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方世界里,有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冒险家在景仰他,男人在向往他,女人轻薄他,历史学家、文学家在研究他。他会让你想起拉伯雷笔下的巨人,畅饮人类知识之河,精通多种学问;他会让你想起堂吉诃德荒诞不经的游侠生涯,但是他的冒险远比与风车作战、把乡村客店当做城堡来冲击、耽于漫无边际的幻想更为精彩;他会让你想到好色之徒唐璜,但他绝非伪装爱慕、恬不知耻、玩弄诱骗女人成性,而是真诚地追逐女人,女人也以真诚的热情回报他;他会让你想到卢梭等伟大的自传作家,但他的自传《我的一生》不仅是为个人立传,也是为整个世纪立传。巨人、堂吉诃德、唐璜等人生活在虚构的文学世界里,而他生活在真实的历史世纪里。他的一生本身就是诗歌,就是小说,甚至比诗歌和小说更绚烂更精彩,他就是卡萨诺瓦。  相似文献   

2.
马克斯·韦伯论中国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拙 《华夏文化》2004,(2):25-27
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4—1920)是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法学派在欧洲的创始人之一。他曾任柏林大学、慕尼黑大学等著名大学的教授。他认为,社会学是一门以人们所从事的社会活动的意义和目的为研究对象的“理解”的科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理想类型”的理论。他对于东西方文化和历史的比较研究,对经济、政治、军事、法律、宗教和艺术的综合研究,以及在组织社会学方面的研究,使他在社会学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撰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和《经济与社会》等论著。韦伯关于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3.
法国作家拉伯雷(Rabelais1494—1553)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他不仅是伟大的作家,而且还通晓医学、天文、地理、数学、哲学、神学、音乐、植物学、建筑、法律、教育等多种学科,以及希腊文、拉丁文、希伯来文等多种文字。据说,他大约30岁时进入蒙帕利埃大学医学院学习,仅两个月就拿到了毕业文凭。即便是巨人,这文凭似乎也拿得太快了些,使我们对巨人的分量多少有些疑惑。据说,他临终时曾说:“谢幕吧,喜剧演完了。”在他看来,人生就是一部喜剧,一部欢乐的喜剧。拉伯雷甚至佩服自己的笑话,他经常使用的口吻与语气是:  相似文献   

4.
何塞·卡雷拉斯几乎不能起床,他头晕,牙疼得厉害。那是1987年7月13日,卡雷拉斯在巴黎拍摄歌剧电影《艺术家的生涯》。也许是因牙疼而长期服用抗菌素使得他感到如此难受与疲倦;也许是由于他紧张的工作日程所致。在过去四个月的时间里,他奔波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美国等国家之间,日夜不停地灌制唱片,拍摄电影,举办独唱音乐会,扮演歌剧中的角色等。“我看上去简直糟糕透了。”卡雷拉斯望着他下榻的宾馆套房的镜子里自己那憔悴惨白的面孔沉思着。他决定住院做彻底的身体检查。生活对当时40岁的卡雷拉斯是慷慨的。他在事业初期就被誉为世界最著名的三位男高音歌唱家之一(与卢恰诺·帕瓦罗蒂和普拉西多·多明戈齐名)。他英俊的外貌及自然的表演才能使他成为受歌剧观众青睐的演员,他那豪爽的性格受到指挥和演出主办人的喜爱。从维也纳到东京都  相似文献   

5.
在音乐史上,过早地停止创作的作曲家不乏其人,诸如罗西尼、西贝柳斯、艾甫斯和科普兰等,他们在艺术生涯的高潮期却停止了创作,这是什么原因? 罗西尼于1842年完成了他的《圣母哀悼曲》后便停止了创作,时年仅五十岁。他感到他的音乐不再风行,他知道作为一个严肃的歌剧  相似文献   

6.
《寻根》2020,(3)
正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他集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等诸多身份于一身。学界一般认为,陈嘉庚捐资兴学始于1894年他在故乡集美创办"惕斋学塾"。不过严格来讲,"惕斋学塾"只是一所教授四书五经的旧式私塾,而非新式学校。事实上,陈嘉庚捐资兴办新式学校,始于他1907年对道南学堂的捐资。道南学堂,全称为道南两等小学堂,是新加坡福建会馆创立的第一所  相似文献   

7.
正他是一个科学怪才,一生嗜赌成性,行为怪异,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学者。他精通医术,还在数学、物理、占星学等诸多领域造诣颇深,被誉为和达·芬奇齐名的百科全书式学者。他就是吉罗拉莫·卡尔达诺,其人生经历堪称传奇。作为占星学大师,他曾经推算出自己的死亡日期,然而当那一天来临之际,他却毫无死亡征兆,于是他便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吉罗拉莫·卡尔达诺(Jirolamo  相似文献   

