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非理性主义是渗透于现代西方社会各个领域并给以深刻影响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不是一种完整严密的哲学体系,而是一个广泛的思潮。以寻找自我、确定自我、体验自我和欣赏自我为创作主题的现代派文学,揭示了现代派文学指导思想的走向,同时也表现了现代派作家们在“自我”与环境的关系上探讨新的人生观,恰恰与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不谋而合。本文就现代派文学中的各种流派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非理性主义与现代派文学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
鲁迅作品具有强烈的理性主义色彩与自我审视精神,本文主要分析了鲁迅思想中理性主义和自我审视精神的源起,及该精神在鲁迅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自古文学作品中不乏女性形象,可在这些作品,特别是男性作品中,缺乏极具女性自我的形象。女性当然也有自我。男性自我与女性反吸收自我,这个原理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以至作家心中无处不在,理解了它,就能揭开矛盾戏剧冲突的源头。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无不在物质生存与寻找女性自我中苦苦挣扎着.张爱玲深刻揭露了在男权社会里女性艰难的生存困境,也意识到在物质生存面前,女性自我的无力感.自流苏、曹七巧等就是这类女性中的典型.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哲学研究的主题,在近代文化哲学研究实现了从理性主义到非理性主义的转向。尼采作为处于这一历史转型的“断裂带”上的“现代孤独者”,建构了以病者为剖析对象、以酒神精神为基石、以重估一切价值为取向,在动态的生存中寻求本真自我为归宿的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6.
宋代女性文学镜中影像虽有健康愉悦的,但更多是憔悴忧愁的,色调灰暗、抑郁,具有自我嫌恶与自怜自恋的女性特质。镜子是宋代女作家自我体认、自我爱恋、人生成长与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女性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与途径。这与男作家摄取的凄楚动人的女性镜中影像有着质的区别。男性因扮演女性抒写主体的角色,无法去除投注其中的男性感情欲求,也就意味着很难与女性抒情主体水乳交融,映照出真实的女性镜中影像。  相似文献   

7.
非理性主义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理性主义的论点确实击中了片面的抽象理性主义的缺陷和不足,对于从整体上把握人的本质和生存状态,对于全面认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指出旧理性主义的片面性和缺陷是一回事,彻底否定理性主义则是另外一回事。认识到片面理性主义贬抑非理性因素的错误性,并不是贬低理性的理由;认识到人并非完全是理性的,并不是说人在本质上是非理性动物的理由;认识到理性自我解构,也不是否定理性自我肯定的建构功能和代表人类精神发展趋向的理由。我们需要全面的理论分析,而不是用一种极端对抗另一种极端,用一种片面取代另一种片面。  相似文献   

8.
人文教育是围绕着"人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而展开的积极的自我反思,也是我们在现代性人文迷失中实现重新自我定位的唯一途径。过份执着于现实功利目的的理性主义教育模式使人文教育背离了"成人之学"的存在根基,遭到现代性解构的家庭、社会和大学的人文意象在慢慢淡化甚至消失。我们需要在正确地面向经典(阅读文本和切身体悟)中探求现代性视阈内人文教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在尼采的学说中,酒神精神既是其哲学要点,也是其艺术核心,作为非理性主义的酒神精神在艺术创造中有着理性主义所不能替代的而且也是特殊的艺术功效。从古希腊艺术开始,人类的艺术发展史就是由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中西方古代社会,女性地位低下,是从属、被占有的他者,女性整体展现出一幅没有自我的画像。而在女性淹没的时代中涌现出了两位女性英雄,美狄亚在古希腊男性主宰的文化语境下敢于复仇;窦娥是古代东方孝女、烈女的典范。她们虽然表现了中西不同的文化观念,但她们鲜明的女性形象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与特征,同时也在女性被压抑的年代唱出了一曲自我之歌。  相似文献   

11.
铁凝用温暖的笔风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女性,她们身上潜藏着女性本原的博大与包容的美德,也有在社会压抑中自我迷失的悲苦和自我救赎的艰难,白大省经历的自我卑微的爱情、自我退让的亲情和自我隐藏的友情便集中展示了这一点。而以此为契机,从作者笔下女性经历的喜与悲出发对人类终极关怀进行思考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的问题贯穿于西方哲学发展的全过程,只是在不同的时期,人学研究的侧重点和表现形式不同。从古至今,对人的自我反思与体认始终是人类精神关注的重大课题。纵观西方对人的认识过程,显露出从自然主义、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到追求实践形态的逻辑路径。马克思在对传统人学  相似文献   

