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进化心理学发展的背景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理论的逻辑前提,挖掘心理进化逻辑符合与机体进化相同逻辑研究思想中存在的误区,并结合人类学哲学的批判视角,进一步阐述进化心理学研究的逻辑错误,突出强调人的心理属性与生物属性的本质区别,通过反思和批判的逻辑推演,意图在否定的意义上为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寻求统一的基础思想。  相似文献   

2.
对技术与教育相互作用之机制的破解是利用技术促进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该文认为,能倾处理交互正是一个致力于揭示技术与教育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框架.在对历史的追索中发现,能倾处理交互源于实验心理学和相关性心理学这两种不同研究路向的聚合,突破了对教育的一维性概念化理解.该文从教育技术学的视角出发,在对能倾处理交互的基本假设及其研究进展的历史与逻辑进行考察的基础上,认为能倾处理交互这一理论框架在科学层面上极大推进了对个别化教学的探索,并帮助教育技术超越了媒体比较的研究框架,走出了寻求“超级媒体”的理论迷局,开辟了学习、媒体与认知交互机制研究的新天地,对今天我们面对层出不穷之新媒体如何避免重蹈媒体比较研究的覆辙,把焦点集中于媒体如何促进学习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历史回顾中审视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立场给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带来的种种桎梏,分析了形成这种种桎梏的理论根源。认为目前要给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定位寻找一个适当的逻辑基点尚为时过早,需要将来的心理学发展进程本身给出答案。  相似文献   

4.
内隐理论的历史视野与当代探索:概念澄清及方法考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常识心理学占科学心理学的演化、发展共同建构了心理学的历史。常识心理学重归心理学研究的视野,可为科学心理学超越自身局限提供资源。本文以内隐理论为切入点,通过概念澄清、方法学及研究方法考虑,试图发掘常识心理学的潜质。内隐理论这种来自普通人视角的非正式理论,为个体的日常理解和解释提供了范式和框架。内隐理论研究,是由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共同激活、表征,进而重构内隐理论的过程。内隐理论研究应立足于问题中心的基本态度和立场。本文进而讨论欧陆解释学、苏俄对话理论以及心理学研究传统为内隐理论研究提供的可能道路。  相似文献   

5.
将心理进化、亦即人类意识的历史发生的过程所遵循的规律称为心理进化的逻辑,据以获得一个批判的思想空间:心理进化的逻辑与机体进化的逻辑是不是同一个逻辑?一方面通过历史追踪的考察,揭示了达尔文影响心理学的效果,是为心理学塑造了关于心理进化遵循与机体进化同样的逻辑的盲目信念;另一方面通过对人的存在的维度的分析,揭示了心理进化具有它自己的逻辑,而不同于生物进化的逻辑,从而揭穿达尔文为心理学设置的思想陷阱.研究结论暗示:心理学必须超越达尔文主义的思想框架,才有可能寻求到它自己的目标和归宿,从而获得它的真实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佛教禅学的精神治疗心理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精神治疗心理学角度,寻绎佛教禅学的历史与逻辑发展,总结出禅学治疗心理学思想的六个要点:1.信仰的确立;2.感性的体证;3.自我的回归;4.生活中的践行;5.小我的消解与大我的建构;6.解脱与超越。这构成一个不同于西方的精神治疗心理学模型,可简称为“信仰──超越”模型。  相似文献   

7.
自冯特1879年建立心理实验室为始,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迄今为止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可仍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构建,仍然存在着思想上的分歧.出现了当前心理学界认为的心理学发展存在多种危机的说法,使得心理学面临破碎的危机.目前建构以元理论为核心的理论心理学体系,大力促进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是心理学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理论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比较教育研究的历史中,“描述”是常用的研究手段,对教育事实进行客观的描写和叙述,并尽可能翔实地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然而,古今中外的比较教育学家都认为比较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基于描述,并超越描述。从理论来讲,超越描述包括超越经验命题、超越事实呈现和超越因素分析。现实中的比较教育研究应该基于可以提炼出具体研究假设、可以用理论来解释事实(甚至发展理论)和可以走向理解性、预测性或应用性结论的科学命题,与文献、与他者和与自己对话,重视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加强对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和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应用等,从而实现超越描述。  相似文献   

