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人口的未来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世界人口发生很大变化。首先,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迅速增加。1750~1800年为4‰,到1970~1973年上升到20‰,增加五倍。这种增长速度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其次,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大,自然增长率的持续增高,使人口增长的绝对值也就增大。经过100万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口的数量、结构、素质与分布状况,是我们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一项重要依据。及时研究、分析和预测我国人口发展的状态、趋势、问题以及提出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于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现状与问题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形态,是由当前我国人口现状结构方面的一些显著特点所决定的,这些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长速度快。解放37年以来,全国共出生人口6.61亿,平均每年出生1800万左右,年均生育率高达27‰,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也达到18.5‰左右,远远超出一般国家和地区同期人口增长的水平。 2.人口基数大。 1986年底,我国共有人口10.6亿,比1985年增  相似文献   

3.
《预测》1984,(Z1)
(七)1968至1970年的第三个人口增长高峰在第二个人口增长高峰之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无政府主义泛滥,人口也盲目发展,不久又出现了从1968年到1970年的第三个人口增长高峰。这三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千分之二十七点五,千分之二十六点一九,千分之二十五点九五。这三个人口增长高峰象三个大海浪,第二个浪头最大,其中1963年是浪尖,人口净增率为百分之三十三点  相似文献   

4.
对三十年来河南省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并基于Logistic和Gompertz模型利用Maflab软件根据1990—2008年河南省历年人口数据对河南省未来人口增长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模拟结果有一定差异,Logistic模型均方误差(MSE)、平均残差都小于Gompertz模型,模拟效果最好,并据此预测河南极限人口为1.0735亿。对河南省人口增长的时间特征进行分析和对未来人口进行模拟预测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口达到60亿世界人口增长率仍在上升,除少数国家增长率下降以外,大部分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得较快。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总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800万,到七十年代已高达每年增加7,700万,为原来增长速度的3倍以上。今天的世界总人口为45亿左右。据联合国专家预计,到2000年世界总人口约为60亿;中国如能把人口增长率控制在1%以下,到2000年人口约为12亿。美国专家最近预测,在1980-2000年这段期间,世界总人口为45-60亿,人口的年增长率为1.5%±0.3%,比七十年代早期的人口增长率下降2%左右。世界人口的增长率在今后20年里,处在空前下降时  相似文献   

6.
新术语     
《百科知识》2010,(4):37-37
人口爆炸是指世界人口增长率的急剧上升和人口基数呈指数增长的现状。人口爆炸的重要标志是人口翻番的时间越来越短:世界人口从5亿增加到10亿用了200余年;从10亿增加到20亿用了100多年,  相似文献   

7.
宁夏是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有良好的人口环境作支撑。但是,由于自然、历史和观念等原因,宁夏南部山区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2003年人口出生率为20.26%,自然增长率达到15.29%。如何遏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成为摆在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区域人口增长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的系统问题,影响广泛,准确预测人口对政府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具有重要参考意义。BP网络能主动学习和存贮大量复杂的映射关系,而无需事前揭示描述这种映射关系的数学方程。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根据2001—2011年黄河中下游人口统计数据,通过Matlab软件作出预测,然后对预测结果进行拟合度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对人口数量的预测准确度极高。  相似文献   

9.
论青藏高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藏高原历史时期人口波动较大,自50年代以来,人口总量增长速率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人口快速增长地区。其原因主要是高出生率导致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造成。青藏高原人口未来发展趋势将表现为:以年轻型人口为特征的快速增长趋势将持续较长时期,未来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不断增大,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有限的农业资源不可能供养一个迅速增长的人口;人口文化素质的普遍低下成为制约高原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宗教文化对社会经济现代化具负面影响。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控制人口快速增长、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以及对传统文化改造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学教授马谢民对记者说:“当前,我国老龄事业面,岛三大挑战:第一是快速老龄化。现在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是0.66%,老年人的增长率是5.26%。这意味着老龄人口的增长是正常人口增长的5倍。也就是说,到了2020年,我国的老年人将会超过2亿,到2050年将超过4亿。第二是老人高龄化。  相似文献   

