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社会价值为中心的创新是公益创业的根本特征,因此,衡量公益创业的关键,就在于评估其社会价值;关注、扶持和推动公益创业的发展的本质,就是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在欧美发达国家,成本收益分析法、社会投资回报法等社会价值评估工具的广泛应用,有力地引导了社会投资与公益创业.但由于非营利部门发展的整体性滞后,我国的社会价值评估仍然是个新鲜事.只有通过宣传倡导、典型示范和政府规制推广的共同协力,才能真正让社会价值可见,让公益创业可行.  相似文献   

2.
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角来看,在我国开展大学生公益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公益创业存在大学生缺少理性系统的学习、融资缺乏、公众认同不足、教育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缺少相应的政策法律支持等突出问题。结合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实际,应建立"政府扶持、高校助推、社会支撑、大学生践行"四维联动工作体系,探索"输血"转型为"造血"式的公益模式。  相似文献   

3.
公益创业是公益事业运行机制转变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随着政府角色的转变、非营利组织的转型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公益创业在全球大量出现.在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背景下,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动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拓展大学生的创业就业领域和培养公益事业的后备力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公益创业教育则是指进行公益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及其相应公益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笔者依据公益创业的特点,从明晰公益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合理设计课程体系和完善公益创业课程评估和考核体系三个方面针对如何在教学中推进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加强创业教育尤其是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论文通过问卷法共调查1200名被试,结果表明:公益创业前,大学生公益创业者具有创业或相关行业的工作经历非常少。同时,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对大学生开展公益创业活动的支持力度在整体上是很低的。为此,要重视大学生公益创业前的创业训练,开展以培养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创业教育,构建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提供借鉴,对东北地方农业高校大学生的公益创业意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地方农业院校大学生对公益创业知识的了解程度很低;对公益创业表现出一定的价值认同和兴趣,但公益创业的内在动力不足;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有加入公益组织的职业愿望,但希望成为公益创业者的人很少。基于此,建议地方农业高校加大公益创业知识普及力度,激发大学生的公益创业内在动机,支持公益创业行为。  相似文献   

7.
公益创业的核心在于使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创业,既能锻炼商业技能、缓解就业压力,又能实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价值。基于麦克利兰的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结合公益创业的十个过程,可以将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分为知识、价值观、技能三大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存在差异,影响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教育、环境、政策、资源等。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的提升是促进社会公益创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要通过建立起政府引导下的公益创业驱动及孵化机制、高校保障的智力支持机制以及社会多元推动和资源支持机制,构建基于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提升的教育支持体系,为公益创业创造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刘蕾 《江苏高教》2017,(11):84-89
公益创业的核心在于使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创业,既能锻炼商业技能、缓解就业压力,又能实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价值。基于麦克利兰的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结合公益创业的十个过程,可以将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分为知识、价值观、技能三大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存在差异,影响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教育、环境、政策、资源等。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的提升是促进社会公益创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要通过建立起政府引导下的公益创业驱动及孵化机制、高校保障的智力支持机制以及社会多元推动和资源支持机制,构建基于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提升的教育支持体系,为公益创业创造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公益创业有利于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和公益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培育科学认识不足、专业教育不够、社会资源驱动不及等问题,高校既要依托校院两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公益创业活动,又要完善公益创业教育机制,更要整合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知公益创业、参与公益创业。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由KAB全国推广办公室、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三届"青年恒好"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届活动以"中国梦"为主题,除了对公益创业项目、校园编织吧创业计划书进行征集,还对大学生创意编织进行展示,同时资助公益创业项目及校园编织吧,引导大学生树立公益创业意识,扶持资助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来自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及创业青年代表60多  相似文献   

11.
《嘉应学院学报》2016,(12):73-78
公益创业是大学生创业的一个新领域,许多高校进行的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和探索,都较好地推进了公益创业在我国的发展。但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仍存在诸多困境,借鉴国外公益创业的先进经验,构建起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法律政策保障机制、驱动及孵化保障机制、资金保障机制、风险控制保障机制以及评价反馈保障机制,以期推动大学生公益创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公益创业是个人、机构和网络通过捕捉新机会,处理社会机构供应不足或应对社会环境产品分配不均,从而挑战传统结构失效的产物。公益创业教育则是指进行公益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及其相应公益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是落实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有益尝试,是解决日益激增的社会问题的有力手段,是弥补传统高等教育不足的有效方式,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抓手。高校构建公益创业教育体系可以从教育目标确定、课程设计、师资队伍构建、组织与制度的建立以及教育保障平台的搭建等方面来推进。  相似文献   

13.
高职公益创业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公益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及其相应公益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作为一个舶来概念,公益创业教育移植到中国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为保证该教育能收到实效,需要在立足本土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公益创业教育理论与方法,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公益创业教育体系,推动我国公益创业教育本土化进程,有效地服务本土学生。  相似文献   

14.
从公益创业认知、动机、意愿以及创业期待四个方面阐述大学生公益创业心理特征,指出大学生公益创业心理发展过程一般要经历形成意向、机会识别、评估机会以及实践探索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公益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公益创业是一种新型创业模式,不仅丰富了大学生创业研究体系,也为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开辟了新路。本文从教育体系的几个方面阐述了高校、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在发展大学生公益创业应采取的措施,对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公益创业是大学生创办公益企业组织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大学生公益创业有助于促进社会变革、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大学生在公益创业过程中遭遇制度欠缺与社会认知的冲突叠加、教育体系与外部监管的矛盾交织、创业素质与内部治理的匹配失衡等多重困境。要推进大学生公益创业,宏观层面上需加强顶层设计、营造良好氛围,中观层面要重构教育理念、切实履行职责,微观层面需提升创业素质、创新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益创业作为一种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型的组织形式,不仅拓展了传统创业领域,也能促进公益事业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有序可持续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公益创业了解不足,有一定意愿参与公益创业各项活动但有待提高,认为知识储备不足为影响公益创业最大因素。面对学生对公益创业了解不足、学校创业教育与公益实践结合度不强、社会外部环境支撑力度不够等现实问题,高职院校应从明确公益创业教育目标、优化公益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公益创业教育实践、完善公益创业教育保障四方面加强公益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公益创业教育的内涵,并从促进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对创新型国家的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了公益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最后分析了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该课题通过调查问卷、人物访谈、文献查阅、对比研究、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在了解目前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现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提炼出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和研究生涯发展与公益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点与内在交融机制,提出了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体系,为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公益创业学和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阐明公益创业教育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提出以顶层设计和组织机构建立为先导,以师资建设和"三自一体"创业实践活动为重点,以创业文化和"五力合一"协同支持为两翼,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公益创业教育模式,为高职院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