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日本和平宪法规定日本不保留军队,没有交战权,日本政府却通过一系列立法,建立起自卫队,参加联合国维和活动,并建立起战争体制,突破了和平宪法的限制,使日本成为军事大国。  相似文献   

2.
"和平宪法"的颁行,不但为战后日本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奠定了制度基础,而且为亚太地区持久和平提供了政治保障。然而,战后70多年来日本保守势力一直在处心积虑修改乃至废除和平宪法。如果说最初的"芦田修正"只是埋下了"修宪"隐患,那么日后日本保守势力掀起的四次"修宪"浊浪则将和平宪法推向岌岌可危的境地。而无论日本保守势力怎样兜售和平宪法"强加论""过时论""阻碍贡献论",都掩盖不了其向战前回归即复活军国主义的政治图谋和本质。日本"修宪"逆流之所以来势汹汹、愈演愈烈,既与日本政治右倾化和右翼势力重新抬头息息相关,也同美国出于冷战和反华需要采取放任乃至纵容态度密不可分。推动日本国民更多更快走向觉醒、努力壮大日本政坛护宪政治力量、推动亚太各国结成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平宪法之国际统一战线,是遏制乃至粉碎日本保守势力"修宪"政治图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明治维新以后,1890年日本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史称明治宪法。战后1947年,颁布了《日本国宪法》,又称和平宪法。60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企图修改和平宪法,复活军国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多次制定战争法律,并派自卫队到海外活动。与此同时,始终未放弃扩军备战,保持在军事上的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日本为摆脱战后“和平宪法”及“专守防卫”的法律束缚,在强化日美同盟、配合联合国发挥国际作用等招牌下,采用偷梁换柱手法,先后制定了《国际和平合作法》《反恐特别措施法》《援助伊拉克特别措施法》,为其海外派兵提供法律依据。这三个特别法的制定及其海外派兵的实现表明,战后日本宪法的基础及其和平发展理念已经发生动摇,未来日本的走向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的日本通过了一部和平宪法 ,并通过这一宪法的实施获得了经济上的巨大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 ,日本成为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而这一欲望实现的最大障碍也正是这一和平宪法。近年来 ,日本朝野关于修宪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不论是日本国会的组成和倾向 ,还是舆论的反映 ,都表明日本修宪的大部分准备工作已近完成 ,同时也表明在新世纪初 ,日本完成修宪已为时不远。联想到日本的历史、现状、对历史的态度和完成修宪后的将来 ,人们有理由对此感到担忧  相似文献   

6.
经过战后60多年的发展,日本已经建立起以较为完备的继续教育法律体系,包含宪法、教育基本法、社会教育法、图书馆法等基本法律。研究日本继续教  相似文献   

7.
一、“控制”和反“控制”的冲突仍将持续 进入21世纪,以小泉为首的日本政府仍然奉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建立政治大国和文化大国的主张,其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提出和探讨修改“和平宪法”。2005年4月,众参两院宪法调查会分别出台了《最终报告书》和《关于日本国宪法的调查报告书》,标志着关乎日本未来政治走向的修宪运动进入了实质性修宪时期。修宪对日本政治的现状及未来有重大影响:首先,日本修宪的最直接目标是成为政治军事大国,彻底摆脱“经济巨人、政治侏儒、军事附庸”的形象,提高国际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在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日本政治日益保守化。其表现一是竭力突破日本和平宪法;二是加速军事大国化步伐;三是否认侵略历史。冷战后的日本政治保守化一方面对日本内政外交产生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严重伤害了毗邻诸国的感情,对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值得人们警惕。  相似文献   