13.
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通过生态主义女性视角对女主人公苔丝进行了细心的描绘,将文学、自然及女性完美融为一体。作者从女性与自然的体验出发,重新界定了女性自我的身份,抛弃了以男权为核心的内容,建立了女性独立的自我形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的关注与赞美。  相似文献   

14.
萧红一直在苦难的生存环境中坚持着对女性自我人格的呼唤,她文本中的女性自出生便被置于艰难的成长氛围中.不仅女性的生命权利被漠视,而且女性的个体命运也被父权掌控;爱情将意识混沌的少女唤醒,但女性指望凭借爱情来争取自由人格的愿望终以幻灭收尾;而在受控的婚姻生活中,女性的自我人格越来越难以体现,唯有一直在苦难中争取完整人格的王婆是萧红笔下女性群像的一个特例,萧红也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对整体沉寂中的女性的期望.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为什么要培养理性精神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理性关系到生活目的和生活价值的决断和追求,表现了人的自我负责精神和自我治理能力。理性的人具有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洞察力和明智地处理社会事务和个人事务的能力。现代理性主义教育导致的恰恰是非理性,而非理性主义教育又彻底放逐和否定了理性精神。教育的强制主义和蒙昧主义造成的结果是在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理性精神的缺失。重塑理性精神,必须以教育的启蒙为条件。  相似文献   

16.
杨红梅 《中国德育》2012,(24):63-66
一、德育传统:个人主义与理性主义 从文化观念的基点看,美国德育是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个人主义坚信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人格的绝对性、不可重复性和不可侵犯性,突出个人自由和权利,提倡个性解放,推崇个人的自立与奋斗,强调自我是独立的价值主体。在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认为个人是社会的本源或基础,即使讲个人服从群体或服从普遍精神...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对于理性自我超越性的揭示和把握,是他超越感性、知性哲学,解决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实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制约性对立统一,朝向理性矛盾自我和解之关键。在此,黑格尔克服了以康德、费希特为代表的在理性自我超越性问题上“应该”(Solen)之软弱性,通过意识形态演化、逻辑演绎、历史现实运动等途径,揭示、显明了理性自我超越性就是朝向逻辑普遍性的超升,也即朝向自身内在的本质,朝向自身的无限的自由冲动。黑格尔对理性自我超越性的解读不仅改造了传统理性观念,澄明了人类精神本质特性,确立起崭新的理性观念,同时,也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西方理性主义精神提供了一个绝好文本  相似文献   

18.
陈染作为20世纪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代表作家之一,凭借女性独立而丰富的个人资源进行了不懈的张扬女性主体意识的文学创作。如果将陈染小说创作作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和整体加以考察,我们会从中发现其不断的更新与发展变化,也会找到其一以贯之的不断深化的不变的主题。那就是陈染在三个不同创作阶段所表现出的:女性意识由女性个体自我体验、自我探求、自我反思的低级层面逐渐发展和嬗变到自我确认、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高级层面的呈变化状态的过程;以及缘于生命的需要与自我倾诉的写作,在不断体认与探求中,人物逐渐摆脱内心格斗、自我纠缠,而走向某种确定明晰的指向,再现和深化了女性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女性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19.
传统知识观解构与生命知识观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性主义知识观与经验主义知识观之间尽管存在着许多分歧和对立,但它们都在人类认知视阈中表述知识,它们在主客二分这一点上毫无二致。实用主义知识观表现出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超越,它看到了知识的相对性和可变性,但因其过分重视知识的工具价值而背离生命。生命知识观则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知识,认为生命知识是人的内在自我经验,是过程性、主观参与性和多元化知识。  相似文献   

20.
理性主义在推动科学、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并强化了教育上的功利主义,严重阻碍了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造成人的精神世界的贫困化,阻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理性主义危机为非理性主义的崛起提供了契机。非理性主义在对人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把握上,都与理性主义迥然有异。非理性主义在纠正理性主义认识论偏颇的同时,也为教育生态价值的回归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