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我国选择公务员为终身职业的人越来越多,报考公务员已成为社会一大热门。在某次职业吸引力调查中,有六成的参与调查者表达了想当公务员的意愿。报考公务员的场面也是一年比一年火爆,很多岗位的录取比例都超过1:100,竞争相当激烈,非同一般。这些年来,公务员队伍已经集中了相当一部分精英分子。如何更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引导他们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特别是人事部门不得不考虑,更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为促进公务员职业的顺畅发展,人事部门有必要从制度层面上、组织层面上和文化层面上进行全面而系统地思考,探索构建公务员职业发展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对职业的价值评价和选择标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职业的态度和选择,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评价和职业选择标准的新变化,尤其对其合理性和不合理性的理性分析,对大学生和教育者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职业实践的缺乏成为大学生就业一大障碍 职业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人们将生活的主要部分用在了职业活动上,职业成为个体成年期生活的重要支柱。在现代社会中,职业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还是人们社会地位的象征,是个体认同和自我价值观的主要来源。如果说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那么职业可以说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就是选择人生。  相似文献   

4.
职业选择,对于人的一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我国过去个人的职业选择余地是比较小的。当前进行的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的改革,都涉及到职业选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职业选择提供了可能性,并对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对于职业选择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职业贯穿人的一生,是连续发展的整体。人每一阶段的成长都在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积淀,因而从小就需要进行职业启蒙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职业认知的发展会成为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变量,理应得到重视。但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促进基础教育学生职业启蒙的措施还很有限,对此造成的学生职业意识的欠缺及其带来的职业选择困难、发展规划能力缺乏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需求  相似文献   

6.
小希 《大学时代》2006,(7):I0005-I0005
人们在一生中会变换若干次工作和职业,因此,现在比过去更需要对自己和职场有一个透彻的了解。2005年3月,盖洛等调查机构对其庞大的数据库进行了分析并发现,5%的雇员对工作没有热情。盖洛普的另一次调查发现,—个成年调查样板组中2/3的人回答,如果他们有第二次机会,一定会对已有的职业选择信息做更加彻底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一、职业自卑感的内涵及表现 所谓职业自卑感,是指人们对自己价值和社会地位的估计比社会大众低,在情感上比较悲观、消极,缺乏自信心。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往往觉得自己的职业不如别人,从而不愿谈及自己的职业、收入待遇,有的甚至不愿说出自己的工作单位,以免被人瞧不起。教师作为社会知识分子的代表,本该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有很强的职业荣誉感,但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历史等原因,使得教师的地位、待遇不是太高,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情况更是堪忧,职业自卑感已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和成长。  相似文献   

8.
职业价值观是个体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态度和对自身价值的基本定位,它反映的是人们对职业的认识、态度以及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职业价值观与高职生的就业、择业行为密切相关,它是高职生进行职业选择、实现就业目标的重要标尺.其有怎样的职业价值观,将直接影响着他们以怎样的心态投入到社会工作和生活之中,关系到他们能否就业以及未来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很多职业人都曾经或者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从事一种职业一段时间后,才突然认识到自己喜欢什么、能够做什么,于是希望能够从事一个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可是取舍辗转间,料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让人措手不及。了解职场的自己,早一步和晚一步之间,带来的差距会有多远?造成的损失会有多大?这些问趣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职业选择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正面临着人生中最大或最重要的选择之一--职业选择.就业不仅仅是对职业的选择,也是个人对将来人生道路和生存方式的选择.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自主择业已是大势所趋.如何给自己设计一个合理的职业发展计划,并在此基础上给自己定好位,如何进行职业选择,这些问题都是大学毕业生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职业选择的准备、过程和策略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正面临着人生中最大或最重要的选择之一--职业选择.就业不仅仅是对职业的选择,也是个人对将来人生道路和生存方式的选择.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自主择业已是大势所趋.如何给自己设计一个合理的职业发展计划,并在此基础上给自己定好位,如何进行职业选择,这些问题都是大学毕业生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职业选择的准备、过程和策略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职业观本身的含义相当简单,但一个人的职业观,可以反映出他在很多方面的价值取向,包括他对奋斗、对家庭、对自身很多方面的态度。而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他们的职业观有什么特点,对有关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工作提出了什么要求,都是值得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其自身的价值观有密切的联系,他们的主观愿望与现实之间的不适合,使他们对职业选择产生不满,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水平。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过程是各种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与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变化、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要把职业定向教育与整个教学过程结合起来,解决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  相似文献   

14.
审计职业判断是审计人员的一种主观性判断,它贯穿干审计工作的全过程。经济环境的复杂化与模糊化,给审计带来的新问题增多,审计职业判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提出的要求也更高。审计人员合理审计职业判断的形成除需依赖自身坚实的专业功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要有完善的社会约束、监管机制来制约和保障审计人员能够并且只能独立、客观公正地作出理性的判断与决策。  相似文献   

15.
张娟 《教育教学论坛》2012,(25):191-193
本文通过问卷法对广州市某高校370名经管类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男生在收集信息、选择目标、问题解决方面比女生要主动;(2)独生子女在自我评价、选择目标方面比非独生子女更有优势;(3)不同家庭所在地、不同政治面貌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对就业指导能够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帮助。  相似文献   

16.
杨贤梅 《考试周刊》2011,(79):226-227
处于"职业适应期"的中职毕业生的离职率较高,频繁"跳槽"。为使学生早日适应工作环境,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学校与学生个人都要重视培养职业适应能力。学校要加强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注重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社会中实现就业、就业稳定及实现职业发展。而学生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能够正确认识和接受职业自我,学习和掌握求职的方法,主动捕捉机会,还要学会在遇到困难时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顺利度过职业适应期,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受到一定动机的支配,而择业的动机一般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表明了一个人通过工作所要追求的理想是什么,是为了财富,还是为了地位或其他因素。由于个人的身心条件、年龄阅历、教育状况、家庭和环境影响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人们对各种职业的主观评价也不同。因此,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择业决策起着指导和决定性作用,对学业的学习能够起到促进作用,认真分析和了解大一新生的职业价值观,对正确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浅析高职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艳辉 《辽宁高职学报》2005,7(6):37-38,131
通用职业能力是国际职业教育普遍接受的概念。它是一种超越具体职业的、可广泛迁移的,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能力,在人的职业生涯中对专业能力的运用和个体的发展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通用职业能力既有其培养的必要性,又有其培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职业学校教师是我国职业教育科研队伍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学校教师为什么要做科研工作(仅指对职业教育科学的研究)?该怎样做好科研工作?为了规范、促进职业学校教师的科研工作,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质量,有必要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一、职业学校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意义职校教师为什么要开展科研工作?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有许多人反对职校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在职校教师的管理中,科研也没有正式纳入他们的工作范围。持反对意见的大致有两类人,一是职校教师,他们认为,职校教师的任务是搞好教学工作,至于科研,那…  相似文献   

20.
职业心理研究与当代中学生择业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职业心理研究的有关理论(一)发展理论这是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研究人们职业行为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金兹伯格(E·Ginzberg)和萨珀(D·E·Super)。他们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研究,于50年代形成理论体系。他们认为,职业心理在个人生活中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童年时期就孕育了职业选择的萌芽,随着年龄、资历、教育等因素的变化,其择业心理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职业心理发展如同人的身心发展一样,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任务。教育与指导有效,个人就能在各个阶段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