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学术出版生态被深刻改变,智能化转型不可逆转,编辑生存环境面临重置。新技术图景下,学术出版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对编辑主体价值提供方式、工作模式、职业发展等问题的进一步厘清。应理性审视人工智能及其与编辑主体的关系,明晰人工智能之于学术期刊的“机”与“危”,并在此前提下,坚守学术出版初心使命,凸显功能身份,不断跨越提升,纾解价值、身份、技术焦虑,同时主动在思维认知、角色功能、职业发展和服务供给四个层面予以升维重塑,辩证因应当下诉求。  相似文献   

2.
学术身份的建构关涉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认知和行为方式,是编辑开展学术交往和学术传播的前提条件,也是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我国体育学科的舶来属性和边缘地位,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身份建构相较其他学术期刊编辑面临更多困境。文章基于学科建设、学术交流和个体发展三个层面探讨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学术身份建构的价值内涵,并从体育学科危机、学术话语权争议和个体成长迷思三个方面分析其学术身份迷失。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应加强体育学科认同,培养服务学科建设的主体意识和学术自觉;参与学术话语共建,拓展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深入个人职业生活,探索独特的学术身份叙事。  相似文献   

3.
龚建伟 《今传媒》2023,(2):76-79
学术期刊的出版伦理问题通常指与学术道德相关的一些出版伦理问题,包括不当署名、文章真实性存在疑问等。鉴于学术期刊作者和编辑的关系是依靠“同意”而构建,“同意”本身也贯彻于学术期刊的出版流程之中,故“同意”的实质缺位导致了诸多学术出版伦理问题。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同意理论视域下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辑的关系,分析了出版伦理问题的根源和消解手段,提出作者和编辑都有必要更多地关注学术期刊出版流程中的同意步骤,确保“同意”的切实性,旨在构建更完善的出版伦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学术出版伦理失范现象产生。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话语基调的视角讨论了学术期刊编辑在整个文化活动过程中的作用、身份、地位等.研究发现,学术期刊编辑是意义的源头,其在学术成果的形成和传播中的作用是重要的,其社会地位高,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而由于社会对学术编辑具有两面性特征,尤其是更重要的隐性一面了解不够,导致了学术编辑身份和地位的尴尬境遇,解决学术编辑此境遇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其隐性一面显性化和前景化.  相似文献   

5.
岳舒 《采.写.编》2022,(11):126-128
学术传播强烈依赖于期刊提供的发表渠道,但是期刊选题和定稿的工作模式中也同时存在限制“知识图谱”不断更新的消极因素。如何加速“知识图谱”更新,如何助力学术传播,成为当前期刊编辑策划的重要研究课题。结合期刊编辑策划工作经验,从学术传播视角分析了期刊编辑策划“知识图谱”更新模式,提出了数字时代呼唤“新程序”、专业素养期待“新能力”、服务机制探索“新驱动”等建议。希望对学术期刊持续更新“知识图谱”和助力学术传播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以此促进学术期刊编辑出版范式革新和出版理念创新。  相似文献   

6.
在社科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中,如何认识和处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的关系,是每个编辑人员都会遇到的十分重要而棘手的问题。虽然在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要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要求,但人们在认识上和实践中仍然经常会遇到这方面的难题。这就需要我们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一、认清两者关系学术期刊是学术团体、科研单位或高等院校定期出版的专门刊登学术论文的刊物。学术期刊均把弘扬学术、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作为自身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一) 如何保证出书质量,提高出书质量,是我们编辑和所有从事出版工作的同志永恒的议题。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在我们上海,在全国,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出书质量上也不时出现一些令人不能满意的问题。如何防止和解决这些问题,争取出版工作新的繁荣,看来还得首先从端正业务思想入手。我认为须要牢固树立一个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正确处理两个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组稿工作和案头编辑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技术和媒介形式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探讨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劳动对重塑编辑专业身份和主体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编辑情感劳动所进行的身份建构,以及在身份建构的过程中完成职业价值的彰显和主体性的发挥构建分析框架,对25名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并对访谈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学术期刊编辑在情感劳动中会遵循一定的职业情感规则,运用“深层表演”等情感劳动策略改善工作体验,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同时,情感劳动有助于学术期刊编辑职业价值的凸显和主体性的发挥。对学术期刊编辑情感劳动的深入审视,有助于打破人们对编辑情感“理所应当”的想象,同时启发人们思考如何推进编辑工作向前向好发展的能动性,给予编辑更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学术界频繁出现学术不端问题,其中学术期刊是学术失信的高发领域,作者缺乏诚信固然是产生学术不端的种子,作为学术期刊诚信的建设者和参与者的编辑也同样负有重要责任。为净化学术环境,本文从分析稿件处理过程中学术期刊编辑可能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入手,提出加强编辑道德教育、签订诚信责任书、规范审稿流程、加强对学术不端的抽查和审查、建立编辑成长的良好机制等净化学术期刊编辑行为的措施,系统地防范可能出现的编辑学术不端行为,使得学术期刊编辑成为真正的科学“守门人”。  相似文献   

