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红 《记者摇篮》2012,(8):25-26
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就要在新闻写作上下功夫。新闻语言不仅要准确,符合事实原貌,又要使语言鲜活生动,有所创新,具有时代感。新闻语言要突破定式。诚然,新闻语言要遵守语言的基本规范,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新闻语言也要随之变化。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我们更要有所突破,否则我们就很容易犯假、大、空的弊病,尤其是在正面宣传典型的报道中,新闻语言的把握和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有些记者经常把先进人物写成是不管家庭,不顾身  相似文献   

2.
3.
新闻语言指“新闻作品的语言”。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不但要选好主题、体裁,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思路和充实的内容,正确地运用或使用语言文字,尤其是新闻语言更是至关重要。判断新闻作品使用语言文字是否正确,是否恰当,主要看文字的运用是否符合新闻写作的要求。经过长期新闻写作的实践,新闻作品所使用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新闻语言“奢侈化”与语言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新闻语言“奢侈化”是指新闻作品过度使用语言材料的现象,它包括“非常”型、言不符实型和泥淖型。这种现象,在当前新闻传播过程中,表现还是较严重的。网络化信息化使写作成为极为省便的事,人们似乎可以毫不费力便能写出洋洋洒洒的宏文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有所触动而引起的主观心理状态,它是在一定的心理刺激、内心体验和现实感受条件下形成的。情感能引起欣赏的审美幻觉,没有情感就没有审美体验。古人云:“感人心,莫先乎情。”就是说,章要想打动读的心,首先应该在情感上吸引读,征服读。新闻不只是单纯地报道事实,传递信息,它的魅力还在于以新闻作品中的浓郁  相似文献   

6.
7.
我们如何规范社会新闻写作,讲究社会新闻写作中的语言运用,便成为编采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社会新闻在媒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信息容量大,内涵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语言的运用最灵活,最丰富多彩,有时最容易出现不规范的现象。社会新闻不同于政治性、政策性、科技性的新闻,因为后者以说教或解释为主,其语言的政令性和规范程度相对来说较高。所以编采人员要研究社会新闻写作中的语言运用,认真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雅与俗的关系“雅”即“典雅”是一种蕴藉华美、文雅脱俗的语言风格。穆青曾主张新闻可以用诗话、…  相似文献   

8.
徐世平 《新闻世界》2004,(10):74-74
不同的题材、不同行的语言使用,差异性往往是很大的。如学术作、论等.要求语言表述讲究逻辑性、思辨性、准确严谨,形容词、副词一类的尽量少用;小说、散、诗歌,尤其是现代体诗等,语言使用则自由得多.思维可以驰骋.意识流、朦胧类的语言都是可以的.新闻大致介于两之间.虽然新闻的语言使用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新闻的语言使用也是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和规律性.相应地新闻语言的使用也存在着一个规范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琴 《军事记者》2005,(12):26-27
画家以线条和色彩描绘客体,音乐家靠音符与节奏表达创作意图,记则用新闻语言进行报道。什么是新闻语言?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观点,直到今天也没有统一说法。马向伍、蓝鸿教授在《新闻语言分析》中定义;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即为新闻语言。简言之,新闻语言是表述新闻事实的手段,是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写新闻时间长了,难免让人对遇到的每一个新闻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新闻也是这样,每一个新闻都有它不同与以往的地方,记者要做的就是写出新闻的“每一个”。  相似文献   

11.
12.
2003年10月1日《无锡日报》3版以《普天同庆祖国华诞》为题刊出新华社9月30日发的由该社记者秦杰采写的一篇电讯稿,该稿劈头一句说:“普天同庆祖国华诞,众志成城高奏凯歌。”这标题和正文的“开场白”读来让人发懵。大家知道,10月1日是新中国的“华诞”,怎会是祖国的“华诞”呢?显然,作者是将“祖国”与“新中国”这两个词“合二为一”了。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新闻媒体在播报新闻、特别是播报突发性事件新闻时,经常出现不交代具体时间的“XXX(书记、市长、领导或记)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现场”、“到记发稿时……”、“截至记发稿时……”这类语言形式。对这种语言形式,笔有点武断地认为:大为不妥,不该使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流行语成为大众文化一部分,在新闻语言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中的使用规范.  相似文献   

15.
“说新闻”节目的语言形态与“播新闻”及日常口语存在明显区别,呈现混合性与复杂性的特点。语言形态的差异使得“说新闻”节目的语言规范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体现在与“播新闻”语音评价重点的分歧、词语选择的不同及句式使用倾向的差异等方面。此外,方言类节目的规范宜采用“限时限量限域限倾向”的限制性引导。  相似文献   

16.
17.
(一) 现场短新闻用作者在新闻发生现场捕捉到的细节、材料来报道新闻事实,以"活动"着的视觉形象和现场画面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受众。报纸的新闻采写应该充分借鉴现场短新闻现场感强这一特点,这是它增强与电视传媒竞争的有力手段之一。 第一,现场感可以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可信性。 报纸新闻多选用现场发生的可触、可感、可视的事实材料,可使新闻更具有个性、具体性、富有动感和生活气息,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和可信性,使受众信服。 解放军报1998年7月对日一版的新闻《共产党员的位置在水线》,记者运用视觉新闻或目…  相似文献   

18.
19.
20.
初志贤 《新闻三昧》2004,(10):35-35
近段时间翻阅京华时报,发现在不到一个月内标题上两次错将“缴罚款”中的“缴”字写成“交”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