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儿 《广东教育》2005,(3):66-67
填报高考志愿,是人生的一次大抉择,但也是一件让很多考生和家长感到“头疼”的事。尽管已经知己知彼,但是实际操作中常常不经意就陷在一些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认识里,走进志愿填报的误区。而要选好志愿,必须逃离这些误区。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高考填报志愿普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2.
一年一度举国关注的高考渐渐临近,2003年的高考将提前在六月进行,比往年整整提前了一个月,延续了二十多年的七月高考从此改变了。六月天气更适合学生在考场上的正常发挥,但同时意味着要提前做好各种各样的准备工作,包括高考填报志愿的准备工作。考大学是人生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它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果能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和喜爱的专业,就为今后大学毕业时选择理想的职业打下了十分重要的基础。然而,要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也并非易事,人们常说高考要进行两种考试:一是文化知识的考试,二是…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4,(A0):1-2
填报高考平行志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学生填报志愿时都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分数的制约,其次是自我兴趣、性格、身体条件、经济条件、地域、未来就业趣向等。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一样,所受的制约因素不一样,填报的志愿就不一样。志愿填报不好可能会出现滑挡现象,因此应重视高考平行志愿填报。  相似文献   

4.
赵莉 《甘肃教育》2004,(5):13-14
高考,是高三毕业生面临的一次重大选择,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是每一位同学的迫切愿望,而填报高考志愿是必须重视的关键环节。不少专家认为,考得好还要志愿填得好,如果志愿填得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成功了一半。填报志愿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天,在这短暂的日子里,同学们可能由于对  相似文献   

5.
一、填报志愿的基本思路考生要想恰当地填报好升学志愿,需要思考的问题肯定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理顺自己的思路,设计好填报志愿的基本程序。根据笔者的实践,觉得主要应分三步来思考。一是找准位置。即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业成绩水平和智力情况等给自己适合填报哪一批的何种档次的高校志愿作一个准确的“定位”。考生“定位”越准,所填报的志愿与其“定位”越一致,被录取的可能性自然也就越大那么,考生怎样才能找准位置,给  相似文献   

6.
刘勤法 《考试》2003,(6):49-49
高考成绩是基础,填报好志愿是关键。考生如何填报好志愿,应该把握好以下四点。一、填报志愿应该综合考虑考生要认真阅读招生办关于指导考生填报志愿及录取问题解答。除注意总分外,还应该注意单科成绩、选考科目成绩、身体情况、限报学校和专业、学校  相似文献   

7.
白聪颖 《求学》2004,(5):47-49
填报合适的志愿是高考成功的第一步,毕竟小小一张填涂卡,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今后若干年的大学生活乃至一生。填报志愿,如同一道坎,横在每个考生的面前,跨过去了,大学之路才会更加开阔。2004年的高考日益临近,怎样填报志愿、如何选择专业成为考生和家长们关注的头等问题。俗话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报考不仅事关眼前的考试,更是牵涉到几年后的就业,那么挑专业、挑学校,到底有哪些讲究?做决策前,我们不妨看看几位“过来人”的经验,再听听专家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说明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举例指导学生在平行志愿下填报好专业志愿.只有正确认识平行志愿的利弊,和正确理解平行志愿填报模式,清楚的自我定位和专业认识,才能合理填报好高考志愿.  相似文献   

9.
对每一位考生来说,高考志愿填报都是一次重要的选择。那么,考生如何才能做到科学的填报志愿?科学填报志愿的依据是什么?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高校招生工作的经验,就志愿选择和填报的技巧性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供广大考生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今年全国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将达520多万,高考 名人数估计近700万.数百万学子磨拳擦掌意欲在考场上一显身手,高考过后成绩 出,拿到标准答案的考生,对于自己报考什么样的大学,选择什么样的专业,颇费 躇.填报好的学校,怕分数达不到录取线;填报好的专业,怕大学不录取或调换专 好校好地方好专业大家都争着上,而一些普通学校不愿报或干脆不报,往往造成名 扎成堆,其他一些院校第一志愿严重缺档的情况,甚至还有一些考生报考志愿过 造成本科第一批次、第二批次连连脱档,空有很高的分数,却进不了一所理想学校 被动局面. 下…  相似文献   