8.
<正>艾尔伯特·佩利(Albert Paley)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金属工匠,生于1944年,目前在纽约的罗彻斯特区工作和生活。他在1995年被美国建筑协会授予协会奖(Institute Honors),也是目前健在的唯一一位得此殊荣的金属工匠。佩利最初是一名首饰匠和铸铁匠,后来开始尝试创作纪念碑式的大型雕塑作品。在他长达五十余年的富有创造性的职业生涯中,他涉足珠宝、建筑、室内家具、雕塑、绘画、模型、摄影、场景艺术等各种领域。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正生于旧金山的艺术家Gil Batle曾在监狱度过了25个春秋,出狱后定居在菲律宾的一个小岛上。在岛上他接触到了鸵鸟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小小的蛋壳从此改变了他的生活。他用三维立体的壳雕记录下了自己艰难苦闷的铁窗生涯,包括帮派争斗、监狱骚乱、法院听证会及可怕的噩梦等。他的壳雕作品非常注意细节的刻画,涉及监狱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个壳雕都是一个故事,讲述了他的所见所闻。Batle所掌握的文身技艺对他的雕刻创作大  相似文献   

10.
陈一文老实巴交,不善言辞,是那种踏踏实实做人,平平静静作画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多次获奖。1999年曾获鲁迅版画奖。他有28件作品由国家选送或被邀请至南斯拉夫、保加利亚、法国、意大利、巴西、日本、埃及、美国、古巴、俄罗斯等国及中国的台湾省、香港等地区参加有关的美术展览。陈一文有不同于别人的经历和特点。在同辈画家中,他所经历的磨难是难以描述的。1964年他怀着对理想的憧憬,从陶瓷学院毕业后参军从事美术宣传。“文革”中,他曾双目失明,虽经治疗,仍落下残疾。后又因言获罪,受尽痛苦与折磨。他的生活极不安定,总在搬家。…  相似文献   

11.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本杰明·富兰克林所从事的都是有关商业、政治、科学、军事以及欧洲外交等方面的活动。他从事这么多的工作,人们很难想象他还能有什么时间去做别的事情。然而,无论著书做实验,还是处理政府公务,都没有能像音乐那样使他着迷。如果富兰克林不是把音乐只当作一种业余癖好的话,他或许在音乐方面会取得成就。在费城富兰克林的家里,有一间他称之为“蓝室”的音乐室。在这房间的天花板中央,图钉钉着许多音乐音型纸板(显然,他的多才多艺并不包括室内装饰艺术在内)。富兰克林的音乐活动包括演唱,为民间曲调填词,演奏竖琴、吉他、小提琴和  相似文献   

12.
阿贝拉尔(Abélard,1079—1142)是法国中世纪屈指可数的哲学家。他属于经院哲学中的唯名论者,是该学派中思考力最敏锐的一个。他先从哲学家威廉学习,22岁时攻破其师的理论,独树一帜。他反对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安瑟伦等人的实证论,主张信仰应建立在理性之上,因而触犯了教会的权威。他的学说两度被判为异端邪说,他本人后被禁闭于克吕尼修道院至死。其主要著作有《神学导论》、《是与非》、《我的受  相似文献   

13.
2004年2月24日,是摩洛哥伟大旅游家伊本·白图泰诞辰700周年。全世界纪念他,因为他在中世纪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们纪念他,因为他在中、摩两国文化交流领域的伟大贡献。伊本·白图泰是《旅途各国奇风异俗珍闻记》(简译《异境奇观》又叫《伊本·白图泰游记》)中的主人公。这位摩洛哥著名旅行家与马可·波罗、鄂多利克和尼哥罗康底等齐名,被誉为中世纪四大旅行家。但在行程之远、历时之久、地域之广及游记卷帙之浩繁方面,伊本·白图泰系其中佼佼者。他足迹遍及亚、非、欧30多个国家,行程12万公里。《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给他以“蒸汽机时代…  相似文献   

14.
高永 《世界文化》2006,(12):10-12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将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理由是他“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有人认为,奥罕·帕慕克获得诺贝尔奖是实至名归,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几十种语言出版。文学评论家把他和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等大师相提并论。但他的获奖也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诺贝尔奖存在政治倾向的质疑,有人认为他之所以获诺奖,不是因为他的创作,而是因为他的言论。帕慕克虽然早已获得了世界声誉,但我国读者对他并不熟悉。第一部译成简体中文的帕慕克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陆家齐 《世界文化》2005,(11):29-29
所有俄罗斯作曲家中,在全世界影响最大、最受欢迎的恐怕要数柴科夫斯基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第六交响曲》(又名《悲怆交响曲》)既是他创作的顶峰,也是他对人生、命运、爱情、婚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深切感受在音乐上淋漓尽致的抒发与倾诉.  相似文献   

