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不同年份学生问卷调查数据,从招考政策、选科情况和专业意向三个角度对北京市高考综合改革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新高考”相关招考政策的熟悉程度逐步提高;学习兴趣和科目擅长程度是学生选科的重要因素,科目难度和性别等因素与选科关联性相对较低;选科组合规模分布趋于合理;学生未来专业意向更加广泛。调查也暴露出高考改革出现的新问题,包括学生对赋分方案、院校专业要求和志愿录取等具体政策认识不均衡;选科后学生对部分学科兴趣下滑;学情形势不清晰;部分专业志愿意向变动大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拓宽政策沟通渠道、注重理性宣传、细化学科教学研究、加大学情调查、加强生涯规划课程的系统性、开展个性化升学指导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家长是高考改革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其对选科的认识及意向是学生选科的重要影响因素。调查显示:家长对孩子在校课程学习和高考选科关注度较高,但对相关政策的了解有待深入;家长与孩子的选科意向及意向学科组合总体趋势较为一致;家长对孩子大学专业报考的初步意向集中在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医学等专业上,较为尊重孩子的选科及专业报考意向,赞同根据兴趣、能力、成绩及大学招生要求进行综合选择。根据家长对高考高度关注但实际了解程度偏低、新高考赋予更多选择权但家长的选择取向相对集中、家长和学生选择意向的趋利性特点突出、家校社协同机制有待形成等实际,还需进一步推动高考制度设计在试点中持续优化,发挥高校在招生和育人中的导向作用,推进高中学校育人方式改革,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以增进社会理解,从而加强对家长和学生选科选考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利用文献法、访谈法及问卷法,以某市一所高中学校为个案,对高中生选考科目组合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选科组合呈现出各科目组合之间人数分布差距较大的现象.在主观方面,高中生选科受到个人能力兴趣、从众心理和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在客观方面,则受到学科难易程度、家庭、教师、学校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为优化新高考选科改革,建议实行"套餐组合"的渐进式改革策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高中学校应制订学生个性化发展方案,强化选科指导;家长应减少功利性要求,积极了解新高考政策,尊重孩子选科意愿.  相似文献   

4.
2021年是河北省新高考改革第一年,各高中学校精心谋划、积极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学生选科提供了各种方案及帮助,下面笔者也谈一谈对选科的认识,希望对读者朋友有所帮助。在新高考形势下,选科就是对大学专业划定选择范围,对学生将来职业的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是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因此选科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将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四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5.
曹薇 《贵州教育》2022,(10):8-11
<正>新高考改革政策实施以来,选科组合已成为学生学业规划及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学生而言,选科组合将面临高中学业规划、院校专业报考及未来的职业选择;对于学校而言,学生的选科组合将直接影响学校的班级管理、课程设置及教学资源的调配;对于社会而言,会间接影响高等院校生源培养质量、社会发展需求等。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2022年“关于高考改革的调查”获取的33470份对高考有深切体会的大学生样本,按70%、15%、15%的比例随机将样本分为训练组、验证组和测试组,并用训练组构建了一个泛化性能较好、预测精度较高的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模型通过了验证组和测试组的检验。研究发现:在三种选科模式下,影响学生选科的基本因素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其中,首要是个人因素,其次是家庭因素,最后是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在重要性排名中,前三的具体因素都是性别、学生成绩和就业形势;家庭因素与学生选科自由度呈正相关,但作用有限;选科自由度与学校因素的重要性呈负相关;社会因素对学生选科的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基于此,文章从高考改革的前期筹备、实施进程和后续跟进三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物理选考人数下降,适应国家相关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浙江省和上海市在高考试点改革中分别制定了选考科目保障机制。文章结合当前物理学科选考情况,探讨了不同选科学生数量和选科成绩分布下,保障机制对学生选科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选考科目保障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选考的人数,但对其最终效果则应审慎期待。新高考背景下,稳定学生报考意愿,保障高考选考政策顺利进行,需要统筹设计,多种措施组合发力。  相似文献   

8.
新高考改革在考试制度和选课模式上都发生巨大变化.选课成为决胜高考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调查与分析,归纳选课背后的客观规律,发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学生自身兴趣与未来职业发展定位都在一定程度上分别起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高考改革是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的重要举措,旨在满足学生多元化、自主性选择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进而推动中等教育教学改革.笔者通过对比历次高考方案,分析新方案的执行困境,使用政策执行模型和访谈等方法,探究执行困境背后的原因.高考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专业兴趣、职业选择等进行科学选科评估,提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建立"五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有效调控选科合理性等解决策略,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言静 《江苏教育》2023,(25):86-88
<正>一、教育背景按照广东省新高考政策3+1+2模式,高一第一学期结束时,学生将面临选科决策。选科决策将影响大学的专业选择、职业选择与生涯规划,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抉择。一方面,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自主意识和理性思维,在面对人生的重要决策时,他们渴望自己做主,有较强的决策意愿;  相似文献   