10.
编辑学术交往是编辑的基本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关涉编辑角色定位和身份认同,体现对话关系,遵循互动逻辑,指向主体间性.当下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交往呈现失语困境、刻板印象和技术焦虑的缺场表征.学术研究的开放性、研究范式的多样性和身份认同的迫切性是编辑学术交往出场的主要逻辑.编辑应强化学术交往的在场自觉,主动回归学术共同体和编辑出版共同体,将创新与应变作为编辑学术交往的逻辑起点,将求同与立异作为重要原则,将合目的 性与合规律性作为根本遵循,推动学术交往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评价功能和作用不可忽视,探讨学术期刊编辑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及其学术评价功能的实现路径具有现实意义。学术期刊编辑是学术成果的"伯乐"和"把关人",是学术评价的"组织者",学术研究的"助推者",学术导向的"引领者"。其学术评价功能的实现需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术共同体的力量和作用,在期刊的编辑中抵制不良外在评价的影响,重视与读者的交流,集聚学者群体力量,坚持学术标准,净化学术家园。  相似文献   

12.
在简要阐述编辑与出版的内涵、编辑与出版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从编辑到出版的科技学术期刊工作理念和工作重心所发生的变化.认为应对从编辑到出版的变化,要从提高科技学术期刊编辑的公关活动素质、学术策划素质、市场开拓素质以及优化编辑部组织结构上作准备.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期刊编辑的业务素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蕾 《新闻世界》2011,(11):35-36
学术期刊编辑人员作为稿件审理与编辑策划工作的把关人,其编辑素养水平与工作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着期刊的总体质量,而且对我国的学术发展也产生着重大影响。笔者认为,现代学术期刊编辑人员既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与法律素养、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坚持以提升学术水平为目的的编辑意识,同时还要能够综合运用现代化的编辑工具,以保证优质的学术期刊的出版。  相似文献   

14.
第一,学术期刊“专业化”“数字化”“去同质化”与“特色化”是理论误区因而不能成立,学术期刊履行使命必须排除“四化论”的干扰;第二,学报“四化论”客观上使得各个学术期刊做朝三暮四式的稿源争夺,必然导致对学术期刊使命的淡漠与忘却,致使中国学术期刊陷入理论认识误区,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学术编辑在学术活动、学术期刊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因为学术期刊出版规律不以编辑意志为转移;第三,对学术期刊使命的漠视必然导致中国学术期刊迟迟不能“走出去”,这极大地伤害了中国学术期刊与学术事业,因此,应当科学认识学术期刊使命,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强化使命担当,履职尽责;第四,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路径首先是学术期刊使命应当回归本位,其次是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必须改弦更张,必须明晰中国学术期刊改革的这些路径抉择.  相似文献   

15.
论"编辑学者化"的生成机理与理解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学者化”反映了高校学报编辑的“无主体”状态 ,它是高校学报编辑求得社会公正的一种集体有意识的诉求。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一在于编辑自身的学术路向 ,即走向“学者型编辑” ,使编辑的职业与专业学术互动 ;二在于理顺学报体制 ,落实学报编辑的学术身份 ,使编辑的学术使命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6.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编辑的思维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景泰 《出版广角》2018,(15):47-49
数字出版时代,如何适应新的出版方式给编辑工作带来的变化和要求成为衡量一个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编辑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文章以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对编辑身份的挑战为出发点,提出编辑要实现两方面的思维转换——"以读者为中心"和"内容为途径,关系是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出版编辑的思维创新,一是学会梳理和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读者需求,二是善于利用读者关系网实现期刊内容的精准传播.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闻宣传事业的迅猛发展,党刊编辑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如何正确把握大局,服务读者,提高刊物质量,在改革大潮中大显身手、大有作为呢?笔者认为,首要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党刊编辑工作的被动性和主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一、编辑的被动性———“器”人们通常把编辑工作比作“为他人作嫁衣裳”。就是说作者的劳动成果是“显”性的,从每篇文章中可以读到作者的思想情感,而编辑倾注入其中的思想感情却很难让人正面看到。因而,编辑的劳动有较大的“隐”性。从这里可以看出编辑甘当配角的被动性。荀子…  相似文献   

18.
编辑学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学科,在其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中,尚有不少“关系”问题需要研讨、理顺。编辑与读者的关系便是其中的问题之一。目前一些文章对编辑的地位和作用谈得较多,而对读者这一头似乎有所忽视。笔者不揣愚钝,现就编读关系提出几点浅见,愿与各位编辑交流、切磋。1.编辑是广大读者的“代表”编辑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宣传进步思想,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在我国现阶段编辑工作担负着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培养“四有”新人的重大任务。从传知、育人的宗旨这一点来看,编辑工作与宣传、教育部门的工作是一致的。因此,有人提出编辑也是  相似文献   

19.
杨涵  张小强 《编辑学报》2023,(3):258-262
从编辑实践角度出发,探讨人工智能应用对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影响并分析了学术期刊编辑的转型路径。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有:优化学术出版工作流程并提高加工质量、强化编辑把关能力和效果、AI生成内容给编辑从事全媒体传播活动提供了机遇、提升学术出版资源配置和编辑价值创造力。但人工智能也带来如何与人工智能技术协调、面对人工智能生产内容、人工智能生成的新媒体形态等挑战。期刊编辑需要锻造数据分析和价值发现能力、提高智能环境下的把关能力、形成与技术协同的全媒体编辑能力和以人文价值驾驭新技术的新能力应对上述挑战。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术期刊是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衡量一所学校的学术水平,一个国家的学术水平。因此高校学术期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公认的,无容笔者赘述。当前我国高校学术期刊有1000余种,占全国期刊的六分之一,一个公认的事实是,高校学术期刊数量多,但质量并不理想。本文只是就编辑工作有关的十个问题略抒拙见,我把这称为编辑工作十忌。一忌编辑“身在曹营心在汉”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工作岗位都要求它的从业人员具有明确的职业意识。只有对自己的职业有明确的追求和深刻理解的人,才有可能为自己的职业献身,在自己的岗位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