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制晴雨仪     
同学们,如果不听(不看)天气预报的播音(电视),你能知道是天晴或下雨吗?回答肯定是不能的.但是要知道天晴或下雨并不困难,只要自制一个晴雨仪就可以了.材料:一张16K的白纸(图画纸也可以),明矾20克、食盐m克、水、毛笔、杯于二只.制作:l把20克明矾放人杯中,加适量的水,使明矾刚好溶完(还有少许未溶也可以)2.用清洁的毛笔蘸上浓明矾水,在白纸正中写上一个“雨”字.3.用清洁的毛笔蘸上食盐水(食盐水的制法同明矾水相同),均匀涂在干了的“雨”字周围的白纸上,千万不要涂在“雨”字上.4.把白纸放在荫凉通风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1复习课题——“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1.1复习目标(1)深刻理解测量合外力的思想方法。(2)熟练掌握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3)会分析实验误差的形成原因。(4)感悟创新型实验的设计思想,掌握解题方法法。  相似文献   

3.
王峰晨 《中学教研》2006,(11):33-35
人教社A版实验教材《数学(必修4)》第150页习题3.1第8题: 在△ABC,sinA=5/13,cosB=3/5,求cosC的值.  相似文献   

4.
郑以新 《数学小灵通》2010,(9):42-46,34
一、“对号入座”我会填 1.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小红坐在第1列第6行,用( , )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 )列第( )行。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苏教版)第39页习题2.3(1)第4题:在△ABC中,B(-6,0),C(6,0),直线AB,AC的斜率之积为9/4,求顶点A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小数的意义”教学片段 (出示一张正方形白纸) 师:假设这张正方形白纸用1来表示,你能表示出0.3吗?  相似文献   

7.
神秘的透镜     
1.在白纸上写(write)几个汉语(Chinese)拼音字母(letter):mud,再画(painting)--个箭头(arrow)(如图1)。 2.把杯子(cup)装满水(water),然后把杯子靠近(near)自(yourself),那白纸放在前面(front)(如图2)。  相似文献   

8.
于文高 《物理教师》2009,30(9):15-16,18
1 问题的提出人教版物理选修3—3(2007年4月第2版)课本第27页写道:尽管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率有大有小,但分子的速率却按一定的规律分布.课本中表8.4-1是氧气分子在0℃和100℃两种不同情况下的速率分布情况,而图8.4-2是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的图像.  相似文献   

9.
丁俊宏 《物理教师》2010,31(11):39-40
2010年江苏高考物理卷第5题是一道立意独特,梯度合理,考查能力的好题.题目几乎全部的信息都蕴涵在提供的E—X图像中,可谓“一图胜万言”.但这个图像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是陌生的,它的“根底”会在哪里呢?其实,它的根就在教材中,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1章第3节内容中给出了等量异号点电荷和等量同号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2004年人教版)习题3.4B组第113页第2题:树顶A离地面Ⅱ米,树上另有一点B离地面b米,在地面的c处看此树上的A,B两点,离此树多远时视角最大(解答此处略,以下简称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门)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内()(2)三角形的三条高者响Z三角形内.()(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4)若a、入c是凸ABC的三条边,则a+be>0‘()(5)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63分)川若a、b、c为凸A-BC三边,则a+6c,a+bmcnz,abC(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CCI和6CI。,则第三边X的取值范围是__.__.(3)已知三份形的两边长为m+1、。n-1(rl;>1),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w等腰三角形的一边…  相似文献   

12.
高中新课标实验教材《物理》选修3—4(人教版)第75页双筒望远镜插图如图1所示,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要使光线在棱镜内发生四次全反射。其作用是什么.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这幅图必须改进,因为它没有表达清楚两块棱镜在空间的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13.
郭鸿河 《物理教师》2010,31(1):18-19
1值得商榷的一个插图——第47页图3—8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5),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廖伯琴教授主编.教材第3章第47页在介绍卢瑟福发现质子的过程,用图3—8形象地描述2^4He核(α粒子)与7^1N核的核反应,图示所描述的情景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巧妙的结构》涉及到一个动手实验,给出五个实验项目:1、白纸提重物;2、白纸搭桥;3、实心纸棍与空心纸棍比武;4、四边形的稳固;5、白纸架物。这些实验从材料到操作都属于简易实验,但如果真正破解其中结构与力的关系问题却非易事。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4章第3节的内容为“牛顿第二定律”,关于此节编写笔者提出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4(2010年4月第3版)第十三章第7节《光的颜色色散》中第69页“衍射时的色散”有一幅图,图下注明“白光的单缝衍射条纹”,如图1所示.通过实验观察白光的双缝干涉条纹和单缝衍射条纹,会发现这幅图不是白光的单缝衍射条纹,而是白光的双缝干涉条纹.  相似文献   

17.
邵敏华 《物理教师》2008,29(9):14-14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第13章光第6节光的偏振(p.69)图13.6—1很好地说明了机械横波的偏振现象.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4的第110页明确指出:(第1步)先用向量表示相应的点、线段、夹角等几何元素;(第2步)通过向量的运算,特别是数量积来研究点、线段、夹角等元素之间的关系;(第3步)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从而得到几何问题的结论.这就是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19.
  戴儒京 《新高考》2006,(7):26-32
一、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其中1-6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10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分别是1m,2m,3m,4m,对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20.
朱向阳 《物理教师》2008,29(12):13-14
如图1所示,用小钢珠做空气分子模型,把装有钢珠的杯子拿到台秤上方,让钢珠连续地倒在秤盘上,对秤盘产生作用力,并通过观察台秤的示数情况来模拟演示气体压强的产生.这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1—2(人教版2004年12月第1版)、《物理》选修3—3(人教版2005年6月第1版)、《物理》选修3—3(司南版2005年10月第1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2册(必修加选修)里“模拟气压的产生”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