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敏 《现代教学》2014,(5X):69-71
<正>本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如下信息:一是在闵老师三令五申后班级仍有学生公然在自修时间用手机打游戏,可见有关使用手机的规定,在班级没有形成相关的制度要求。二是闵老师将小张说得"心服口服"后,其母以孩子情绪低落为由又向老师要回手机。从中看出,小张只是"口服",并没有"心服"。三是临近期末,学生行为涣散,教师三令五申的要求不起作用且玩手机人数还在增长,不正之风的蔓延也反映出班风、学风存在问题,缺乏积极进取的班级精神。四是闵老师暂时保管手机的决定只是通  相似文献   

2.
来皓 《现代教学》2014,(5X):72-73
<正>小张同学迷恋手机,沉溺游戏,而且违背了班主任之前的约定。于是,班主任以"保管手机"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促使他能思想集中地进入考试状态,相信闵老师的策略其他班主任也使用过。然而家长的"拆台"(坚持要回手机),令闵老师感觉很无奈。最终,手机"回归"了,但难题仍未解决。冲突的认知在于"理"从表面来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发生了冲突,影响了对事件的处理和对学生的引导。我们不妨仔细分析这一冲突的核心问题:学生沉迷游戏,势必影响学习和随之而来的期末考试,闵老师希望通过暂时保管手机,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复习氛围。但家长声称,孩子以前曾有过手机被德育处没收的经历,造成心情压抑以至影响考试,希望要回手机以促使学生恢复良好情绪,进而把考试考好。家校双方的目的,都是使学生在  相似文献   

3.
石墨清风 《家长》2014,(2):23-26
同事小张曾经在网上给我留言,那严厉的措辞仿佛是对家人的斥责。她说她的老公脾气暴躁,与孩子关系紧张,夫妻很难达成教育理念的一致,孩子的问题也非常多。有一次,孩子交了白卷,老师找这位小张深谈了一次,她进一步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4.
陈耀清 《现代教学》2014,(5X):68-69
<正>班主任没收学生手机,不仅是希望通过惩罚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当下的期末复习中去,更主要的是希望学生能更加自主、自觉地管理自己的行为。该案例"手机"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诸多教育问题,值得我们探究和思考。一、实施个别化教育,化被动为主动小张玩手机不算大问题,大问题是手机被没收后,回家情绪低落,影响了学习。如何指导小张,就需要班主任耐心细致的工作。首先要找出小张情绪低落的原因,充分了解小张的个性心理,以恰当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45):150-151
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成了令高校老师非常头疼的难题,如何遏制这一现象是老师们极其关心的话题。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从教师和学生视角出发,认真探讨学生课堂玩手机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石墨清风 《家长》2014,(Z1):23-26
正同事小张曾经在网上给我留言,那严厉的措辞仿佛是对家人的斥责。她说她的老公脾气暴躁,与孩子关系紧张,夫妻很难达成教育理念的一致,孩子的问题也非常多。有一次,孩子交了白卷,老师找这位小张深谈了一次,她进一步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来,她找我诉苦。我首先了解了详细的情况,比照她的网上留言,我惊奇地发现,小张的描述和我看到的事实竟然南辕北辙。当然,小张并不是故意隐瞒,她当时真诚地认为,问题都在老公和孩子身上。从具体事实出发,我却发现所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小张老师是本学期刚刚被招聘来的,一次,我与小张老师聊到教师的情绪对课堂的影响时,小张老师深有感触地像我倾诉:因为自己刚来这个学校,有几个学生老是喜欢和老师作对,并在班上形成了一种风气!很多同学跟着起哄,造成了恶性循环.每次上课的时候一看到这几个学生就头疼,影响了情绪不说,教育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其实,教师的情绪是课堂的睛雨表,只有轻松的心态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教育的"三维空间"被移动互联技术再造,传道授业打破了空间限制,你可以在地球的任何角落,学习哈佛、斯坦福、北大的课程;上课读书挣脱了时间的枷锁,坐车时、吃饭时、候机时……你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手机进入"课堂",聆听老师教诲;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同步课程、在线测试、网络阅读、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这就是"互联网+"打造出"网络新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大学课堂学生玩手机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一现象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造成大学课堂学生大面积玩手机的原因,既有学生思想意识的因素,也有学校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因素。治理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现象,从学生方面来说,必须进行心理矫正,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必须关注现实生活,注重面对面的交流;从学校方面来说,要转变管理方式,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积极加强心理疏导;提高课堂质量,增强课堂吸引力;重视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学校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大学课堂手机族、手机控现象就一定能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智能手机与网络的不断普及,大学生课堂上玩手机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为了让学生回归课堂,不少高校都陆续推出了"无手机课堂":要求学生上课时必须上交手机,下课时再归还手机。一时间,"无手机课堂"备受推崇。对于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在指责大学生不爱学习之后,高校也需要反思。大学生课堂上玩手机,最直接的原因是课程内容乏味,教学内容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要让大学生回归课堂,老师也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堂吸引力,让  相似文献   

