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学刚 《考试周刊》2014,(7):182-182
<正>班级是学校基本单位、初始化的社会群体和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班级管理属一门管理科学,在发挥班主任管理作用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主人翁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势利导是"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模式的核心。1.班级管理要突出德育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正处于独生子女、多元文化和网络文化交织的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和价值观的冲突更加激烈,而新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谈海宁 《考试周刊》2012,(32):181-181
班级管理属于一门管理科学,在发挥班主任管理作用的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主人翁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是"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模式的核心。文章探讨了班主任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班级建设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加强班级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中的核心部分,积极的、健全的班级文化有利于推进班级工作的开展。文章从班级文化的内涵、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功能以及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论述了"以人为本"视阈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主题。"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以人为本,大力推进人文教育。现代社会是合作的社会,需要发扬团队精神。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乃是实现三位一体沟通的有效途径,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动态,采取恰当的措施,保障孩子少走弯路,健康成长。让我们用"心"来爱孩子,"教""育"成"人"。  相似文献   

5.
陈丹 《上海教育》2009,(23):62-62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势利导是“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模式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在班级中给学生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部是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具体说来,班主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荣丽娟 《吉林教育》2007,(11):60-60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基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舞台。班级管理要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一、以人为本,和谐人际关系班级管理,育人是根本。民主平等  相似文献   

8.
在实施现代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将古老而崭新的"和谐教育"的理念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通过确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班级管理指导思想,认识和把握和谐教育以人为本的实质。创建和谐的班级文化,追求班级和谐和发展的共同提升。和谐班级,能够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惬意;能够健全学生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赵敏玲 《甘肃教育》2014,(23):28-28
正让孩子拥有成功的未来,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愿望。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创设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教育"的环境与途径,实行纵向和横向管理相结合的班级管理模式,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作用,按照社会的要求与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求教、自觉进取、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过程,从而得到全面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一、构建新型班级管理模式的原则1.尊重原则。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是班级管理的主人。二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不  相似文献   

10.
生本教育提倡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观,已被广泛认同和关注。在生本理念下,班主任首先要清晰定位自身的角色,才能创设出适合学生成长的班级环境,构建出良好的班级教育生态。一、运筹帷幄,做班级建设的规划师班主任要对班级工作进行高屋建瓴的思考,构建班级建设的理想蓝图。具体而言...  相似文献   

11.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的领路人,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关心、体贴、爱护学生,平等、接受、认可学生,尊重、肯定、赞扬学生,倾注爱心,精心育人,应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2.
廖锦坚 《教育》2014,(4):66-66
美国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即“培养具有健全、丰富个性的人”。这个理念主要包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让教育适应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去适应教育;  相似文献   

13.
任常梅 《文教资料》2006,(9):136-137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新课程理念要求对学生管理的人性化。“以人为本”就是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的管理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句话阐明了  相似文献   

14.
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本管理模式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能量得到充分释放,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一、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爱每一位学生,给予每个孩子以充分的选择机会与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形成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下面谈谈自己多年来实践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9月14日晴最近,我在几所校园看到同一则标语: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细细品味,感受颇深,这是教育观念的转变,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为了一切孩子",这是个介词短语,"一切"是全部、所有的意思,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偏废一方,学校的教育教学要充分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单用成绩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劣,决不能做眠灭学生天性、埋没学生创造才能的事情。"为了孩子的一切"也是个介词短语。"一切"指的是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德育》2015,(15):I0002-I0002
浙江省武义县邵宅小学位于县城北郊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现有38个班级,1700余名学生,教师92名。校园占地面积28609平方米,绿化面积4332平方米,普通教室41间,各种功能教室俱全。近年来,学校牢固树立"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阳光教育理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一切为了教师专业发展,一切为了学校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求精细""会赏识""讲责任""创和谐"十二字为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18.
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发展新形势下,班主任应转变班级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班主任应树立以下几种管理理念:一、尊重学生个体;二、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三、尊重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四.更多采用积极性评价;五、积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六、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9.
所谓班级管理导师制,就是把传统的班建制与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导师制有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班级管理模式.这种班级管理模式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素质教育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师生的发展为本,珍视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充分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施行人性化的管理教育,创设和谐、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人文环境,把教育人、尊重人、关心人贯穿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而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当然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班级体建设,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呢?笔者以为"以人为本,自我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是有效的手段。一、班级管理的实质性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的,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