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神的存在以及对它的祭祀是既有的事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门神的信仰从抽象转向具象,从物格转向人格,从威慑性转向祈愿性。这种发展过程是其背后的文化作为支撑,其文化的特征是历史文化与图像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门神的存在以及对它的祭祀是既有的事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门神的信仰从抽象转向具象,从物格转向人格,从威慑性转向祈愿性。这种发展过程是其背后的文化作为支撑,其文化的特征是历史文化与图像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读图时代”的今天,研究者一说到文化感知,联想到的多半是“观看”、“凝视”、“镜像”、“图文拼贴”,而对听觉等其他感知“视而不见”.诚然,声音是不可能被看见的,但也绝非可有可无.传媒理论大师麦克卢汉早已注意到了听觉和视觉的不同,提出了与视觉空间感受不一样的“听觉空间”(acoustic space)概念——因为耳朵不像眼睛那样聚焦、透视和分割信息,所以听觉空间是有机、流动、发散、包容的.其实不管学者是否强调,人实际上总是在“多媒体”地综合地运用诸感官.  相似文献   

4.
《伏藏》这本书是崔忆和宁心在西藏6年行走、拍摄、感悟、生活的记录。著名藏戏剧作家、藏语教授、书法家群培在序言中总结了本书的三大特点:第一,作者介绍了很多藏族人都不了解的让人心旷神怡的神山、圣湖;第二,作者通过研究前人留下的文化资料、书籍,拜访藏族文化老人,准确地介绍了藏族文化;第三,作者还拍摄了许多图片资料,更加直观地介绍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藏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郝平 《历史档案》2006,(3):3-9,32
近年来,作为中华根祖文化发祥地之一的山西洪洞已引起海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这句口耳相传、流播极广的民谣,使洪洞作为大槐树移民的故乡备受瞩目。借助于这一传统人文资源,大槐树旅游和寻根祭祖活动已成为今日洪洞旅游的重头戏,全国各地,尤其是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侨络绎不绝。可以说,“移民情结”乃是出现这一昌盛局面的主要因素。目前有关洪洞的研究著述颇丰,多数集中在大槐树移民问题上。洪洞移民研究似乎已臻成熟。顺着这条思路,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在外界如此具有影响力的移民运动在其发源地洪洞似乎也应该具有同样的影响力,甚或过之。事实却在人们的想象之外。在对洪洞进行区域社会史研究,尤其是实地田野考察过程中,笔者却发现在当地另有一种民间信仰活动比大槐树移民传说更具影响力。那便是流传数千年的远古传说和与之相应的民众信仰与迎神赛社活动,如远古时期演绎八卦画太极图的伏羲、炼石补天的女娲、禅让天下的唐尧、体恤万民的虞舜之类,它们都在洪洞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和丰富的传闻。这些具有深刻传承性的民间信仰与迎神赛社习俗,不但是远古文明和历史的见证与载体,而且在当地民众精神世界中占据了支配地位,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该地域社会有别于其他地域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八月的北京,空气中都散发着奥运的味道,笔者在逛书店时发现“奥运图书”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蓦然发现“符号中国”系列图书,很是让人惊艳。情不自禁打开翻阅,下意识地看了策划人一栏,“蒋一谈”三字翩然八眼,原来是他的大手笔,接下来,就在最短的时间,到读图时代公司,就图文出版相关问题采访了公司董事长蒋一谈先生。  相似文献   

7.
当前,传统民间文化在现代社会遇到的种种困境和危机。其生存境况日益受窘迫。产生于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民阍信仰在这个高度蝶介化的社会里如何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海峡两岸关于妈祖信仰的“媒介化”传播为例,深入分析了传统民间信仰能够适应当前的时代语境、能否有效传播并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台湾著名出版人、大块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长郝明义最近在台湾《中国时报》连续发表了多篇文章讨论台湾的阅读风气。这是出版产业基础建设的根本问题,本刊将陆续转载这些文章,以便让关心这个问题的业者能够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9.
台北书展,迈入了第二十届。今年的书展代言人是风格特异却深受知识青年欢迎的卢广仲,活动主题是绿色阅读。不过,总结来说,今年台北书展的特色就是,能够同时看见出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缅怀铅字印刷先说过去,一馆的台湾文学主题馆,推出了当代台湾知名作家的图书与手稿,  相似文献   