11.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诸多方面,受到多种因数的影响和制约。2005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间由原来的高考后成绩公布前估分填报,更改为考生成绩公布、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布后填报。不少考生及家长认为这种办法好,考生本人的成绩知道了,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也知道了,考生的录取批次也就定位了。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由于高考志愿填报不当,每年总有部分考生落选:不少优秀考生“高分落榜”,一些考分不高但分数上线的考生也未能被录取到适合的院校。为帮助广大考生汲取经验教训,更为轻松地迈入大学的门槛,本刊特地精心策划组织了分别针对“高分段考生”、“低分段考生”和“中等成绩考生”如何填报志愿的三组文章,分别刊登在第5期、第6期上,希望能给您在填报志愿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刘馨  卢志钊 《高中生》2012,(21):46-47
进入理想的大学是每个学子的心愿,但这有条件:一是考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要达到所报考院校的相关要求,二是志愿填报必须科学、合理。前者是由考生的知识、能力决定的,一旦高考结束,一切都尘埃落定。而后者,却是考生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熟悉和学习一些技巧,可以突击的。当有了专业志向后,再结合自己的分数,仔细筛选,你就能为自己选择一所好的大学,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我国开设的普通高等院校有几千所,而考生最后就读的只有一所。那么多的院校,怎样辨别才能最后敲定要上的大学呢?有些方法,是考生应该了解的。  相似文献   

14.
曹明乐 《文教资料》2009,(35):121-123
高考学生专业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也影响到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专业选择妥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考生能否被录取,影响到考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同时也关系到高校招生的生源素质及其高考学生专业选择行为研究培养人才的质量。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高考生专业选择行为研究.对社会方方面面提出一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考志愿填报不仅意味着学生对中小学阶段学习付出的回报,而且意味着学业成就的实现及期待,需争取多方支持以求完美。然而,在多种利益考量与多种支持的交织影响下却出现了学生志愿填报困境现象。调查结果发现,虽然大多数高中毕业生具有专业规划,也能被第一专业志愿录取,但是在专业志愿填报时面临诸如自我支持中的兴趣志向与学业回报、专业理想与就业现实,以及社会支持中的高调承诺与过程忽悠、追求效率与忽视质量等困境。造成这些困境的因素涉及高中毕业生自身和高中学校、高校专业,以及家庭、社会和网络等方面。对此,需要针对影响专业志愿填报中的填报原则、自主选择、填报准备、社会支持等问题,采取以下纾困策略:促进高中毕业生的自我支持,提高学生自主选择能力;促成外部力量的社会支持,保障学生选择的主体地位;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强化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促进高中学校更好地发挥关键作用,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利用网络信息优势,建立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为学生精准提供个性化专业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考招生体制的深入改革,高考填报志愿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部分高校已经试点宽口径按专业大类招生,学生经过一至两年的大学体验期后进入专业选择和学习阶段。但在目前高考  相似文献   

17.
刘勇 《高中生》2012,(7):46-47
进入理想的大学是每个学子的心愿,但这有条件:一是考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要达到所报考院校的相关要求,二是志愿填报必须科学、合理。前者是由考生的知识、能力决定的,一旦高考结束,一切都尘埃落定。而后者,却是考生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熟悉和学习一些技巧,可以突击的。当有了专业志向后,再结合自己的分数,仔细筛选,你就能为自己选择一所好的大学,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8.
高考志愿.对于高三毕业生,对于毕业生的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或因不熟悉,或因时间不够,或因占有资料不多,或因不具备电脑等条件.志愿填报不如意的占三分之一以上。对于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我已经发表过两篇文章,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今天,三谈高考志愿填报,不准备系统地谈,只谈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每年到了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都会让考生、家长费心劳神。高考志愿填报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近年来,我们发现这样一些事实,一些考生考出了好成绩,但往往由于志愿填报不当而榜上无名,结果令人遗憾。那么,志愿填报是否就无规律可循呢?如何才能填好高考志愿?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高校招生工作积累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考试》王编辑约我写一篇稿,就目前高中毕业生在填报志愿方面,特别是在专业选择上希望我对考生、对家长做一点理性的指导。我高兴地接受了小王之约,因为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话题,一个十分迫切需要认识和解决的话题。为了更好地完成小王下达的“理性指导”的任务,我分别找了几位应届毕业生和他们的家长座谈,还特别访问了高校招生办的主任,共同进入这一话题。座谈和访问后,我的心情有些沉重,我感到这不仅是个现实的话题、迫切的话题,而且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说沉重,不是多愁善感,一旦你从人才的角度,从民族、国家对人才需求的高度来审视这个话题,你再看一看现实状况,家长、考生对高校专业是那么的陌生,那种沉重感、责任感、迫切感会由然而生。为了表达上的方便,我们用谈话的方式深入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