9.
理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需要想象一种超越"心理学"的、作为其他可能选择的人类形象。这种"非心理学的"理论建构致力于分析使"心理学"得以可能的文化-历史形式,以及主体如何根据心理学生产的概念和范畴思考和行动。这意味着心理学要研究的对象正是被它自己生产出来的,并在生活世界中经验性地被再生产出来。由此主体就被心理学化了。故理论心理学要击破和重构似已成为固定之物的"心理学的""范畴"和"概念"。心理学化的主体被改造成一种适应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市民主体或心理学个体。作为马克思的解放议程最具弹性的替代性方案,心理学成为心理学化的主体理解自我与社会的中介。而理论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想象超越了这种心理学化限制的人类形象。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正与之相关,通过它我们得以超越互相再生产的资本主义及其心理学。而中国理论心理学家需要像批判地检讨那些从西方进口的心理学那样质疑土生土长的"心理学"的各种形式,并促使人们发展出新形式的反抗性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理论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的理论预设或前提假设的哲学反思;二是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描述、理论解说和理论建构。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最为基本的和最为直接的功能,是对当代心理科学发展的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其一,构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强化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其二,促进心理学的理论创新,搭建心理学的创新平台;其三,推动心理学的学科统一,提供心理学的统一前提;其四,强化心理学的应用,实现心理学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以世界历史为方向指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立足现代化、指向共同体、研究世界历史走向,是新时代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世界历史意义应有的逻辑理路。世界历史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蕴含作为一般性世界历史与特殊性中国道路相统一的理论逻辑、两种制度根本对立与现代化发展方式认同相统一的现实逻辑、运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与抑制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相统一的实践逻辑、改革开放中扬弃现代化与超越现代化直指共同体相统一的目标逻辑。  相似文献   

12.
"文明冲突论"为冷战后的国际政治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范式,但由于它仅仅是一个为美国政府处理后冷战时期对外关系的"策论",缺乏人类情怀和平等对待诸文明的心态,从而导致结论的偏误。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单独应对,所有这些都迫切需要一种新思想、新理论超越"文明冲突论",给人类文明发展指明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直面全球性问题和人类发展困境,以价值理性超越工具理性,以全人类视野超越西方视野,以和合思维超越对立思维,以世界历史逻辑超越国家民族历史逻辑,以"五位一体"架构超越单一"文明决定论",全面超越文明冲突论,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梳理进化心理学历史线索并揭示进化心理学思想逻辑的基础上指出,进化心理学并不像进化心理学家们自己宣称的那样,是一场全新的心理学“革命”;特别是,文章通过对心理进化的逻辑的探讨进一步地揭示出,时下流行的进化心理学,不可能实现为心理学提供统一的理论基础的狂言。  相似文献   

14.
现代逻辑的奠基人之一弗雷格宣称研究思维就要把心理学的、主观的东西驱除掉。当现代逻辑引入严谨的人工语言来研究思维时,心理学关于自然语言中人们推理机制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并取得长足进展。从心理学角度梳理过去和当前的主要推理理论,阐明推理研究的核心问题,有助于展望未来推理理论的发展方向,为关于人们思维的研究提供可能的进路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哲学是特定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前提逻辑,或者说元理论,它影响和决定着可能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展开,心理学之所以尚未取得学科的完全统一性,就在于对心理学哲学问题的回答尚没有取得一致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百年走出的创新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在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立足唯物史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以独立自主为基本原则,以社会主义为实践方式,从理论创新、历史超越和现实发展三个方面走出了后发现代化国家既保持独立又实现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集中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科学性、历史进步性和道路先进性,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以实证主义为逻辑起点迈上了科学化的道路,而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是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思潮,它反映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信息社会,从产业商品过渡到消费商品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心态。从后现代思潮的角度重新审视心理学的发展,是能够从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中找到渊源的。未来心理学的发展只能是在正确理论思想指导下,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8.
作为马克思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蕴含着马克思对前人的超越和继承,也是唯物、能动、辩证地说明历史和改造世界的唯一根据。现实的人体现了人类历史的三大自然前提转变为三大历史前提的内在机制,即原始自然转变为人化自然,原始人转变为社会实践中的人,原始人群共同体转变为人类社会,因而不仅为马克思历史哲学正确理解历史过程的主体与主体性确立了逻辑前提,而且也为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整体结构奠定了基础和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9.
理清和把握中国心理学思想发展的脉络,对于认识和掌握中国心理学思想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学习和研究整个中国心理学的历史,进行中外心理学的比较研究,都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尚缺乏这种把握整体的研究.尽管中国心理思想起源很早,内容极为丰富,头绪也繁多,但是,在认真地全面地考察这些思想理论以后,中国心理学思想发展的脉络仍是很清楚的.对这些思想发展脉络的把握,应遵循整理和研究心理学思想的基本原则,这就是:第一,内在逻辑与外部历史条件兼顾的原则,即既要研究心理学思想本身的发展规律,又要看到社会历史条件对它的影响.第二,古今参照的. 原则,即以现代心理学概念、理论体系为框架,去对照整理心理学思想这份珍贵遗产.第三,中外比较的原则,即对中国与外国心理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心理学思想的特点,并且坚持心理学本土化与世界性的辨证统一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西方心理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依据近20年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对皮亚杰及其学派的历史局限性作重新评价和定位。指出在“发展”的概念、“智慧”的生物学解释、“平衡”概念的解释力和“逻辑决定论”的信念等方面,发生认识论均存在重大不足。充分明确皮亚杰学派的理论失误将为认知发展心理学提供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