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我国图书销售市场略有下滑,但社科图书出版逆势上扬,成为少有的增长品类.新冠肺炎疫情是影响社科图书出版的最大变量,除了疫情图书成为主要出版内容,更重要的是推动了社科图书出版的融媒化多元形态.内容日渐多元的主题出版,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新知类图书,成为2020年社科图书出版的重要增长引擎.《陈寅恪合集》简体横排与《在...  相似文献   

2.
贺敏 《编辑学刊》2023,(2):79-85
尽管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传统辞书出版机构近年来在融媒产品的设计方面做出了许多探索,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融媒辞书产品的设计创新仍有待加强。文章梳理了融媒辞书与辞书设计特征的理论研究,分析了融媒辞书市场现状,阐释了融媒辞书产品的双重属性,并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词博士A P P的设计为例,探讨双语融媒辞书产品设计特征创新的逻辑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VR市场不断扩大,VR技术也不断进步,VR产业已成为一片商业"蓝海".儿童图书作为VR出版的先锋领域,占据了V R出版行业的绝对份额,也成为出版行业VR技术应用最成熟的领域.目前V R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扩展,VR童书正从简单的AR/VR图景叠加转变为VR技术与图书的深度融合.传统出版行业应把握VR产业发展的契机,转变编辑理念,拥抱场景化、社交化和品牌化的理念,最终实现融媒时代的数字转型.  相似文献   

4.
梁培培 《出版广角》2022,(24):77-81
智媒体验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出版行业持续耦合互动,推动我国出版业向着深度融合发展的智能化趋势不断迈进,给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的多维体验。本研究依循纵向历时性的业态演变脉络回溯出版行业的技术语境变迁与用户体验变革,根据横向共时性的发展现状分析出版行业在智媒化进程中的困境,并基于“十四五”规划的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从用户体验视角出发就出版创新发展提出优化策略,以为新时代智能出版深度融合提供新的思考维度。  相似文献   

