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知行合一”思想内涵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论,分析“知行合一”思想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价值的契合之处,论述“知行合一”思想视角下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若干难点,建议高职院校以“知行合一”思想为视角,通过加强劳动教育“知”的渗透,实现以知促行;做深做实劳动教育的“行”,实现以行促知;完善劳动教育的“评”,实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编的“知行合一”问卷对贵州省14所高职院校的121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和了解贵州省高职院校学生“知行合一”的实践现状。结果表明:贵州省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整体情况比较乐观,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为高知低行、知而不行、不知而行和知行相悖。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表现出的“知行不一”现状,在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启示下,从立德、立志、立学和立行四个方面提出高职院校学生践行“知行合一”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3.
“去语文化”,是将语文的“工具性”属性与“人文性”特性分裂的教学模式,集中体现在母语教育被冷淡,特别是在高职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的现状。有高职教育者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理解的偏离,凸显了高职语文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要端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导向,深刻认识语文学科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开发校本教材,探索基础课向专业课的渗透与倾斜;构建语文能力体系,实现“多证培养”,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建立开放式评价体系,打造语文隐性课程,营造氛围自由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条线管理、教育与教学割裂、理论与实践分离等问题。体系重构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之一。应探索建立“一体化”的工作体系、“三互式”的课程体系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实现工作机制“教导合一”、课程改革“理实合一”和教育评价“知行合一”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办公厅2016年11月发出了关于做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的通知,"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被突出强调,体现的是工学结合从"情景"转向"实战"的教育思想。本文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将高职教育的教学优化聚焦在"知行合一"上。一方面,分析了制约当前高职教育"知行合一"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分析了基于提升高职"知行合一"教学质量的可控性影响因素。探索推动高职教育的优化升级,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国内外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根据高职创业教育体系研究的原则及意义,对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和创业教育体系进行了整体设计,对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和目标规格、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融合、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和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等探讨了“知行合一”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内容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弱化、虚化劳动教育的现象,文章从劳动的价值切入,分析了高职劳动教育的应有特点,提出了应达到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主张将价值引领与服务学生成长相融合,结合专业教学,知行合一,设计了“四岗一课”为载体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并提出了与之配套的劳动教育评价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可设计四大教学模块、十四大理论专题、十大实践项目,从学生四重身份出发,组织教学。从“知性教育”向“知行合一”的行动教学转变。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事情.目前,比较公认的成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多见.结合高职大学生认知规律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从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团队组建、孵化基地建设、机制体制创新、校园文化营造、发展规划制定等角度,探讨如何构建“知行合一、分层递进”的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遵循高职教育的应用性、职业性、高等性等类型教育特征,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应该秉持就业导向、知行合一、注重素养、终身发展等基本理念,亟需探索以下路径:评价改革,推行“职教高考”制度;书证融通,实施“1+X”证书制度;融合培养,并重提升技能素养;健全体系,贯通职业能力发展通道。  相似文献   

11.
新技术、新工艺、劳动新形态的持续迭代,呼吁高职劳动教育课堂教学应指向深度学习,提高学生适应产业发展新业态和劳动新形态的能力。以深度学习理论为导向剖析高职劳动教育课堂教学的特征,审思当前高职劳动教育课堂教学的状况,发现存在重知识轻素养、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深度学习理论下高职劳动教育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即制定“双线并进”的教学目标,整合“理论+实践”劳动教育内容模块,指向“知行合一”的体验互动式劳动教学过程,实行全方位、动态化、持续性的劳动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1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职业道德是个人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基于此,高职院校在职业道德教学中应以可持续发展中心,树立以德育人的观念,采取“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多管齐下,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人文教育的职业性和职业教育的人文性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人文教育,而人文教育必须立足于职业需求,职业教育要渗透人文教育,职业化的内涵反映了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客观必然性。同时,高职人文教育知行合一的原则要求在工学结合、产学合作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人文教育,让学生尽快具备职业人文特征,从而有效缩短职业适应期,尽早进入事业发展期。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区域人文教育是面向职业生活、以知行合一为导向开展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阐述“知行合一”教育思想内涵的的基础上,探讨和介绍国内“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成功做法及经验,并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运行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探索了“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次设计教学目标,帮助高职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围绕“四有”育人主题整合教学内容;实施“理论+实践”专题项目教学途径等,这是适应教育类型、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等特点要求,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进行高等职业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用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和实践观来指导教学研究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6.
余琳 《华章》2011,(26)
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达到“知行合一”,必须结合高职教育的发展、我校改革的背景及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提出《思修》课改革的新思路:一是更新教学理念;二是整合教学内容;三是组建“立体型”师资队伍,为全面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音乐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声乐课程教学,构建声乐课程思政模式,有利于发挥音乐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净化心灵,培养高尚情操和养成良好的审美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高职声乐课程思政化还面临着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兼容统一以及“知行合一”的落实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声乐教学标准、内容和课程设计的要求,构建“声乐+思政”的课程思政模式,并在声乐教学活动中探索、实践,不断完善高职声乐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水平,发挥出声乐课程的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已经占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如何加强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提升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必须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实践证明,采用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是提升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的最有效的教育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与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背景下的高职教育体系相结合,积极打造以“和为生、行为态”理念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校园,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围绕着自然生态优美、管理生态高效、人文生态厚重、服务生态高远四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收效甚微,处于热议而少做的尴尬境地,急需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突破。而知行合一、知行并进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理论的精华,对于纠正当前高职人文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当今时代人文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趋势使得突出人文教育的职业性和职业教育的人文性应该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因此,高职人文课程应该面向职业生活、以"知行合一"为导向进行重构。基于这种思想,以浙江高职为例对人文课程进行了体系重构和优化的尝试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