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联邦德国“康斯坦学派”提出了“接受美学”理论,它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关注读者及阅读接受实践活动,打破了传统研究中关注作家、作品的局限,超越前人引入了读者的要素,其核心是把文学观念由作者——作品转到了读者——作品,突出了读者对文本意义的决定作用,强调文学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的,作品意义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如果在作者——作品——读者链条中,让读者成为空白,那么作品的审美意义也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2.
对巴金及其作品的研究,多将作者与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来探析巴金及其作品的文学意义。事实上,接受美学的提出,又为我们呈现了从读者视角来审视作品及作者的新尝试。本文将围绕巴金的作品,从接受美学来揭示巴金的人格魅力与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接受美学者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学作品用的是“描写性语言”,包含许多“意义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它们构成作品“召唤结构”,召唤读者以“期待视界”去发挥想象力进行再创造。  相似文献   

4.
在文学存在方式的三个环节(作家创作、作品本文、读者接受)中,作家的创作活动,即文学生产,无疑是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因为,没有创作就没有作品,也就没有读者阅读的对象,没有接受;而有了创作,就有了作品,也就具备了接受的条件,即使没有被阅读,作品的意象、意境、意义未得到实现,未能转化为现实的审美对象,但无论如何,它已具备了这种转化的客观可能性。因此,研究文学创作也是接受美学不可缺少的内容。有一种误解,认为接受美学是专门研究读者和阅读活动的,并不顾及创作。其实不然,接受美学也关注创作,只是更着重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研究创作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巴金文学生命中,译介与传播俄罗斯文学有着很显赫的位置。巴金对俄罗斯文学进行译介和传播的贡献是中国文学翻译史中的重要一章。巴金译介俄罗斯文学有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巴金往往不是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译介这些作品,而是从思想、精神和情感的角度来接受、喜欢它们,并把它们介绍给中国读者。翻译能成为巴金表达自己内心“隐衷”的渠道。俄罗斯文学作为巴金借来的武器,在他的思想和创作中,发挥着启蒙民众、唤醒青年人独立意识的作用。同时,俄罗斯的文学精神随同巴金的文字在中国读者中形成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在巴金对出版工作的主持下,及巴金热爱俄罗斯文学的影响下,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俄罗斯文学译本。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其实就告诉我们阅读的多解是必然的。接受美学的理论则从另一个角度为新课标的理念提供了依据。接受美学把文学区分为“文本”和“作品”,作家的创作尚未经过接受的仅是“文本”,只有被读者接受的“文本”才能成为“作品”。也就是说,文本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师:有一位感动中国的人民作家,他本着把心交给读者的创作宗旨,在他101岁的人生旅程中,留下了1300万字的作品。他就是巴金,一位世纪老人,一位文学巨匠,一位精神的拓荒者和领路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  相似文献   

8.
过去人们认识文学是从文学反映的客体 (生活 )或文学所表现的主体 (作者 )来探索文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学新观念的改革鼎新 ,2 0世纪 6 0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理论 ,从文学自身出发 ,把文学的核心从作者、作品转移到读者来研究。接受美学认为 ,作家创作完成的只是一种文本 (作家的创作尚未经读者接受的文字符号 ) ,是一堆印刷符号 ,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 ,有不确定性 ,本身也不会产生独立的意义。要实现文本的意义 ,必须依靠读者通过阅读把自己的感觉、思想感情、生活经验、理想趣味等融化到文本的潜在的结构中去 ,使作家创作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德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姚斯和伊瑟尔提出一种新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他们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三者之中,作家创作了作品,但作品的意义和内涵的实现要靠读者去完成,整个文学活动过程的核心不是创造者,也不是被创造的作品,而是接受者的反应。姚斯说:“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理论在西方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特点是以研究读者的接受为中心。接受美学认为,作家写出了作品只是完成了文学活动的一个部分。作品本身并不产生意义,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只有在读者阅读和接受作品的时候,作品和作家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并发挥作用,否则只是一堆废纸。读者的阅读和接受与作品本身同样重要。接受美学要求把作品和读者的关系置于阅读活动的首要地位,充分承认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性作用。从接受美学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对英语阅读教学有益的启示。启示一:学生应该是课堂的…  相似文献   

