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荔枝是许多人喜食的亚热带水果,原产于我国。荔枝不仅口感甘甜爽滑、营养丰富.而且外型美观、皮红肉白,煞是好看。苏东坡的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既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赞誉、吟诵荔枝的代表.也是人们喜食荔枝已有长久历史的证明。大约正缘于此.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已有种植荔枝的记载.且一直延续至今。荔枝产地广布于我国南方诸省,犹以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台湾、云南为最。  相似文献   

2.
秦自民 《百科知识》2022,(25):33-36
<正>封皮酿蜜水晶寒,入口香生露未乾。本与荔枝同一味,当时何不进长安。—【明】李孔修《咏龙眼》与荔枝关系最密切的水果非龙眼莫属。龙眼与荔枝不仅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相似的果实特征、相近的成熟季节,而且常常比邻而居。荔枝龙眼父祖同苏东坡自海南遇赦北返到达廉州(今广西北海),朋友盛情邀请他品尝当地新鲜的龙眼,苏东坡这位荔枝的“超级粉丝”尝过龙眼之后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广东省荔枝主产区的荔枝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总结广东省荔枝专业合作社的类型,以及荔枝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广东荔枝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依据历代《荔枝谱》,结合地方志对古代福建省荔枝分类方式进行探讨。宋代蔡襄首次将本草系统中的上中下品分类法应用到荔枝分类中,但此方法未得到延续。然而淳熙《三山志》按记录来源的归类方式却对弘治《八闽通志》产生了影响,并促使其产生了几种分类方法,其中成熟期分类法在明末已经完善。本文深入分析早、晚熟荔枝类群,发现现代生物学实验显示荔枝聚类成因与成熟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清代《广东新语》采取的生态分类法也与成熟期分类法有相通之处;且成熟期分类法能够很好地凸显火山荔枝、实生荔枝和其它栽培荔枝类群之间的差异。由此,本文认为传统时代中国荔枝分类学在明末达到了最高峰,且福建省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11,(8):69-69
吃了喷洒过盐酸的荔枝,被灼伤了消化道;吃了被二氧化硫或甲醛催熟的香蕉,不但不能解决便秘,反而造成了大便干结……类似的被化学品“化妆”的水果之伤人事件时有发生,那么挑选水果的时候该如何辨别呢?  相似文献   

6.
在风光秀丽的抗州南屏山荔枝峰下有一座墓,里面安葬着一位近代中国学术界赫赫有名且颇具传奇色彩的国学大师,他曾被鲁迅先生称为“有学问的革命家”,他曾“以大勋章作扇坠,临大总统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他曾“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他一生读书破万卷,治学严谨而淹博,游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省茂名市与广西省玉林市、钦州市16个县的186户荔枝种植户实地调研数据为依据,运用Binary regression 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荔枝种植户采用高接换种技术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荔枝生产年限、土地成本、销售价格、技术实施成本对荔枝种植户采用高接换种技术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一篇名为《空腹吃荔枝10个孩子死亡!医生的呼吁为所有人敲响警钟!》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热传。文章中称,某医院接诊了71例"荔枝病"患儿,年龄2岁至10岁,其中10例患儿死亡。其实,"空腹吃荔枝致10个孩子死亡"并不是最近发生的,而是2000年发表在《广西医贪吃荔枝小心"荔枝病"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国内较先进的荔枝栽培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在马达加斯加的应用,通过在当地生产上建立起有相当规模的示范基地,开展年周期管理工作和相关管理技术示范,总结出适合当地气候与环境的荔枝生产高效低耗有机新技术及其标准化规程,已可显著降低荔枝的生产成本,增加产量,确保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助于增加果农的直接收益。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促进马达加斯加荔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两国农业领域进一步的合作,以及提高我国荔枝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荔枝(Lichi chinensis)属无患子科荔枝属的常绿乔木.主枝粗大,分枝多而开张,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圆锥花序,春天开绿白色小花,夏天结心脏形果实.果皮有瘤状突起,熟时红色,果肉白色,汁多味甜,称"百果之王"或"果中牡丹".唐·张九龄的<荔枝赋序>说:"荔枝状甚环诡,味特甘滋,百果之中,无一可比."因此陈简斋的诗日:"炎精孕季多灵植,荔枝佳名闻自昔.绛囊割虚出琱盘,寻常百果无颜色."古人把牡丹比作"花中之王",把荔枝比作"果中牡丹",皆因荔枝的色、香、味都是绝一无二的.宋·蔡君谟云:"剥之凝如水精,食之消如绛雪,其味之至,不可得而状也."自号"荔枝仙"的明·宋珏亦云:"荔枝之于果也,仙也,佛也,实无一物得拟者."宋·苏东坡尝到荔枝后,大加赞赏,曾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  相似文献   