11.
手机能否进课堂是一个经年累月的焦点话题,直到教育部再次出手明令禁止手机进课堂.基于多源流理论并根植于中国的教育政策环境,通过系统考察禁止手机进课堂政策的内在逻辑,展现出以问题源流为基础、政策源流为依据、政治源流为环境的动态嵌套,阐释了手机进课堂何以成为焦点议题、政策共同体如何发挥作用以及政治层面如何体现国家意志,从而共同促成了禁止手机进课堂政策的出台.此外,对新政的认识还需从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多角色立场考察其利弊.新禁令的出台,有利于学校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使教师课堂管理至少不再受手机干扰,降低家长对学生手机成瘾的担心,有助于学生更加专注课堂学习.因此,禁止手机进课堂大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学校高一国际班部分学生在学校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现象比较严重,任课教师反映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用手机看小说、联网打游戏。班主任非常焦急,在批评教育的同时也向家长通报了这一情况,引起多数家长的共鸣。于是该班家委会制订了一条新"班规":(1)对于我行我素将手机带来学校的学生,无论任何理由,只要被老师发现,无论在使用手机做什么,第一次由老师没收并请家长来学校认领。(2)对于屡教不改将手机  相似文献   

13.
智能手机从掌上电脑演变而来又逐渐可取代掌上电脑的大部分功能。作为小巧的,随身携带的可移动终端,智能手机方便快捷,而且它具有更多的综合性处理能力功能,尤其是各种App的开发使用,利用智能手机可社交,可娱乐,可学习,可消费支付。这些便利功能让智能手机在中职学校普及率极高,几乎人手一部或更多。然而,学生极度依赖手机,教师在课堂上对手机的统一管理也存在一定难度。从这个现状出发,提出中职学生在课堂正确使用和管理手机,合理利用手机延伸课堂,借助手机app提升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4.
很多事实表明家校互动中当家庭、学校目标一致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会相互合作产生一种合力,而当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一致时,它们之间就会产生冲突,出现干扰、阻止和破坏教育行动的现象。所以如何协调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培养好学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课堂玩智能手机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文章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课堂使用智能手机的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课堂手机娱乐较多,难以实现学习工具的作用;课堂使用手机拍照代替记笔记,对学生不利影响较多;经常使用手机让学生产生依赖,减弱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对于课堂使用手机缺乏明确的标准。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学生之间相互监督,转变对智能手机的态度,提高学习意识,减少课堂娱乐;教师督促学生,复看学生笔记,课堂设置开放式问题;学生之间共享网络资源,分享个人感受;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制定课堂规则。为解决大学生课堂使用智能手机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为其他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为课堂管理带来了困难。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日益严重,针对这一现象结合网络调查数据,对其原因进行全面分析。解决智能手机的课堂乱象必须因势利导,一方面采取加强学校规章制度的“刚性”强制性手段,另一方面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来“柔性”引导学生,刚柔并济才能有效降低智能手机对于课堂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罗桂香 《成才之路》2013,(28):46-47
“手捧智能手机,眼聚手机屏幕”,这就是信息化时代部分中专学校的课堂。老师与手机在争抢学生,人与机器在较量。如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成了我备课上课的焦点。一、抓住时代脉搏。设计课文导语 抓住时代脉搏,设计课文导语,能迅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转移视线:从手机屏幕转向老师。  相似文献   

18.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的课堂上,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并取得教育教学的较好效果.下面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为例,谈谈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改要求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要创设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启发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部分大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的现象越发严重,为此部分高校出台了一些强制性阻止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举措,但是社会各方对此的评价褒贬不一。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情况,对课堂教学有什么样的影响,授课教师如何看待大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的现象,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鉴于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学生和教师都应有明确的立场反对课堂使用手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并规划好未来,明确努力方向,让学生摒弃课堂使用手机的行为,而教师也要强化自身的教学水平,并尝试使用新媒体进行教学,规范高校课堂秩序。  相似文献   

20.
目前,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所以,从目前教学的实际看,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应是课堂教学改革达到的理想目标。课堂上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由观众席推向表演舞台成为每一位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教学实际,我们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制定预习案和学习案组成导学案,以导学案引领课堂学习,利用积极的评价措施激励学生,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