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电视综艺节目甚嚣尘上,满屏都是明星游戏真人秀,歌舞真人秀,我们的电视节目已经完全沦陷于爆米花综艺中.在综艺节目厮杀甚为激烈的第一季度,央视综合频道在周末推出了文化类节目《朗读者》,这股充满情感和文化的清流,浸入了每一个观众的心脾.节目以朗读打动人心,通过文字与声线打开历史,传递文字背后的情感魅力,带着观众回归到幽美沉静的人文精神世界,展示了人们向往的一个真善美爱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期刊经历了1985年之前的文学外部功能取向上的读者本位回归和之后的文学艺术技巧取向上的艺术本位回归两大阶段,这两次回归对文学期刊自身的命运和当代文学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的帷幕在“西柳”体育场拉开时,相信每个济南人都会比别人多一分作为东道主的自豪。以“全心全意为济南人民服务”为宗旨的生活日报,在这次全运会报道中亮出了“杠赛全运汇”这面具有济南风味的旗帜,把读者定位为济南人和来济参赛观赛的人,以服务为目的,以人物为切入点,以故事为主干,以互动为抓手,不求大而全,力求特而美,做出了好看、可用、有特色的全运会报道。  相似文献   

5.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和政府的介入下,腾讯与360历时一个多月的网上战争似乎告一段落。 事情已经很清楚,这场没有硝烟,但处处刀光剑影的互联网恶战最终没有胜利者。消费者、卷入其中的企业以至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都因此而受到深深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朱可 《大观周刊》2012,(40):127-128
数学问题教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相似文献   

7.
冯诚 《新闻前哨》2008,(4):12-12
“良心债”连续多日让读者激动,被读者口口相传,就像一部感人的电视连续剧。看了这组报道。我有三点印象: 第一,报道自始至终弘扬社会道德,每一步进程都是在昭示良知、道德的回归。社会发展到今天.方方面面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让人欣慰的是,社会道德良知并没有缺失。它依然在延续着。  相似文献   

8.
吴治平 《大观周刊》2012,(45):284-284
在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今天,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成为主流。我在教学中尝试了回归生活的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9.
通过历年GDP与读者数量的统计数据,运用直线回归法预测未来读者数量  相似文献   

10.
正提出"给出版做减法",在当下中国,颇有挑战意味。但其本意并非追求无为,而是力求简单、克服浮躁、回归本真。这无疑是合时宜并有建设性的。日本出版专家松谦二郎说:  相似文献   

11.
或许,被中国读者所认同的家庭类杂志,也即讲述家庭个人的爱情乃至私密故事的杂志,是中国特有的。根据2006年华文网的一项调查,在包括IT类、时尚类、经济商业类、时政类、汽车类、体育类等数十种报刊评选中,家庭类报刊脱颖而出,总销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月1日,生活日报迎来创刊15周年纪念日。作为大众报业集团的第二张都市生活类报纸,15年来,从开始的"让我们一起过好日子",到后来的"生活日报家家需要",再到如今的"全心全意为济南人民服务",生活日报沿着市民化、主流化和本土化轨迹前进,不断通过办报的实验与实践进行第二代都市报特色发展和差异化生存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90年代,图片的作用在报刊中得以重视, 当北京青年报率先在头版以海报样的大图片作为吸引读者的方式时,人们开始感觉到的是报纸整体面貌的焕然一新。图片的功能得以放大,甚至上百个版面厚厚一叠的报纸中有1/3是图片内容。某些报纸看起来  相似文献   

14.
如果现在我们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传媒的主要职责是向公众及时报告新闻:传媒应当反映社会舆论: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新闻具有商品性:报纸要为读者服务.等等.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感觉这是不言而喻的.还用再说什么吗,但是.如果把这些说法放在30年前.说出哪句话都要冒着受到批判的风险。观念的变化往往滞后于社会的变迁.只有在这种变迁基本完成后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一些观念才会与现实情况逐渐吻合:然而,随着新的环境变化,可能好容易被接受了的观念或认识.接着又面临更新的观念的挑战。我国新闻学在改革开放30年中.便经历着这样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张庆 《声屏世界》2012,(6):125-126
四年一轮回。2008年北京奥运会营销战的硝烟仿佛还未散去,伦敦的战火又将点燃。人们总喜欢比较,然而无论从何种角度看,相距遥远的伦敦跟百年一遇的北京都缺乏可比性。但纵观运动营销的周期性波动,尝试着发现一些变和不变的东西,还是很有价值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16.
袁楠 《出版广角》2015,(1):46-46
图书的真正价值在哪里?书名的噱头意在引人眼球,装帧的华丽几乎让人有买椟还珠之惑,腰封等宣传文案上的名人推荐,很多更是意在“人”而非“书”。有读者说一些图书很“水”,实在让做出版的人汗颜。读者所获取的精神养料,来自于作者和编者经过精密的智力活动,在内容中迸发出的精神之光。书能停留在书架上,能停留在历史里,也是因为它们在思想、理念、个性上的强大力量,历经岁月,滴水穿石而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17.
对农节目视角的单一性,从大部分的节目名称上就已经一目了然。似乎总离不开“田野”两字。从《金色田野》、《绿色田野》、到《七彩田野》,从《新安田野》、《沃洲田野》到《田野风》、《金土地》等等,从名称上,就能够一眼看出节目的基本定位框定在农业生产的话题范围之内了。  相似文献   

18.
报纸除了商业属性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功能?这个问题的提出有它的现实意义。中国人惯有的“一边倒”的思维模式,使得我们一谈到报纸有商业属性之后,就忘记了它真正的存在意义,一些报纸成了挣钱的机器,与此伴生的虚假新闻、虚假广告多有发生,新闻纸这一人类前行的航标灯的地位受到撼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影视界不断发出呼声,呼唤健康的影视批评,推动影视创作的繁荣发展.但长期以来,影视批评或者被娱乐化,成为媒体版的影视海报;或者远离影视实践和现场,被学院体制"收编"和"规训",以所谓科研成果形式长期与普通读者隔绝.为此,一些批评者提出"要在反思和审视中,重建批评精神,重寻艺术精神."[1]最近笔者读到徐洲赤所著的影视批评专著《自己的灵魂——影视批评话语的重建》(以下简称《灵魂》),从中再次感受到这种"重建批评精神"的呼唤,并看到了作者的实践努力.  相似文献   

20.
回顾与总结本次书市,文艺类图书作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阅读文本与近年来畅销读物的重要来源,其在本次书市上所呈现出的种种现象是任何关心中国图书市场的从业者所无法回避的.在本次书市期间,我又参加了上海文艺出版社在天津的一系列与书相关的活动,直接感受了图书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在生产者(作者)、制作销售者(出版社)与消费者(读者)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书市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某处展馆内的陈列或讲演,历经十五载风雨,其本身的内涵或许已经发生了可观的衍变与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