11.
易宇海 《大众科技》2013,(12):140-142
北流市荔枝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但是,由于品种单一,成熟期集中,致使价格受到影响,从而挫伤果农积极性,很多果农放松了对荔枝的田间管理,甚至有部分果农放弃了管理,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文章基于这种现象,提出相关对策,以解决北流市荔枝种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果蔬贮运自古以来便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曾有名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或许是人们对于园艺作物采摘后贮运问题的最早印象了。随着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果蔬新鲜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荔枝干肉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技术从荔枝干肉中提取水溶性多糖。方法:首先进行单因素实验,然后通过正交实验试验分析方法优化热水浸提荔枝干肉得到水溶性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最后对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热水浸提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荔枝干肉与水溶剂最佳比例1:17(g/ml)、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0h、醇沉时加入3倍体积乙醇,醇沉时间为5h。  相似文献   

14.
流泪的苦瓜     
阿莲 《知识窗》2005,(10):6
泥土是有一点儿脾气的,这是苦瓜告诉我们的.苦瓜曾经有一个动听的名字:锦荔枝.望文生义,苦瓜的容貌、滋味应该与荔枝相差不远.但天妒红颜,泥土公公在苦瓜地里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噩梦,就发脾气,让锦荔枝变成了苦瓜.苦瓜流泪了--为命运的不测.  相似文献   

15.
毛荔枝?哈哈,没错,它就叫毛荔枝,而它更常用的名字是毛丹(我一开始就听成了"毛蛋",纳闷:蛋怎么还长毛呢?)。现在,你去水果摊问毛丹很可能会得到指点:喏,那些长毛的荔枝就是!它们就像火红色的小刺猬,浑身长满了倒钩一样软软的刺,让人不禁怀疑它们到底是来自热带的奇异水果  相似文献   

16.
或许为争得话语权和经济利益吧,这些年什么都好贴个文化标签,如唱老歌的称原生态文化,卖荔枝的称荔枝文化,建公厕的乐如厕文化,养鸟的称鸟文化,养狗的称狗文化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荔枝采摘时存在工人劳动强度大、果实分布高低不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荔枝果实的采摘、收集以及连续采摘等功能的便携式荔枝采摘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并从采摘头机构、伸缩机构和收集机构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本装置的技术方案。本装置的主要优点是提高采摘效率、降低果农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8.
吴嘉欣 《百科知识》2023,(23):53-55
<正>生活中,人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化悲愤为食欲”的情况。在电影《肥龙过江》中,主人公朱福龙因为遭受事业和感情的双重打击,一蹶不振下暴饮暴食6个月,体重迅速增加;现实中,也有苏轼被贬谪于岭南时,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在遭遇逆境时,情绪仿佛成了催化剂,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人们的饮食方式。近年来,不少科学研究者也开始关注“情绪与饮食”的相关课题,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我们的情绪的确会给饮食行为带来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不良的饮食方式。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产量与水的关系中的“农业生态地带法”,综合考虑作物发育期和叶面积影响系数、净干物质影响系数、经济产量系数、总生长期、白天阴天比率、在特定气候条件下作物叶片的最大总干物质生产率、标准作物在给定地点完全阴天时的总干物质生产率和标准作物在给定地点晴天时的总干物质生产率等参数,估算北流市荔枝经济产量潜力,其值为93367kg/hm2。  相似文献   

20.
秦自民 《百科知识》2022,(23):44-47
<正>准拟阶前摘荔枝,今年歇尽去年枝。莫是春光厮料理,无比,譬如痎疟有休时。碧甃朱阑情不浅,何晚,来年枝上报累累。雨后园林坐清影,苏醒,红裳剥尽看香肌。——【宋】黄庭坚《定风波·准拟阶前摘荔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