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概念和新内涵进行了界定,从多元化的目标子系统、创新的培训子系统、丰富的内容子系统、完善的评价子系统和健全的支持子系统五个维度,以高校教师信息技术知识传授、信息化能力培养、信息素养提升为目的,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培育体系进行构建,以期能够丰富和完善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第一要务。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构建应体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提炼人才培养的内涵,扩充职业素养教育的载体,健全以学生职业素养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高职院校应通过构建职业素养培育体系,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评价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创新素养不断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学生评价的形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坚持“智慧助力,爱育花开”的评价理念,把学生发展评价和学校“爱育”文化有效结合,和“互联网+教育”有效融合,形成了立足学生基本素养、着眼学生发展多个方面的“6+N+3”学生发展评价体系。文章从“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科学构建评价体系;规范评价操作流程,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合理运用评价结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几方面对该评价体系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信息化教学已是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向智能化、个性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重要途径。高职教师要积极主动顺应时代的潮流,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鉴于此,本研究以新时代高职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育体系构建为出发点,探讨提高高职教师信息化素养的策略,以促进高职教师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构建完善的高校创新创业培育体系,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将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各方面的支持进行系统整合,形成一个像生态体系一样的良性循环系统,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这一体系包括高校、政府、企业、家庭、学生等多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嵇佳敏 《上海教育》2011,(22):26-26
从本学期开始我担任"灵巧机械手"区域共享课程的主讲教师。"灵巧机械手"是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一款类似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手,它虽没有工业机器人的超精确定位,但是用于创新课程教学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灵巧机械手"课程除了宜川中学8名学生外,  相似文献   

7.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都在不断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好学生均衡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所谓均衡发展,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注重解决问题的方法。个性发展,则需因材施教,培育思维品质。随着浙江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中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课程改革的方向,如何开发优秀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能力,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2011年11月17日,《现代教学》理事会2011年年会暨“创新素养培育”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举行。与会的专家和各理事单位代表就“创新素养培育”这一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校长王洋围绕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进行了主旨发言。通过讨论,大家得出了这样的共识:创新素养的培育要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和探究精神,要在充分调动学校资源的基础上挖掘区域资源。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伴随而来的是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变革。师范生面对的是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数据驱动教学环境,如何对海量的数据开展分析而做出精准教学决策和教学干预,是师范生职前学习和职后实践的重要任务。师范生数据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数据驱动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开展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刻不容缓。当前,我国对于师范生数据驱动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引导明显不足。由于师范生身份的特殊性,其在技术视野、学科实践、科研诉求等多方面既迥异于中小学在职教师,又迥异于普通大学生。基于此,有必要从数据驱动教学的视角,依据师范生的“学”与“教”的两种诉求,对师范生数据素养的构成要素进行解释,构建系统化、隐性化和实践—反思—实践的培育体系,以提升我国师范生数据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主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从构建教育体系、融合专创课程、突出个性帮扶、强化师资联动、外部资源协同等方面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  相似文献   

11.
创新素养是每个现代公民都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可以根据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科+学科”“学科+活动”“学科+生活”为主要方式,开展主题式、情境式、生活式的学科融合实践活动,以创新性思维训练为重点,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核心素养是成为合格社会公民的必要条件,应有国别特点和时代特点;必须顺应社会未来发展的10个特点,包括学习、思维、批判、实践、行为和自主发展能力,人文底蕴与素养,科学技术素养,社会生存素养与合作精神、创新创业精神以及国际视野等相互联系的几个方面.讨论了核心素养的意义、内涵与结构;以及培育与养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6条原则.提出核心素养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立德树人,既要防止失去方向,又要防止空谈.  相似文献   

13.
《上海教育》2014,(28):48-48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始终面向全体学生,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生都有创新潜能,上海一直很重视这项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两轮课改,特别是二期课改更是突出了课程的功能性结构设计,设置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称为探究型课程。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中小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杨玥 《文教资料》2020,(4):133-134,14
培育"德技双馨"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然而,当前我国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存在短板,以"立德树人"为背景,从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养,整合教育资源,强化自我教育,实现多元评价等方面构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能有效提高职业素养的培育水平,更好地回应国家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今天,有关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话题已然成为焦点。某种程度上,对于这一话题的关注也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基础教育。据笔者了解,上海基于创新人才素养培育的实践一般有如下类型:社团活动类课程培养模式、课堂教学培养模式、高校与中学联合培养模式等。应该说,沪上不少学校已经开展的许多实践,的确有助于我们对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经验的积累与辐射。但在当前学生自由时间和空间十分有限这一前提下,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我们依据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的主要精神,制定了《关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如今,我国教育正处于深入改革阶段,高等院校也面临着重大考验,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急需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主要从四大方面展开论述,提出如何有效实行素质教育,如何构建完善的创新型教育体系,并期望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能够有力的可持续发展,为祖国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9.
20.
从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之后,如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成为现阶段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向导,随之而来的是各个学科便以此为依据进行积极主动地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定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