似文献   

4.
<正>活动背景幼儿园歌唱教学要游戏化、生活化。本次歌唱活动,我选用了富有生活气息、适于营造游戏情境的歌曲《小木马》作为活动素材。活动始终以"小木马带我去旅行"为线索,结合自制的节奏图谱进行辅助教学,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反复倾听、匹配图片,从而逐步理解、记忆歌词,感知欢快的歌曲旋律,在创编歌词等多样化活动中尝试替换主要歌词进行演唱,体验歌唱活动的多种乐趣。  相似文献   

5.
郝猛 《教育教学论坛》2012,(15):244-245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创编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四、歌唱参与程序举例欣赏过程中的歌唱参与是为了帮助幼儿记住某些具有特别意义的主要旋律或旋律片断,以使这些熟悉的旋律在日后进一步欣赏的过程中能给幼儿带来亲切感,并有利于对欣赏对象的更全面更深刻的感知和理解。歌唱参与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有各种不同设计,当然所有的设计都必须首先以处理好幼儿能力和作品难度的关系为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音乐就在幼儿的身边儿童从小就可以开始接触音乐。一些婴儿喜欢旋律缓慢的摇篮曲,另一些却对活力四射的打击乐很感兴趣,到了幼儿期很多儿童都会有自己喜欢的歌曲或音乐片段,他们会积极地倾听,随着熟悉的旋律一起哼唱。幼儿的生活中到处都有音乐。在爸爸妈妈的车上有各种各样的儿童歌曲,不知不觉,幼儿在每天重复欣赏中就学会了很多歌曲。幼儿最爱的动画片里有美妙的音乐.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学习按节奏仿编填充歌词。学习看节奏卡表演歌曲,培养幼儿读节奏卡的能力。 2、根据仿编歌词大胆表演,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3、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设计思路 本活动采取环环相扣的设计方案,以歌曲《跳到这里来》为基本学习材料,从感受旋律,学玩游戏,练唱新歌,再到新词、动作创编和结伴歌曲表演,在反复操作歌曲材料的过程中,挖掘歌曲的内在教育潜力,达到在掌握歌曲的同时发展幼儿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交流合作能力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李宁英 《学前教育》2010,(12):39-39
在“快乐音符”音乐课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配上了清新的曲调,帮助幼儿了解优秀的民族文化。这些朗朗上口的古诗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活动之前的吟诵有利于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例如小班吟诵歌唱活动《咏鹅》,在学习歌曲之前,教师会结合一些游戏,帮助幼儿感受旋律中的节奏。  相似文献   

11.
儿童音乐剧是一种以儿童为受众的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等艺术形式,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能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以幼儿为主体,在理解、掌握、熟悉故事、剧本、主题等前提下,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根据音乐和情节创编音乐剧并尝试排演音乐剧。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对幼儿自主创编音乐剧中教师的支持性策略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黄苹 《广西教育》2022,(4):94-96
本文论述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音乐创编能力的重要性,并聚焦音乐创编能力的培养给出可行性操作建议,包括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融入音乐元素、让音乐创编随时发生,优化音乐活动教学设计、培养幼儿音乐创编意识,拓展音乐自主游戏、培育幼儿音乐创编能力,利用本土民间艺术资源、让幼儿感受民歌创编趣味等。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 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以其节奏明快、琅琅上口的特点,在街头巷尾广为传唱。尽管孩子们对歌词似懂非懂。依然乐此不疲地演唱。于是,我选择了歌曲中旋律简单、歌词风趣、深受幼儿喜爱的歌曲后半段供幼儿创编,既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创编乐趣,又能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爱,以促进幼儿快乐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对声音的强弱、快慢、高低等抽象的概念不理解,因此,我力求把幼儿歌曲的教学同幼儿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通过唱唱、跳跳、动动、玩玩、画画等游戏活动,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现以歌曲《两只老虎》的教学为例。 一、玩旋律 教唱一首新歌,首先要让幼儿熟悉旋律,感受音乐的风格。《两只老虎》这首歌的曲调十分简洁,仅用了  相似文献   

15.
朱虹 《文教资料》2013,(19):66-67
在幼儿歌唱教学中,教师应从认识教育对象出发,增强幼儿的音乐听力,有意识地在钢琴伴奏的音色节奏旋律中培养幼儿对歌唱艺术的美感记忆,同时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及教学水平。作者将改编的儿童歌曲的谱例提供给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欣赏可以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丰富幼儿的音乐体验,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因此,欣赏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应该渗透到每一个音乐活动中。 1.歌唱教学中的欣赏活动。歌唱教学可从欣赏开始,让幼儿在欣赏中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节拍和节奏,熟悉歌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具有很强的弥漫性。在歌唱活动中,让幼儿反复欣赏音乐,可以增强幼儿对歌曲的感知、记忆,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演唱,所以有效地欣赏是幼儿有效学习歌唱的基础,对歌唱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就如何更有效地欣赏进行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8.
蔡君 《教育导刊》2005,(4):37-37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基本旋律,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2.用"pp"、"p"和"mp"的力度表现歌曲,初步感受力度变化的音乐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蕾 《早期教育》2003,(5):27-27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表现粤语歌曲风趣、活泼的情趣。 2.根据歌词内容尝试歌表演,初步创编“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3.体验用粤语演唱及与同伴共舞的快乐,初步萌发爱家乡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二册《咯咯哒》。教学目标:1.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理解音乐形象。2.通过想象、体验、感受、创编等活动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和《下蛋啰》的片段。3.能用简单、有效的图形或符号记录乐曲的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