11.
张若冰  江卫华  刘瑞 《西藏科技》2022,(6):25-28+34
西藏高原地理环境下孕育了西藏特有的生物多样性、城镇文明及其人口结构,根据西藏第7次人口普查与《西藏统计年鉴2020》中的西藏人口数据,对西藏地理环境下的城镇化发展历程及其近年来西藏人口的发展、人口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西藏人口处于成年型晚期、人口性别比较为波动以及人均寿命增加的同时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与死亡率增长下滑等结论,并认为西藏人口必须同高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相协调,才能保证城镇更宜居、居民更幸福。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九九五年,招远市主要奋斗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63亿元,增长23.5%,工农业总产值212亿元。增长26%,其中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增长29%;财政收入1亿元,增长13%,外贸出口收购总值7.5亿元,增长29.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2.8亿元,增长21.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72%以内。 s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2004~2010年中国各省市的统计数据,基于生产函数,研究分析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相应的适宜公路建设规模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公路建设和人口增长率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根据研究结果,作者预测了202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所需要的合理配套公路网建设规模,并对研究的局限性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黑龙江省密山市密山镇的生活垃圾量随着人口的变化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通过对实地调研数据的分析,排除了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对相同研究年度内的生活垃圾总量增长率、人均生活垃圾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进行了比较,探讨了生活垃圾增长率较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减量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吴丽  杨保杰  吴次芳 《科技通报》2009,25(5):689-694
在对浙江省人口演变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分形理论的R/S分析方法,基于其人口总数、非农业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数据,对人口发展演变的时间分形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人口的变动在时间上具有显著的自相似性特征.本研究还依据人口变动时间上的自相似性特点.尝试性地对浙江省未来的人口发展态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从1987年至2013年这27年的中国人口数量及每年人口的增长率,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建立了增长率与年份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未来15年中国的人口数量及增长率进行预测。如果增长率以2‰作为警戒红线,中国将在2022年已经达到人口增长率的警戒线,到2030年,人口增长率已经下降到1.2756‰,这与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相一致,必须放开二胎。  相似文献   

17.
苏锡常地区1995年至2005年城市用地扩展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较详尽的统计资料,利用SPSS软件,对苏锡常地区1995年~2005年城市用地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近11年来,该地区的城市用地总面积年均增长45.55km2,增长率为12.83%,呈现出高度线性递增;受人口增长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县级城市(吴江市、张家港市、江阴市、溧阳市和昆山市)的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增长率远高于地级城市市区的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增长率;②二元变量相关分析表明,城市用地扩展与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年平均工资和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皆成高度正相关关系;但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才是影响该地区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因素,二者不但自身对城市用地的扩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它们通过刺激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年平均工资和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的增加对城市用地的扩展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世界能源消费2002年至2030年将增加60%。而根据预测,到2050年地球人口将增长40%,达到90亿。因此,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必然还会大幅增加。这就要求科学家必须从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率以及开发新能源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从新能源的利用与发展趋势看,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展最快,产业前景最好,其开发利用增长率远高于传统能源。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研究了吉泰盆地1950年-1985年人口增长与土地利用关系的演变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之后认为,吉泰盆地具有较典型的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特征,城市化进程缓慢;人口增长以自然人口增长为主,流动人口主要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形式出现;政府政策与人口增长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较重要的两个驱动力,由它们引起的诸如毁林、水土流失等环境退化,还可在政策的干预下得到控制和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正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正式公布:2020年,全国人口达到14.1178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中国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本次人口普查数据呈现出一些新看点,如少儿人口比重上升、人口素质不断提升等。从13亿人到14亿人的跨越普查数据表明,2020年全国人口共141 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 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未来人口增长趋势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