11.
阐释学、接受美学的创立,驱逐了作者、作品的文学主体地位,建构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体系,读者理论的开拓昭示了传统创作理论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契机。读者是文学的归宿和最终决定因素,文学创作与接受即为作者与读者的视野融合。现实读者的审美要求通过隐含读者诱导作家创作,规范作家写什么和怎么写并转化为内在构成,潜化为艺术思维和艺术传达,因此,读者的期待视野就制约了一定的创作水平;而读者又必须在与作品的同化与顺应过程中获具一定审美视野,读者期待视野的提升必然受制于作家一定的创作水准,因此导致创作与接受的二律背反。明确创作的这种二难处境对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推动文艺创作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巴金是一位热烈地歌颂青春的作家。激情,是巴金创作的轴心,也是他艺术思想、风格魅力之所在。巴金在创作中充分暴露了内心的真实情感,将自己的爱恨情仇一股脑儿地倾吐出来,这份赤裸裸的激情交与读者的同时,他们也接受了作家那颗热腾腾的心。然而,巴金的激情叙述也有其艺术缺失,它在沸腾了读者之心时,却再无力将读者拉回沉静与思考,因而缺乏一种刻苦深思的坚忍。  相似文献   

13.
《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前面的“幽雅、宁静”同后面的“热闹、风流”表面上互相矛盾,评论者大多意识到这一点,但只是围绕着“宁静”与“不宁静”,游移于“喜悦”与“忧愁”之间,做皮相之论,缺乏深入的分析。“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艺术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互动过程。作品的价值和地位是作家创作意图和读者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把巴金早期创作思想命题为“爱的哲学”,并与冰心早期创作的“爱的哲学”从形成渊源到表现形态进行比较,从两作家不同的美学思想和创作个性中发掘出精神同质,并给“爱的哲学”以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接受美学或接受理论是一种将文学研究的视角放在读者一极的文学理论。李渔的戏剧理论作品《闲情偶寄》表现出明显的“观众本位”思想,对戏剧创作者提出了以观众的需要为创作前提、以观众的喜好为审美标准的全新要求,因为他明确认识到观众早已以主动接受的姿态为作家、作品建立了创作标准,作家、作品应当服从于这个标准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得到观众的认可。同时作家也要积极引导观众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这样便能够在作者与观众间建立起良性循环。李渔所追求的“观众本位”或“观听成宜”,就是通过将接受理论与创作理论相结合的做法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接受美学认为 ,作家完成的文本还只是一堆印刷符号 ,它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 ,有着不确定性。文本意义的实现必须靠读者通过阅读对它具体化 ,以读者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去填充文本描写的空白处 ,把作品结构组织起来 ,从而使文本的不确定性得以消除 ,这才有可能达到阅读的目的。它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存在于从创作活动到阅读活动的全过程 ,存在于从作家→作品→读者这个动态流程之中。我们把接受美学应用于阅读教学中 ,就会发现 ,阅读活动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 ,是读者 (学生 )与作品(课文 )的对话和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7.
“接受理论”又称“接受影响美学”。“接受美学”是本世纪六十年代西方文学研究中一种新的方法论,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尧斯首倡。它是在作家、作品、读者三者的关系中去研究文学的一种学说。其理论核心是从接受者(即读者、欣赏者)的角度去研究、探求一部作品的意义结构。语文教学也可以运用“接受理论”。如果把教师精心设计的每一堂课当作一件文学作品的话,在教师的施教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的小说创作代表了我国现代小说风格成熟和现实主义的一个新高峰,他的作品始终充满了作家主观激情和生活的热忱,并经历了从激情呐喊与控诉到冷静分析的创作发展道路。巴金是以战士的姿态从事创作的,他的小说大都是写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本文通过对巴金不同创作时期的作品特点,分析了巴金创作思想形成与转换。  相似文献   

19.
世界著名教育家伊瑟尔提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科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姚斯说:“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界。”这两位大师不约而同地强调作家创作的作品与阅读过程中将作品具体化的读者之间的融合。那么读者是如何融入到作品之中,并赋予作品新的意义的呢?笔者将引入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即“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20.
石立燕 《文教资料》2005,(36):77-78
写于40年代的《憩园》是巴金创作的转折点,也是巴金在创作了一系列战争题材的作品后对“家”的一次回归与反思。在作品的显性层面上,作家写的是“我”回乡时的所见所闻,然而在隐性层面上,作品的叙速过程实际上是“我”精神上的一次返乡历程。本文分析了在精神返乡历程中“我”的引路人、“我”返乡的阶段性以及这种返乡的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