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小玲 《青海教育》2005,(11):13-13
人的成长从出生至成熟需要数十年。在这成长过程中,先前几年则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重视对他们的教育,无疑对其一生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在生命最初几年,如果被剥夺了发展智力的机会,那么他就永远达不到原来应该达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如果纵向来划分,可以将一个人的学校教育及其重要性大体做如下表述:"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幼儿如果能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发展,那也就为他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三年级起步作文”的传统提法,现在看来实为不妥。这是因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如果放弃了这一阶段的能力培养,那么他们将永远难以达到他们应该达到的智力水平。再从目前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所处的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志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兴趣和智力犹如亲生姐妹,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他的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培养兴趣是发展智力和提高能力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开发学生智力,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智力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组成,有了智力的参与人才能认识客观事物,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智力中观察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思维力是智力发展的核心。因为如果观察力发展不好,就会造成人的感性认识不足,也就影响到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不足,从而影响整个智力的发展,所以观察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人进行观察、感知、记忆和想象等过程都必然有思维的参与,所以思维力是智力发展的核心。学生的观察力不是天生就有的,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中重视对学生智力的培养与训练,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但是,在重视智力教育的同时,决不可忽视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大意义。一个人才能的充分发展与发挥,只有经过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才可能实现。一个人的先天素质再好,如果思想僵化,缺乏对科学  相似文献   

7.
1.孩子太小,教育是以后的事。认为刚生下来的婴儿什么也不懂,教育为时过早,这是缺乏早期教育意识。其实孩子一出生,就有了最初的认知能力,0-3岁是许多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果这个时候不给他适当的刺激,不提供良好的环境,孩子的智力将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如果以一个人17岁时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他4岁时智力水平已达到50,在4—8岁可以发展30,在8-17岁之间只能发展20了。可见,婴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高速阶段。而没有早期教育意识的父母,  相似文献   

8.
陈洁 《甘肃教育》2005,(1):29-29
普通人眼中的智力。根据研究,普通人关于智力的理解主要是指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这除了经常被用来说明一个人所达到的学业成就水平以外,主要反映在反应的速度、记忆力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由此人们认为,即使是没有文化的人也有智力,如果有文化,他们的智力水平将会更高。  相似文献   

9.
反对死灌知识 ,提倡开发智力 ,而“开发”意味着要有智力的“矿源”。这就涉及到一个深层的观念问题 :智力是先天决定的 ,还是后天发展的?翻开国内的书籍报刊。“开发智力”、“发展智力”到处可见 ,“培养智力”实难一现。怎么回事?其实 ,早在80年代初 ,不少人就认定 ,智力主要依附于人脑 ,而人的大脑生理结构及其机能天生就有差异 ,智力的先天的基础就不同 ,所以只能讲“开发智力” ,不能提“培养智力”。近20年来 ,这个观念似乎成了定论。现在 ,多数同志认为素质是先天后天积累、后天养成为主形成的品质。但如果偏偏把智力视为例外…  相似文献   

10.
一、理论上的粗浅认识 所谓智力,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机能的综合,而这种“综合”是以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为前提的。它包括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思维力和记忆力等五个基本因素。而这些能力完全是由大脑所承担的,所以,对智力的开发就是自觉地有效地促进大脑机能的提高。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大脑整体的开发利用,二是对大脑生长发育阶段的培育提高。第一层意思是说,人的大脑尚有90%的潜力未能得到开发利用,而这90%的潜力,很大部分存在于大脑右半球。因此,智力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大脑右半球机能的培育提高,并使之完善和达到高能。第二层意思是说,人的大脑在其智力发展高峰之前要不误时机的进行培养。从智力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在20岁以前是不断上升的,西方心理学家认为智力发展高峰期在20—34岁之间。所以,如果不注意在人生道路上智力发展的关键时刻,即在启迪智慧的“萌芽期”和智力发展的“潜在期”(青春期)发展智力,那么绝不能期望在30岁以后会出现才华横溢的智力“旺盛期”。  相似文献   

