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子》"道可道"章,是为《道经》之"序言"。在此序言中,老子交待了《道经》的思想主题,说明了《道经》的论说对象,解释了论道的概念工具,指出了观道的视角,提示了体道的门径。老子在《道经》首篇作此序言,目的是申明写书宗旨,提示读者要透过名言的"窗",来把握《道经》的思想实质,体悟道体。在"序言"的话语背景下,可以畅解此章章义,明达《道经》全书。  相似文献   

2.
老子之"道"的认知与体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子>是一部探索宇宙、社会、人生的书.老子之"道"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对于老子之"道",它的提出背景是其认知之前提,涵义考略是其认知之基础,对首句的理解乃是认知之关键.老子之"道"具有"返璞归真"的哲学意境.  相似文献   

3.
以个体本位为文化基因的"自由"概念来自西方,却与殷海光恃才傲物、特立独行的个性暗合,因而成就了他最近乎西方个体本位的自由观."志道之士"的历史使命又决定了殷海光个体本位自由观"分裂"与"两难"的本土命运."自由思想者"与"志道之士"两难取舍的背后,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生存之道的冲突与较量.殷海光以生命为代价向世人昭示的,与其说是西方自由理念,不如说是对西方文化的质疑,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反思.  相似文献   

4.
阐明中国哲学解释学的五个层级:道、意、象、构、言。指出"说明"是外在因果的表述;"解释"是内在理由的阐发。解释之所涉有两个不同之次序,理论逻辑次序之先后,重点在于"内在的契入理解";时间历程次序之先后,重点在于"实际行动的进程"。进行解释时,理论逻辑之次序与时间历程之次序,是一体的两面,他们彼此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即所谓"解释学的循环"。学问之道需先穿透语言文字的遮蔽,上通于道;再由道而开显,"诠释"是站在某个"视点"展开的理解活动,再给出一套语言文字符号的建构。学问不能停留在"语句、结构"层次,要"得意忘言、以意逆志、志通于道",我们可以说这是"造乎其道"的诠释学。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对六艺有不同的解释,马一浮从六艺所蕴涵的三个层次:六艺之书、六艺之文、六艺之道,通过从历史文本知识到义理价值原则的创造性诠释,重新阐发了六艺的内涵,并揭示出六艺的宗旨。  相似文献   

6.
儒学对中国古代小说有多方面的影响,而最能体现儒家文学观念的"文以载道"思想,对古代小说的总体构思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与"道"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从文论的角度看,"文"一般指文学,"道"一般指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教化、伦理道德、纲常名教等。儒家"文以载道"观念,对古代小说的创作意图、人物形象设计、情节构筑、审美追求等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7.
《师说》是古文运动领袖韩愈的一篇著名散文,文章的核心概念如“师”、“道”、“师道”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广义的“道”指的是一切规律、学问、知识、特长;而狭义的“道”则专指儒家思想;“师”有“儒家之师”和“技艺之师”的含义;“师道”有“为师之道”之解。  相似文献   

8.
"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充满着魅惑,吸引着占往今来无数学者投入心血.在"道"的研究上,成果迄今已蔚为大观,如何能够在诸多先行者已经走过的求索之"道"中,成功地脱颖而出,向世人展示自己研究别开的生动一面,是我在读王哲平教授的<中国古典美学"道"范畴论纲>之前怀有的心理期待.  相似文献   

9.
王占魁 《教育研究》2021,42(11):72-8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之"道"乃是一个具有"本体"或"真理"意义的价值范畴,也是奠定古典儒家"志道"理想的核心概念.《中庸》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的主张,不仅昭示着儒家教育的"德性"(实践)目的 论和"学问"(致知)方法论取向,也实际成为后儒宗承的两种"修道"进路.修道的本质在于"受道之教"、"以道为师".然而,为强化儒家参与封建秩序重建的政治影响力,后儒对这一道统自"天道"至"人道"再至"王道"的降解式改造,在实现了儒家士子从独立自主的"志道君子"到依附权贵跻身统治阶层的"入仕儒吏"的人格转变之余,也酿成了"文—道分离"和"师—道分离"两大教育病症.由此,儒家教育的重心逐渐从注重内发的"修道之教"转向强调外铄的"传道之教".其间,后儒对"道/德"的虚化、泛化、边缘化、物化乃至个人化等认知偏差,也成为长期制约中国教育"求真"、"究理"的思想障碍.为此,在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背景下,我们亟须回归古典儒家的"志道"初衷,秉持"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教育逻辑,发扬"一以贯之"的方法论旨趣,重振古典儒家具备人类"公共"、"共由"品格的"求道"精神在现代"文教"与"师教"实践中的价值指引作用,使之成为现代中国"讲理公民"普遍养成和"现代科学"自然生发的互补进路,从而为中国文化复兴和科学繁荣奠定可靠的教育哲学基石.  相似文献   