10.
樱井龍彦  陈爱国 《文化遗产》2010,(2):115-123,158
"文化遗产"是一个极具近代性的概念,它是由国家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公共机构来参与管理的。而另一方面,"民间信仰"是作为历史上延续着的传统而渗透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它未必是一个被国家所容纳的概念。由于两者在某种意义上是两极对立的概念,这导致"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这一主题是较难处理的。目前,在中国,为了民间信仰的文化遗产化,通过对民间信仰加以"登录化"及"整序化"等管制行为来去除其"迷信"部分,并把被认定为"传统文化"的部分加以有效的利用来使其遗产化。本文把已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京丫髻山庙会和天津葛沽镇的天后宫作为事例,对如何看待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此来表述笔者个人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佛教信仰极为兴盛的时期。到了南北朝时期,当时南、北两大都城洛阳、建康城(今南京)内外,都分布了许多佛寺。从东晋仓皇在南方立国,到无论是国家或者是整个民间社会的经济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的梁朝,佛教文化也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使本时期城市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2.
在官方的议程设置和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统一”的当代政治语境和社会背景中,《声生不息·宝岛季》以音乐综艺节目形式,以台湾音乐的共同记忆,唤醒大陆和宝岛人民的身份认同和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真挚的情感交流展现了两岸人民对于家国和文化认同的真实想法。这是国内音乐综艺节目的创新之路,也是主旋律综艺节目的示范之作,在青年价值观引领和“同宗同源”中华文化传承方面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民间信仰是根植于民族民间生活习俗中的具有原始宗教特征的宗教信仰及宗教行为表现,它是本土文化中自发产生的,具有原生性宗教的基本特点。历史上,贵州高原就是民族交汇的大走廊和民族集结地。东来西迁的南蛮族群,西来东进扩张的氐羌族群,由南北上的百越族群,由北南下的汉民族,以及在贵州本土形成、发展起来的百濮族群等族群于此融合、冲撞。它包含了民族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因子,因此,贵州的民族民间文化的状况和构成,有着其独特的原生态文化表象。  相似文献   

14.
张春红 《图书与情报》2011,(3):125-128,133
历史文献既有它可靠的一面,也有其不可靠的一面。文化传播的特点之一就是途径的多样性和方式的灵活性。如果我们仅仅拘囿于历史文献所记,就会忽略那些不为史家所关注而实际上又存在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文章以《列子》中的佛教故事为例,反思学术研究中所忽视的一种现象:在异域文化的交互流播中,我们是否忽略了民间交流的存在,忽视了它在文化交流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化遗产》2008,(4):138-142
文化叠合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壮族的花婆信仰也表现出文化叠合的特质。论文运用文化叠合理论,对壮族花婆信仰与佛道思想的文化叠合现象进行描述与论证。  相似文献   

16.
自1961年后,台湾经济起飞,交通发达,教育普及,乃使报业逐渐进入企业化报业时代。主要的企业报有:中国时报集团、联合报集团、自由时报、台湾日报、台湾时报、民众日报、自立晚报、英文中国邮报、英文中国日报等。中国时报原名“征信新闻”,主要报道经济行情。1954年改为综合性报纸。1968年9月1日易名中国时报。1971年改彩色印刷,设备现代化,成为台湾三大日报之一,销数曾达100万份,  相似文献   

17.
18.
19.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冲击,许多罕见而宝贵的民间技艺、民风民俗正逐渐丧失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建德电视台用新闻的视野、文化的角度,把一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艺术,例如民间戏曲、民间曲艺以及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等,搜集整理搬上了"舞台",走进了荧屏,使许多"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作为第三世界文化工业的台湾影业在冷战框架下的发展,及60、70年代电影杂志与帝国文化传播的关系。本文认为,台湾电影杂志对电影工业的批判,尽管充满第三世界的民族激情和对帝国、威权传播体系的抗拒,实际上却是一个与帝国霸权不断辩证的过程,需要以文化实践的角度来重新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