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的多元化和学生的多元化决定了语文评价的多元化,语文评价的单一化是窒息语文新课改的瓶颈,教师只有用多元化的评价对待千差万别的学生,才可能达到理想化的教育效果。小学语文的多元化评价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并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最大可能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评价由过去“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转变为“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建构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档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之一,支配着教学活动的进程,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必…  相似文献   

2.
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考试的指导思想则可以说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乘着课程改革的东风,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加强对学生形成性评价的同时,还对考试命题做了大胆的改革与探索。 考试内容的综合性 考试应着眼于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既重视考查基础知识,又重视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非智力结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位 ,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这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根本性趋势。美国教育专家布鲁姆说 ,考试和教育测验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 ,而科学的教育评价则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为“差生”更名。一、“差生”来源于应试教育学生是活生生的人 ,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个性 ,在其成长的过程中 ,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个性特征。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人与人之间必定存在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谈到个性差…  相似文献   

4.
文章立足语文课程的本质及育人功能,建构“本真教育”的教育哲学观;基于“本真教育”的教育哲学观,提出“本真语文”的教学主张。“本真语文”教学主张教师教学回归育人初心,回归语文教育本真,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真实发展为本,关注教与学真实过程的语文教学,其核心是为了儿童、为了实现儿童的发展及成长。“本真语文”课堂的四大核心特质,即尊重、简约、智慧、表达。“本真语文”教学主张既是对语文教学实践应抓学科根本的提醒,也是对语文教学实践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强调。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的评价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的功能从“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转到“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由此可见,无论从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和评价的标准上,都与传统教学中的评价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习评价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保证,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教学信息反馈功能和鉴定功能。要保证语文教学活动优质高效,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目标,必须充分运用语文学习评价的功能和作用,构建一个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高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我们语文老师在对…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当前语文教学评价主体、目标、内容及过程等方面的改革思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主体互动化;着眼“三维目标”,评价内容多元化;尊重差异,评价标准多维化;关注学生发展,评价过程动态化。  相似文献   

8.
汪一帆 《教师博览》2023,(24):39-41
学生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因而教育必须适合学生。但当下的语文园地教学时常背离儿童需求,导致学生浮于浅层练习。基于“适合学习”理论,可构建指向儿童立场的深度练习。以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为例,具体措施有:创设催生学生群体深度练习苗头的合适情境,划分拓宽学生全体深度练习路径的合适层次,搭建赋予学生个体深度练习力量的合适支架。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所提倡的发展动态性学生评价和传统的学生评价相比,评价功能由侧重甄选转向侧重发展,改传统教育“筛”的功能为现代教育“泵”的功能,变“选择适合于教育的儿童”为“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评价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员多元;评价内容从单一评价学生学习成绩转向了评价学生各方面素质;评价方式、方法从单纯的“打分”或“划分等级”转向以定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正>一、问题与挑战从儿童没有适合的读物到儿童阅读市场令人眼花缭乱,出版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解决了儿童阅读“吃不饱”的问题。如今儿童读物多了,但水平良莠不齐,怎么让孩子们“吃得合适,吃得好”又成为语文教育新的忧思。统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最近几年多次呼吁:“中国语文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学语文不读书,读书少。”要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质,“把学生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  相似文献   

11.
“儿童视野下的语文课堂”是以儿童为本位的语文课堂教育。小学语文课堂对话,必须是在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的特点基础上的对话,应该是充分尊重儿童需求的教学活动,儿童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强调新教育理念,强调新型师生关系和有效的教学策略。一、亲近孩子1.以生为本语文教学应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应尊重学生的个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评价,可能严重刺伤学生对语文的感情,也可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可能把语文教育引进死胡同,也可能把语文引进广阔天地。”可见,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无论是对于语文教学的进步、语文课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体现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评价,要求评价对象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其中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学生本人自评、同学之间互评、老师和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评价得比较全面,而学生的自我评价尤为重要,客观公正的评价会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行为养成的效率,加快技能习得速度,提高知识掌握水平。学生以学习为主,对于评价语文学习,更应该体现它的主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并学会独立自主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学学习的良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渐渐学会自主评价转变评价方式,以成为今后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考是老师的法宝,分是学生的命根。教学评价的单一、古板早已成为语文教学的桎梏,严重束缚了语文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本文通过语文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多元化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时,有一段这样的原话:“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段简要的描述,存在以下几个逻辑关系:1.因为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是极其丰富多样的,所以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语文材料的反映自然是多元化的;2.因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化的,所以语文教学应该重视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多方面熏陶感染;3.因为课堂出现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性和个性化,通过变“功利性评价”为“激励性评价”。变“一个模式评价”为“差异性评价”,变“一元化评价”为“多元化评价”等,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享受到学习语文的成功喜悦,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学评价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发展和发现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中更应针对学生的成长,做出多元化的评价.教师应当充分的认识到对学生教学评价时要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主,要找出真正适合学生评价的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应树立基于“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建构适合儿童发展的课堂文化,为儿童的生命和精神成长服务。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儿童本位”意识缺失的问题,笔者认为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教科学的语文、游戏的语文、有用的语文。  相似文献   

19.
实施自主选择式考试建构推进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敏  沈爱荣 《山东教育》2004,(16):53-54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适合儿童发展的评价,通过设计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和采取各评价主体之间的激励性的、过程性的、情境性的交互评价等措施,唤醒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悦纳、自我完善的意识,促进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主动发展和扬长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早期的评价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是为了筛选出能够接受高一级教育的学生,淘汰另一部分学生。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选拔与甄别,区分优良与分等鉴定功能,评价方法偏重于相对评价,常模参照测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评价不再单纯为选拔与甄别服务,而是为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和自我教育功能,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要真正实现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向促进学生发展功能的转变,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就尤为重要。一评价主体多元化,即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