11.
施依秀 《江苏高教》2001,(2):123-124
一、在重视智力培养的同时 ,更要注重情感智慧的锤炼科学研究表明 ,从某种意义上讲智力和情感智慧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两臂 ,缺一不可。智力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知识水平 ,它主要表现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情感智慧是人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 ,主要反映在对自我情绪的控制管理及对他人情绪的驾驭上 ,表现为意志力、自信力、坚韧力、进取力、创造力、承受力、交往力等。有专家认为 ,情感智慧是一个人成才成功的重要动力系统。教育如果只看重知识系统的发展而忽视动力系统的锤炼 ,就不能持久地发挥人的智力潜能 ,就难以适应竞争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儿童与人沟通的重要工具,是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是智力表现的一个方面,如果语言发育落后,智力发展也会落后。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二者密切联系,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智力概念的多层面理解普通人眼中的智力。根据研究,普通人关于智力的理解主要是指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这除了经常被用来说明一个人所达到的学业成就水平以外,主要反映在反应的速度、记忆力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由此人们认为即使是没有文化的人也有智力,如果有文化,他们的智力水平将会更高。人类学家眼中的智力。智力除了具有其本身固有的特点(知识多少、办事能力、聪明程度等)以外,还具有其文化的特性社会的特性。由此早期的人类学家企图通过对不同生活条件下民族的研究,说明人的智力的优劣,如列维-布津尔的缺陷理论、文化进化论等,…  相似文献   

14.
在素质教育中要强调德育的首要地位。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其他各方面也不会有多大发展。一、教师必须明确德育在教学工作中占首要地位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其他各育发展的先决条件。  从智力与德育发展的关系来看,有的人会以为智力来自于先天条件,其实并不尽然,一个人智力的好坏有先天因素,但更在于后天开发。古代方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再聪明的人如果没有虚心好学的精神,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也就不可能使智力得到发展。我们能说牛顿天生就是物理学家、爱迪…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知识的传授与发展智力的矛盾,智力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注意力等东西的有机结合。学生的智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而智力又表现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离开了知识,智力活动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但是,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并不等于知识的多少,智力并不永远随知识的增多而成正比地发展。如果只考虑对知识、技能的传授,满足于学生呆读死记,智力是得不到发展的。在知识的传授与发展智力这对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智力的发展。因为,智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前提,缺乏相应的智力,要从根本上提高知识质量是不可能的,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相似文献   

16.
这一讲里,我们着重讲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为什么要贯彻因材施教的精神。我们在第一讲里说过,全面发展的最本质的概念是指一个人的身和心、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为了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必须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而今天的新中国已把剥削阶级推翻了,基本上消滅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和本质上的差别,所以我们就有可能通过教育培养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人。我们所讲的这些话,如果总括一句,那就是:全面发展教育是受着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的客观需要的规律性所制约,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教育的客观要  相似文献   

17.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十七岁达到的智力水平算作百分之百,那么四岁时就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四至八岁又增加了百分之三十。由此可见,幼儿在五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接受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机。但是怎样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早期教育呢?我们的  相似文献   

18.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发展智力必须从青少年抓起,青少年时期是发展智力的黄金时代,他们的智力发展,对人的一生有着决定的意义。不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形成思维呆板、惰于思考的习惯后,将影响他们的一生,这才是真正的误人子弟。  相似文献   

19.
教育教学研究中非智力因素主要指那些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辅助因素。英语教学中,如果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的智力就很难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把学习比作一枚火箭的话,实际上非智力因素就是这枚火箭的“能源库”。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 ,语文课发展学生的智力 ,从其自身特点出发 ,主要须培养的是观察、记忆、思维、想像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又要通过语文课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达到。从常理上讲 ,这四方面能力的训练越进行得好 ,智力的发展就越好。但每一个有教学实践体会的人都明白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并非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智力发展的价值。如 :对字词的注音解释、讲授作者和时代背景、抄写文章段落大意等。因此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 ,如果能对自己教学内容中智力发展因素强和弱或者根本不存在智力因素培养的教学环节进行总结分析 ,从而做到在教学中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