16.
肖伯纳(1856—1950)为爱尔兰现实主义文学家,著有许多小说及论文,他创作的戏剧尤为脍炙人口。他的剧本富于讽刺与幽默惑。他是最卓越的喜剧大师,被人誉为二十世纪的莫里哀。他曾于1933年访问我国,并与鲁迅先生等会晤,鲁迅对他十分推崇,称他为“现在的世界文豪”。当我与肖伯纳晤面时,他已经九十二岁了。在肖伯纳生前,演员们只要有可能,都去拜访他,请求他正式同意他们扮演他写的剧本中的角色。由于他年事已高,两耳重听,又过于逞强,不愿意用助听器,所以不能前往剧院观剧。可是他倒欢迎男女演员,尤其是女演员偶而去访问他。我是在1949年夏天去拜访他的,因为我被派在  相似文献   

17.
对广大影迷来说,西班牙著名电影导演佩德罗&#183;阿尔莫多瓦尔的名字已不再陌生。去年,他的影片《母亲纪事》曾获七项哥雅艺术奖、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一届欧洲电影节大奖等众多奖项。现今,该片又一举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一时间佩德罗成了媒体采访、报道的焦点人物,他的“希望”制作中心的电话铃声不断。这一切并非来的突然,而是他在*+年的导演生涯中,执著探索、不断创新的结果。平凡的经历佩德罗出生在西班牙一个不起眼的小镇。父亲是建筑工人,母亲做家庭主妇,家里还有两个姐妹和一个弟弟。小时候,唯一能使他开心的是看上一场过时几年的电影,不管是喜剧片、美国西部片、还是侦探片,他都爱看。弟弟阿古斯丁小他,岁,也是电影迷。佩德罗崇拜丽塔&#183;海华丝和埃娃&#183;加德纳。-.岁时,佩德罗只身来到马德里。他在电影学校做了一段时间的零工之后,被录用为行政管理人员,一干就是-*年。其间,他拍摄过几个短片。他说,当初之所以接受这份工作,就是为了有一天能买一台/‘0)# 1 型摄象机。后来,他辞掉了工作,开始自己写剧本,同时兼做导演、摄影、演员以及配音等。在阿古斯丁的帮助下,他终于在-21+年拍摄出第一部电影《佩比、露西、博姆及其他女孩》。这是他一次技术上的...  相似文献   

18.
在郁达夫的作品《沉沦》中,主人公"他"始终怀有一种"复仇"心理,当复仇心理、性冲动和热爱自然等诸多特点同时投射在"他"身上时,便形成了"他"复杂而多元的立体人格。这背后,指向的是"他"多重的"他者"身份,而身份和文化上的双重"他者"又导致了"他"病态的心理,最终表现为反常的"复仇"话语,并酿成最终的"零余者"悲剧。  相似文献   

19.
提起梵·高的《向日葵》,很多人都知道那是世界名画,但对这位仅仅活了37岁的画家究竟画了多少画,除美术界这外,恐怕一般人知之甚少。这位被誉为伦勃朗以后荷兰最伟大的艺术家,一生坎坷、穷困,没有家庭、没有儿女、没有幸福和生活的保障,但他的激情使他短暂的一生不停的作画,直至患了精神病以后,还在不停的创作他那追求个性的不朽之作。他当过店员、小学教师,也做过福音道者,梵·高一直生活在劳动人民之中,他深知劳动者之苦,所以他的画多是歌颂劳动者和大自然。1866年,33岁的梵·高离开了荷兰,奔向巴黎,他结识了高更、卢俊等一批专业画家,在…  相似文献   

20.
1933年,伊凡·亚历克赛耶维奇·布宁成为俄罗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学家,他擅长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写得也很出色。他的作品以描写帝俄时代贵族庄园的衰败,农村艰困的生活而广为人知。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冬苹果》、《兄弟》、《旧金山来的绅士》,中篇小说《乡村》、《苏霍多尔》等。1870年10月,布宁诞生于俄罗斯南部沃罗涅什的贵族家庭。作为一位知名作家,特别是193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不仅在他侨居的西方,而且在前苏联他都是名闻遐迩的顶级人物,但是他鲜为人知的私生活,却坎坷、浪漫而颇有传奇色彩。布宁15岁时狂热地爱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