5.
夏静  张俊 《出版参考》2018,(1):59-61
2017年,整个出版领域在融合发展道路上快步进军,新闻领域移动媒体优先发展、出版领域国家复合出版工程上线,出版大数据项目持续得到财政项目支持,等等.在众多融媒体出版物中、《全民经典朗读范本》融媒体出版平台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本文以其策划出版为例,将传统出版编辑工作的数字转型经验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发展使整个世界进入了富媒体时代,为传统出版与新型出版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催生了定制出版.本文在对国内外定制出版发展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互联网+”定制出版是出版传媒企业创新经营的主要方式之一,提出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创意营销为目标、以细分数据为基础、以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为手段创新发展定制出版的多种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图书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很快,但产业的创新增值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尚未实现高度产业集群化,增值模式简单化;企业缺乏专业人才;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版权保护力度弱等.上述问题的具体对策主要包括培养数字出版专业人才,改进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新的增值模式;加速整合数字出版产业链,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化;完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8.
陈艳 《采.写.编》2023,(1):122-124
作为国家重要出版工作和一种传播、宣传手段,主题出版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开展好主题出版工作有利于提升人民文化自信和增强国家意识形态凝聚力。我国的主题出版发展已有十余年,历经了多个历史发展阶段,而新时期的主题出版工作又展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以及具有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文章为充分了解掌握新时代主题出版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更好地发挥出主题出版的作用与价值,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了新时代主题出版的时代性、丰富性、文化性、教育性、群众性、融媒性等六大特点与不断创新出版理念、图书定位、内容形式、选题策划、编辑加工、营销模式等六大发展趋势,旨在促进我国主题出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范波 《新闻战线》2023,(4):94-96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地市党媒如何有效应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打造融媒体时代新的内容建设格局,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以福建省龙岩市融媒体中心为样本,探讨在融媒体大局中地市党媒内容建设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方法,为地市党媒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郭全中  张金熠  杨元昭 《传媒》2023,(12):28-31
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落地,传媒行业进入智慧时代,智慧融媒也随之成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政策、技术、市场等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支持智慧融媒快速演进;以平台建设为核心的智慧融媒在自主可控平台建设、智慧融媒平台建设以及智慧融媒助力党建方面成果显著;智慧融媒呈现出以国家政策为主导、智能技术为核心、用户与数据管理为抓手、互联网平台生态为目标、元宇宙为创新点的发展趋势,并随着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智慧化水平,在文化数字化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出版单位作为我国文化教育的重要生产传播组织,在研学实践教育上具有天然的优势。面对出版业与社会经济各领域融合发展的要求,出版单位针对研学市场需求,利用已有发行资源,积极探索融合发展模式,联合各地教育与文化单位,开发具有体验性参与感的研学出版资源、课程与研学线路,探索“出版+研学”融合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社会服务板块。未来,出版单位除了立足精准出版、坚守主业,还应强化品牌意识,借力科技赋能,构建融媒生态,实现出版业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融媒体是媒体融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以数字化建设为基础,做好主题出版工作的坚守与创新,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如何做好融媒体时代主题出版数字化建设是主题出版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数字化建设为切入点,阐述了融媒体时代主题出版数字化建设的意义,分析了融媒体时代主题出版数字化建设的现状,重点探讨了融媒体时代主题出版数字化建设的策略,旨在说明数字化建设在融媒体时代的重要性,以期为主题出版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融媒体是出版产业与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用于重构出版、文创领域的内容产品、传播功能及其应用.只有正确理解与把握融媒体环境下出版和文创的内在关系,才能以满足出版需求和创造文创需求为目标来重构出版产业链,打造出版产品融媒体化与可视化平台,实现出版产品技术途径、编创方法和应用方式的创新,开创出版与文创双赢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吕克农 《传媒》2020,(2):73-75
融媒时代,网络教育迅猛发展,给传统教育出版带来了巨大冲击。融媒体的“下半场”已经开始,传统教育出版只有在促进领域性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上主动作为,巩固和提升自身优势,加强队伍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加快平台搭建和渠道改造,提速流程改造和技术升级,强化传播能力和用户黏性,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融媒体是新时代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和环境,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出版和文创的实际需求,出版产业应积极创新产品技术和工作方法,以实现出版产业和文创产业的共同发展。基于此,出版业应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在融媒体环境下积极开展产业创新,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出版创作,通过融媒体有效传播出版产品,从而实现对我国出版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6.
丛挺 《出版科学》2015,(4):47-50
以天闻数媒为案例研究对象,借助二手资料分析与深度访谈,探讨出版企业新媒体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具体分析管理者支持、企业核心能力、用户需求、资源优势、政府支持等因素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融媒体时代传统出版社面临“转型机遇”与“挑战压力”,如何才能把握时代机遇,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出版模式,成为很多出版社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文章从融媒体时代体育出版的全新诉求出发,结合出版社融媒体出版转型实践措施与实施效果,以期为体育类出版社融媒体出版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我国众多出版机构不断加强“走出去”工作,积极开展出版国际化的探索和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为出版国际化指明了新的方向。文章以少儿出版“走出去”为例,就推动出版国际化高质量发展,提出精品理念、传播理念、互鉴理念、交流理念四个方面的理念创新,以此构建外向型出版新理念。通过产品精品化、传播精准化、互鉴项目化、交流学术化、推广多样化五个维度拓展出版“走出去”路径,可进一步提升出版国际传播效能,推动新一轮出版国际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融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现代出版机构不断转变自我战略发展方式,利用各类信息技术手段去满足读者实际阅读需求。为激发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国内出版机构必须不断加快对图书的策划以及呈现方式,深入研究出版机构出版流程、业态以及产业链的延伸与发展。文章简要概述融媒体时代出版行业新变化,分析融媒体时代出版机构融合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探究融媒体时代出版机构融合发展措施,以期加快国内出版机构融合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张倩 《中国记者》2024,(4):46-48
<正>2024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融媒报道创新上全面发力。此前多年的融媒创新经验成了“内容为王”的有效载体,把优质内容打造成融媒精品成为三大央媒的共同选择。通过提升视频化、视图化、移动化报道的比重和水准,三大央媒有效提升了两会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