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一顿晚饭一个人花一千元港币到底是太贵还是太便宜?这得看你是从什么角度来看这顿饭了。假如你是一般食客,你或许会觉得这简直是穷奢极侈;但你若是一个餐饮业的行内人,你可能就会认为这一餐的取价恰到好处,甚至  相似文献   

2.
据悉,在香港出版的《南华早报》将进入台湾市场,近期已在台聘请多位财经专家,并将结合香港媒体资源,半年内成立财经与政治专业在线媒体。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香港7月11日电香港星岛新闻集团有限公司11日宣布,将于7月12日推出全香港派发量最大的免费报纸《头条日报》。星岛新闻集团有限公司主席何柱国表示,目前香港的免费报纸无论在报章内容、发行网络以至广告模式上都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而集团经过审慎评估后决定推出《头条日报》,并预计2至3年可收回成本。  相似文献   

4.
清代末叶,梁启超写了《说常识》,接着,又专门访问台湾,设想组织国民常识学会。由于《饮冰室合集》只收入《说常识》,缺少其他文献,以致晚近撰著对此论者盖寡。  相似文献   

5.
不论是荆州日报的"新闻梦工厂"流程,还是"党报云中央厨房"平台,都服务于媒体融合改革进程。荆州日报作为地方党报,通过"中央厨房"建设实现了"三个突破":体制突破、思维突破、融合产品突破。  相似文献   

6.
难能可贵处还在于,该书作者在落笔的每一处,恰到好处的把局部与整体、个别与一般、具体与抽象、观察与写实等有机统一起来,让人感受到作者对于任何一个景观、一个景物、一个景色的描述,都不是孤立的,都反映了香港社会历史演化的积淀,反映了香港社会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8.
李泽厚先生是一个自负而有趣的人,前几年读他与陈明的对谈录《浮生论学》时就有这种感觉,如今读《李泽厚近年答问录》,这种感觉又浮现出来。比如,当记者问他“能否对自己做个评价”时,李的回答是这样的:“近两年已经有好几位这么问过我了。我对自己不好做评价,让时人特别是后人评价吧。我总不能像牟宗三说自己是‘古今无两’吧,有人说我已在美学上远超朱光潜,哲学上远超冯友兰。我心里倾向接受,口头却连说不敢,我还没想清这到底是我的谦虚还是虚伪。  相似文献   

9.
随着两岸关系的回暧,文化界的开放,一些文化大师1949年前后移居台湾的台湾档案终于得以解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近日推出了师永刚、杨素和方旭联手创作的新作《移居台湾的九大师》。该书第一次全面解读胡适、钱穆、梁实秋、林语堂等九位大师移居台湾的前因后果,以及他们之后在台湾的境遇,其中有不少情节属于一次化大陆披露。该书作者师永刚是著名出版策划人,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恰值台湾个人游首批试点正式开始之际,"台湾旅游达人"陈雅萍的新作《台湾旅游TOP体验》正式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6月26日,《台湾旅游TOP体验》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前门台湾会馆隆重召开。发布会由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主办,北京前门台湾映像协办。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恰值台湾个人游首批试点正式开始之际,"台湾旅游达人"陈雅萍的新作《台湾旅游TOP体验》正式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6月26日,《台湾旅游TOP体验》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前门台湾会馆隆重召开。发布会由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主办,北京前门台湾映像协办。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国近代第一份以报纸形态出版、两面印刷的中文报《香港船头货价纸》为研究对象,探讨该报的身份意识为何、如何表达、缘何形成.研究发现,该报既有殖民意识,又有民族意识.前者表现为拥护、美化殖民政权,后者体现在对中国怀有忧国忧民之情,期盼中国发展洋务、变法自强.总体而言,该报在无损于英国在华利益的议题上表达出自身的民族意...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香港电视台陆续推出《无穷之路》《寻人记》《游走世界天与地》3部纪录片,3部作品均在香港本土以及内地网络平台收获高收视与好口碑。香港电视纪录片历来有注重本土经验、平民视角与世界胸怀的特征,这3部纪录片在延续这些特征的基础上各辟蹊径,以参与式拍摄手法,以共情为传播路径,介入内地主流文化,分别在祖国扶贫事业、香港城市变迁以及世界文化思考等方面呈现了新的特质,通过不同内容的几部纪录片共同形成了一个文化融通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修订后实施的香港特区《图书馆规例》,以更适时的状态为香港特区公共图书馆的健康运行保驾护航,它是"一国两制"在图书馆制度领域的很好体现,对我国图书馆立法、地方图书馆法制建设及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完善,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介绍了香港特区公共图书馆的概况及其管理组织架构,解析了香港特区《图书馆规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席艺洋 《新闻世界》2011,(12):144-145
《大风》是抗日战争时期香港的一份丈艺刊物。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由沪抵港的文化人与香港本地文人接触来往颇密,他们在《大风》上撰写的文章时常与其他国家之抗战史、自身与朋友之战争见闻、经历有关,在创作题材及思想方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香港文学及青年文学社团。《大风》的撰稿人中,不少来自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及中国文化协进会。作为一份抗战文艺期刊,《大风》的出版为人们了解战争时局提供了途径与评论的立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报人、报业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并以香港在近五十多年来兴起的三份主要报纸作为研究个案。查良镛在1959年创办《明报》,当时香港报业以政党报及小报为主,香港社会仍颇落后。林行止在1973年成立《信报》,正值香港经济起飞,社会重视财经信息。黎智英在1995年创立《苹果日报》,打破了报业闷局,但其编采方针又惹来不少争议。此后,三份报纸的路向和发展各异,这均和香港社会不同时期的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7.
结构主义在人类学诸多理论中可谓举足轻重,早在自然主义和实证主义时期,孔德、斯宾塞和涂尔干就以自然科学取向的认识方式将社会结构看成是多元成分的组合体,当某些成分发生变化时,其他成分将作相应调整,以维系社会秩序的平衡。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学家开始注意到对“文化”或“结构”的非历史性分析存在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引发了媒体业大变局,不发展即被淘汰。启东日报突破物理空间、内部壁垒的约束,根据自身实际和特点,通过理念创新、机制完善、技术升级,建设完成具有县市报特色的中央厨房,为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融合转型探索出了一套经济实用型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初次萌发写一篇关于江乃武先生的文章是在1995年,一直没有成文的原因是我从来信中感到他是一位不希望别人宣传自己的人.前些天,我一口气读完了<晋图学刊>1 998年第1期刊登的<一名老兵的经历>一文,感触颇多,思考再三,又拿起笔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融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传统期刊加强向融媒体的转型,实现对"中央厨房"的科学打造是当务之急。基于以上情况,本文以《江西教育》杂志为例,从找准定位;明确转型方向,调研学习,借鉴成功经验;立足实际,打造"中央厨房"三个方面入手,为实现传统期刊融媒体的成功转型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