9.
新闻自由起源于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以及1791年的美国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它是基于西方民主与人权观念基础上的一项重要权利。这项重要权利在日本经历了极其艰难的曲折历程。这一艰难历程表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对于国家的制度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在新思想和新制度来临之际,旧的文化必然极力抵制。从而产生两种文化的斗争。虽然传统势力异常强大,如果新制度获得有效的实施,新文化仍有可能逐步取代旧文化。新闻自由最终获得了日本社会大众和部分统治层的接受与认同。并为明治宪法与和平宪法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在日本采取了一系列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改革措施,迫使日本政府颁布了一部以“放弃战争”为核心的和平宪法。根据宪法第九条,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在此前提下,日本未来的安全战略选择便剩下依靠外力防卫和非武装中立这两条道路。美国最初倾向于使日本保持非武装中立,日本国内也存在着支持非武装中立的广泛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日本终身教育发展至今已有50年的历程。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后,日本的终身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网络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包括以公民馆为中心的社会教育、日趋开放的学校教育、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和指导实践的终身教育研究机构。探讨日本终身教育发展的特点,对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美日关系组成了中、美、日间不均衡的三角关系。日美之间是同盟关系,而中日两国关系自建交以来就一直是起起伏伏,时好时坏,日本是中美两国交往中都可以借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战后以来韩国对日外交经历了几次大抉择,如今韩国正面临对日本外交的新抉择。面对久拖不解的朝核问题和朝鲜的威胁等因素,韩日暂时搁置其矛盾在军事上谋求新的合作,并使美日韩同盟更趋紧密。不过,由于韩日军事走近会牵动韩国民众的敏感神经,同时又给东北亚周边国家的关系增加复杂的不利的因素,因此,韩日安全关系很难在短期内发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归属的新一轮冲突暂告一段落。日本的盟友美国表示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全和合作条约》,这样使中日之间的领土争端又掺和进美国因素。通过对钓鱼岛争端中"美国因素"的缘由进行历史分析,进一步分析美国因素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对中日解决钓鱼岛之争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日本自由贸易政策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日本坚持参与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谈判,却不愿意参与地区优惠协定。但近年来日本开始改变政策,致力于与东亚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国际上有被边缘化的压力,以及国内经济改革的期望,东亚政治战略考虑以及美国政策变化等。日本参与东亚自由贸易区的道路将极其困难,主要的阻力将来自于日本国内以及与东亚国家政治关系的困扰。  相似文献   

16.
与我国有着悠久文化交流史的日本 ,对于《诗经》的翻译、改写 ,突出地体现了日本接受中国文化化汉为和、和汉并存的特点 ,日本学者将《诗》不断消化 ,使之融化在日本文化之中 ,形成不似《诗经》的《诗经》变体 ,从《国调周诗》、《诗经国风》及霞朗咏会的汉诗吟诵中可见《诗经》在异文化背景中之命运。  相似文献   

17.
日本终身教育的特征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作为教育大国,通过近四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终身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作为一种综合战略,日本政府和民间及学术界共同推进终身教育事业,以形成终身学习社会为目标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了一整套法律、行政组织网络等推进机制,对日本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日本终身教育的经验,对我国开展终身教育具有明显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试论日本文化对日本社会教育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发达的社会教育已被世人列为学习的典范,它对日本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社会教育活动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日本社会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对其研究可谓了解日本社会教育的一条捷径。因此,笔者试图从与教育息息相关的文化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找出其日本文化对社会教育活动发展的深层影响,希望能给我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化社会带来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徐国兴 《教师教育研究》2007,19(2):68-70,75
日本的国家大学生资助完全采取贷款形式,但是贷款制度有其固有的缺陷。为克服贷款制度的不足,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吸引优秀大学生进入教师行业,日本政府在贷款制度的基础上设计出了还款特别豁免制度。贷款者只要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满足国家规定的条件后就可以获得还款特别豁免。该制度实行50多年来为日本教师队伍输送了大批人才。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在华直接投资经历了十几年的变化和发展,投资的趋势看好,中日经济合作已经日益走向深入.然而在1997年后,日本在华投资出现滑坡.综合分析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日本经济萧条;一是中国国内企业发展的竞争.日本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有重要影响:可以促进中国贸易的增长;有利于中国获得高新技术;有利于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也可能造成我国国内不公平竞争加剧,影响民族企业生存与发展;还可能造成我国经济对日资依赖加强,易受日本经济波动影响.要实现双边合作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中日双方应加强沟通,减少摩擦;中方要继续完善法规,优化投资环境;要进一步认识日本海外直接投资规律,消除其顾虑;要逐步开放市场,吸引日本在华投资扩大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