11.
2018年,广东省作为第三批改革区正式开始实行新高考政策。新高考下,学生在高一结束时要进行选科,这个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今后就读的大学专业和从事的职业,影响深远。做出这个有效决定,需要学生对各个学科加深认识,不但要了解学科学习内容、核心素养要求,更要了解学科与大学专业及职业的大致对应关系,同时还要了解高校专业的选考要求、专业设置等信息。新高考改革把生涯教育推到了学校、教师、学生的面前。  相似文献   

12.
2025年我国第五批试点省市将开始实施新高考“3+1+2”方案,化学学科从理综必考科目之一变为四门再选科目之一。本文以赤峰学院附属中学为例,对1000名2022年新高一在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学生化学选科的影响因素中,学习兴趣、家庭因素、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就业前景和学科成绩等是强影响因素。由此提出建议,以进一步积极应对新高考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进入高二将面临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选科,包括是否要选择化学作为高考学科。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从职业生涯规划、学科能力、兴趣特长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选科指导。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不确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元元 《考试周刊》2010,(51):195-196
职业不确定性是指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对职业目标、职业定向的认识不足,出现对职业选择的焦虑、迷茫、改变、逃避等心理表现形式。学生的性别、年级、高考专业选择、高考失利的补偿心理、个性、早期工作指导和经验、家庭环境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王仙逢 《天津教育》2023,(11):92-94
<正>新高考选科分班模式的实施为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方向,也给高中历史教师带来了新压力和新挑战。在新高考选科分班背景下,如何有效推进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提升历史学习的兴趣和自信,促进历史综合素养的培养,成为历史教师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进入新的选科分班环境中,高中生学习的科目不再是过去固定的文理分科,而变成了自主选科,其中历史高考考查按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受多重因素影响,历史选科受到极大冲击,  相似文献   

16.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教育需要打破传统的教考模式,让学生能够拥有自主权与选择权,不再以传统的文理进行分析。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选科需要以兴趣为引导,以能力性格为要点,通过对兴趣能力以及性格等因素的综合测评,突破现有高中生选科上的困境,为高中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保障。文章主要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选科困境与突破进行研究,旨在对其现状与成因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此提升高中“3+1+2”选择模式的开展价值,帮助高中生提前规划学习与职业生涯,为以后类似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本次高考改革取消了文理分科的制度,转为学生自主选科的制度,其中,最主要的分科方法是"3+3"和"3+1+2".但无论哪种方法,学生选科自由度提高都成了不争的事实.据调查,物理弃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其难度.在初中阶段,物理这门学科并不难学,很多学生都在神奇的物理现象中培养了一定的兴趣.然而在高中,过大的难度提升大幅度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望而却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降低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之间的难度落差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则立足于新高考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探究,从补充空缺概念,降低物理衔接难度;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优化评价方法,促进学生有效反思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8.
新高考秉承“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充分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实施选课走班模式,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这对学生也提出新要求,高一面临高考科目选择。高中生对未来生活、职业有了初步的设想与规划,还不能将自己的行动和未来发展及社会需要联系起来。本文结合学校具体选科情况,探究选科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成型、成长、成人”的“三成”德育模式,希望能帮助高中生全面认识自我,解决选科困境。  相似文献   

19.
新高考改革的目标旨归之一在于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然而现有研究对新高考是否增加了学生的选科自主性未达成共识。本文基于2022年“高考改革问卷调查”获取的31 656份大学生样本,按70%、15%、15%的比例随机将样本分割为训练组、验证组和测试组,用训练组构建CatBoost回归树模型,该模型通过了验证组和测试组的检验。基于该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新高考促进了学生选科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选择权,但学生的选择能力并未提升,反而有所下降;同时,新高考加剧了学生、家长、高中教师的选科逻辑冲突,增加了学生选科焦虑感;从促进学生自主选科视角来看,“3+1+2”模式是高考改革的理性回归,有利于维护高考改革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自2018年秋期开始,重庆市开始实施“3+1+2”的新高考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每一位高中学生来说,如何科学理性地选科,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如何选择这个“1”,即选物理还是选历史,最影响学生的高考选专业、选大学乃至选职业,也自然成为许多高一学生选科时最为困扰之处。为此讲述了学校心理教师如何辅导一名高一女生在选择物理和选择历史之间做出决定的主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