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朝成 《广西教育》2022,(23):47-49
本文针对校本课程校本特色不明显、时代性不强、内容更新不及时、不成完整体系等问题,提出利用信息技术理念和文化特色构建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议,从而使技术与素养、课程与育人目标、学校文化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最终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两大本质问题,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学校育人的核心载体就是课程,学校理念的践行、育人目标的实现及核心素养的落地,都离不开课程建设。构建科学合理而富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可以说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首要前提。为此,许多学校结合自己的办学理念,着力开展课程体系构建,出现  相似文献   

3.
<正>核心素养在深化课程改革和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中占有基础性地位,是社会发展、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应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根据育人新要求,系统地规划和建构有助于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课程体系,保证育人质量。因此,在对学校课程方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应基于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构建出科学合理、有效实用的"学校课程方案评价体系",从而为中小学课程方案编制和评价课程方案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学校自建校以来,探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努力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构建"爱·智"为主题的课程体系,实现九年一贯制的课程建构,促进学生爱与智的素养发展。以培养身体健康、心理阳光、品行高尚、学业优良,有"爱"有"智"的"爱·智"少年为育人目标。构建学校"爱·智"少年校本化核心素养体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与特点显示,当前世界各国注重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以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来推动和促进课程改革的发展成为重要方式。主要国家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相互关系呈现三种模式: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的美国模式,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核心素养的芬兰模式以及通过课程标准内容设置体现核心素养的日本模式。基于此,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应至少包含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质量标准四部分;其中,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要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要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正>学校课程体系整体规划,是指在学校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将教育内容的结构、类型和具体安排等要素加以整体设计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是学校开展校本化课程体系规划和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围绕"启迪智慧,化育生命"这一核心理念,以深化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潜心探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的策略,让学生绽放生命之美,获得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7.
核心素养蕴含了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深入回答了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高职生的核心素养呈现出文化基础薄弱、自主发展滞后、社会参与增多的特点,需要加强培育.核心素养与"五育"并举在目标、内容和培养方式上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应注重在"五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基于"五育"并举的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做好高职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课程体系间的融合互渗,做到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8.
庄惠芬 《江苏教育》2017,(10):10-12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重要载体是课程。需要对目前学校课程"不上天、不入地"的现状进行剖析与反思,把握国家的期待要求、融入学校的育人目标,建构学校的课程体系。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整体构建、科学实施与践行,体现儿童的需求、学校的追求和国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课程是塑造学生心智模式的重要工具,学校课程体系建构的高度决定了学生知识、能力与品格的广度与深度.自2019年基础教育进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以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探究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构建高效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体系构建实践中,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潜能开发建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在设计上横向结构整合共生、纵向结构层次递进;课程体系建构的实施,从保障管理平衡、建构课程群落、变革学习方式、创新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课程是塑造学生心智模式的重要工具,学校课程体系建构的高度决定了学生知识、能力与品格的广度与深度.自2019年基础教育进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以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探究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构建高效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体系构建实践中,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潜能开发建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在设计上横向结构整合共生、纵向结构层次递进;课程体系建构的实施,从保障管理平衡、建构课程群落、变革学习方式、创新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从质量观、学习观、课程观、治理观四个维度对“绿色教育”的思考与实践进行梳理,探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绿色教育以和谐、高效为价值遵循;通过建设绿色学堂,提升学生学习效益,确保素养与分数同步提升,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大课程观,落实新时期育人目标,基于“五育互育”理念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基于“和谐共生”文化理念推进学校治理变革,形成学校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2.
课程是塑造学生心智模式的重要工具,学校课程体系建构的高度决定了学生知识、能力与品格的广度与深度.自2019年基础教育进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以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探究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构建高效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体系构建实践中,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潜能开发建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在设计上横向结构整合共生、纵向结构层次递进;课程体系建构的实施,从保障管理平衡、建构课程群落、变革学习方式、创新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劳动活动课程化是学校课程运行的一种特殊形式,劳动课程化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将家庭、学校、社会中碎片化的劳动活动资源整合为科学系统的学校课程,在学校教学中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劳动活动课程化是实现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劳动课程科学性和序列性的应然体现,是促进劳动课程常态化的实然路径。基于学校课程体系要素间的关系,可从理念目标、学习领域、课程模块、实施评价等四个层面对劳动课程体系进行建构,为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小学劳动活动课程化的实施路径包括:基于校训引领劳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整合课程资源确定劳动课程教学内容,把握劳动教育内涵科学构建课程模块,开展劳动课程实施与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敏 《中国教师》2020,(2):9-12
培育"中国小公民"聚焦课程建设,从目标的明确、内容的厘定、活动的实施和课程的评价等角度,建构学校人才培养的支撑体系;坚持师生为本的价值导向,着力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与合作需要的公民素养,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使特色化的中国小公民教育课程体系成为学校育人之道的重要承载。  相似文献   

15.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是国家工业现代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专业课程建设中,将爱国思想、职业操守、人文素养和终身学习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作为顶层设计,落实于课程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为例,从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促进育人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深度融合等角度,探究工学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上位目标,是学校育人途径的重要载体。基于核心素养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是学校课程文化建构的重要依据,是学校课程观的重要内容,决定学校课程的设置,是课程文化及建设的关键。在新时期核心素养指导下,学校课程观的主要变化遵循渐进策略、系统策略、传承策略和创新策略,构建了具有特色的学校课程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自主发展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凸显自主教育的地位,构建可操作性较强的自主教育课程体系对学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对此,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心小学对自主式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学校以“崇文教育”为办学思想,以“培养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学生”为育人目标,围绕“五自”建设,从“基础型、实践型、拓展型”三个维度推进学校课程变革,为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发展搭建了新舞台。  相似文献   

18.
郑万余 《江苏教育》2022,(34):56-58
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与育人方式的变革,教师是核心,课程是关键。江苏省盐城市崇礼路小学的“礼智课程”,将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时空等多维视角有机搭建,通过以育人目标为统领的整体规划、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科统整、以多元选择为方式的实施,形成基于学校教育哲学、符合学生成长需要、遵循学科认知规律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科学》2020,(Z1):10-13
时代变迁,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如何使改革更符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从而推动教育实践的发展,这是教育工作者永远的课题。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是国家的大政方针。理清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理清各学科核心素养间促进学生素养发展间的关联,明确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和具体教学实施策略同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奠基学生终身发展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20.
宣沫 《教育文汇》2021,(2):8-11,15
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目标之一,是高中学校要深入推进"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是改革的重要抓手。上海市松江二中聚焦E-SA-S跨学科特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以核心素养为指向,持续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学校育人方式改革,努力使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