10.
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17人齐集在宜都市一中语文组,不能简单地用"缘份"二字来解释;17人戮力同心、和谐相处,使本组是现今日之局面,更非"缘份"二字能道尽其中玄奥。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为谋",反推可以得出."道同则相为谋",我们语文组17人可谓同道中人。"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我们组守何道?守人本主义之道。人本主义是西方的名词,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本组成员和之为圭臬,观之为鹄的,在生活的一切领域构奉行此道。与人相处,即尊重他人之人格,又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身处社会,既力争一己之权利,又自觉…  相似文献   

11.
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而道最根本的性质是"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落实到社会问题上,最好的治国之道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无以为"与"无不为"应该是老子无为思想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互相补充.在此基础上,老子对儒家的仁、义、礼等作了评论和批判.在当时人们特别是统治者太"有为"的情况下,老子的这一思想有着解毒剂的作用,但它也容易招致误解,而且这一思想本身也并非无可挑剔.  相似文献   

12.
"道"从原始的"道路"、"引导"意义开始,经历了从本源的"道"到形上学"道"的回归的曲折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宇宙、对社会、对人生的不同认识和思考。作为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和范畴,"道"既是最真实的存在,也是最普遍的规律。它是超感性的本体存在,是万物之根本、宇宙之大全、世界之总原理。老子"道"的思想对于我国历代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与影响作用。本文对老子"道"的释义和内涵进行了解读,并试分析了老子"道"的理想的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13.
孔疏时其"道"这一基本范畴有全面、深入的论述,但只有在时"无"、"易"、"太极"、"一"、"太虚"、"神"等重要概念与"道"的同异辨析基础上才可能理解孔疏道器体系推衍的始点和易学思想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4.
以西方意义治疗学作引,围绕新儒家唐君毅先生的《立志之道及我与世界》,本文试图阐析儒学中的一种意义治疗的向度。首先,唐氏认为儒学对于人生意义的解读集中于"志"的概念;其次,在对此概念澄清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唐氏"立志之道"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最后,本文认为,迈向一种意义治疗法的新儒学强调的是人的心性修养,这构成了对西方心理治疗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道"之新解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一章),"道"可以说是<老子>的核心概念,它究竟是可名的还是不可名的,究竟还是可道还是不可道的,需要进一步的探索.而亚里士多德关于"实体"的界说,对于"道"的"可道"或不"可道"的解析提供了合理的角度.而对于"道"本身的界定,也不应该局限于"最高规律"等说法.  相似文献   

16.
对《孝经》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一语历来有不同的解释,多数论者认为此句意为孝子不可以任何方式毁伤自己的身体发肤,孔安国则以不受刑伤为孝之始。由不同的理解引发了对一些相关问题的争议,即:如何看待舍身取义、毁身疗亲、佛徒剃发、焚化死者尸体等做法。孔安国释"毁伤"为"刑伤"比较恰当,但他对"孝之始"的解释不够合理,不受刑伤不辱其亲应是孝的最低标准而并非仅仅是人生早期的行孝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王文不仅将孙奭之疏误作了林氏的观点,而且误会了孟子"因先王之道"的"因"字.<孟子>该章前半部分言说的重心乃在于"以"和"因"字上,"以"作动词"用"解;"因"则作动词"就"解,为靠近、凑近的意思,引申为利用、实行、操作、实践等,而非王氏所认为的作为××的标的或依据."因先王之道"、"以不忍人之政"("以仁政")和"行先王之道"同属动宾结构且语义完全一致,而"先王之道"和"尧舜之道"则是既有联系又有显著区别--前者指汤武式之仁政,后者指尧舜式之善心(仁心).王文认为孟子"徒善一徒法"之句乃在于强调"先王之道",如制陶"模范"一样的"规整"功能,即强调"先王之道"作为标的或依据之重要地位,这就不仅未深究孟子"先王之道"的具体内涵,而且也否定了孟子"徒法不能以自行"(法不能自己行)的明确论断.  相似文献   

18.
以西方意义治疗学作引,围绕新儒家唐君毅先生的<立志之道及我与世界>,本文试图阐析儒学中的一种意义治疗的向度.首先,唐氏认为儒学对于人生意义的解读集中于"志"的概念;其次,在对此概念澄清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唐氏"立志之道"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最后,本文认为,迈向一种意义治疗法的新儒学强调的是人的心性修养.这构成了对西方心理治疗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刘蕾 《现代语文》2007,(7):110-111
一、古代典籍中关于"支"和"枝" "支"小篆的写法是手上拿着竹枝, 《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可见"支"是个会意字,本义是去掉竹枝,竹去枝后便是竹竿,可用来作支撑物,是个动词."枝"则是个形声字, 《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木别生条也,从木支声.""枝"指树干上长出来的枝条,是在"支"的基础上加意符"木"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郭福宏 《天中学刊》2007,22(6):70-73
汪琬作为"清初三大古文家"之一,其作品历来受到后人的推崇,而其关于散文理论的论述因散见于文集中,至今鲜有人论及。汪琬的散文以"道"为立论之根本,其散文的创作与实用、审美理论均以此为前提。汪琬兼及儒家和道家的"道"学观,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生成他的自然、道德之"道"和实用、致世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