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的信任对双方绩效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之间信任的基本特征,重点讨论信任的建立对双方绩效所带来的影响。认为信任降低了他们对于高成本监控激励机制的需求,改变了双方对彼此行为的预期,促进了双方的合作。而且,这种信任在关系投资、知识共享、互补资源融合、高效治理机制等四个要素与关系租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创业领域,创业者与创业投资家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创业周期理论构建了创业者与创业投资家的信任发展阶段模型:初始信任、计算型信任、基于个体的了解型信任和基于组织的了解型信任、基于情感的认同型信任,并实证检验了创业者与创业投资家的信任发展及其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结论表明:(1)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创业者与创业投资家的信任演变过程;(2) 创业者与创业投资家之间的信任发展各维度与创业绩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对公司投资者和创业企业家之间的信息困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者的信息博弈模型,并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分析了公司创业投资市场主体的博弈过程和进化稳定策略,讨论了不同强度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对博弈的影响。最后,对如何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朱顺泉 《软科学》2012,26(4):63-66
在投资者与创业投资家之间的委托代理中,构建了他们之间的报酬机制合约优化模型,求出了在创业投资家最佳的努力水平下,投资者愿意支付给创业投资家的创业基金利润的最优比例以及创业投资家愿意注入的最优资本金额,进而从报酬激励和风险承担的角度分析对创业投资家的激励,以降低创业投资家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知识基础观",结合知识管理理论,首次探讨了针对TMT(高层管理团队)的网络构建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吸收能力与企业家精神行为的关系,并检验了不正当竞争的调节作用。通过对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500家企业的1000名高管进行的大规模配对调查,最终获得313家企业的有效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吸收能力在网络构建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与企业家精神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不正当竞争负向调节吸收能力与企业家精神之间的积极关系,而且不正当竞争显著调节了针对TMT的网络构建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与企业家精神行为之间通过吸收能力的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创业投资联盟中企业家通过出让股权获得投资家的融资,投资家提供非资本增值服务。如何获得足够资本和服务以实现联盟目标,同时又能防范企业的核心技术泄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基于企业家角度,企业家选择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能够使资源获取和知识泄露二者保持平衡。将创业投资联盟的风险分为关系风险和绩效风险,将联盟的控制方式分为联盟范围选择和股权控制,来验证假设的合理性。结论表明,控制联盟风险对创业投资联盟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平是所有社会交换和经济交换关系所必须考虑的基础元素,它对个体在交换关系中的合作行为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这在创业企业家—创业投资人关系中同样适用。引入了公平启发理论和不确定管理理论,探讨了以下问题:在投资后管理阶段,创业投资人的公平感知如何影响着他的合作行为;创业投资人的不确定感知以及他对双边关系所做的专用性投资如何影响着公平感知—合作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理解创业投资人的投资后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8.
刘超  刘新梅  李沐涵 《科研管理》2013,34(11):95-102
组织创造力作为组织创新的前提和知识基础,影响着组织的创新绩效。本文基于创造力与创新理论、战略导向理论,分析了组织创造力与组织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分别探讨了市场导向、企业家导向对组织创造力与组织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利用269家有效企业问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组织创造力正向促进组织创新绩效,企业家导向有效的加强组织创造力与组织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投资者因对创业投资家的选择而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对创业投资家“逆向选择”产生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突破传统的信息传递理论,通过间接信息识别创业投资家的问题,提出在信息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条件下,创业投资家的才能是可直接识别的,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演化博弈的创业投资辛迪加网络生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创业投资行业,创业投资机构通过联合投资以规避风险和增加收益,进而形成创业投资辛迪加网络。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方法,通过引入创业企业质量变量,研究其对不同类型创业投资家群体的策略选择及互动机制的影响,探讨了创业投资家的类型和创业企业的质量对辛迪加网络生成的影响。博弈结果表明:高声誉创业投资家不仅会与高声誉创业投资家进行联合,还有可能与低声誉创业投资家进行联合,最终趋于形成星型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1.
创业者与创业投资家的信任结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易朝辉 《科学学研究》2011,29(6):914-923
 在创业领域,创业者与创业投资家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创业周期理论构建了创业者与创业投资家的信任发展模型并探索了其测量量表;然后,利用334家风险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初始信任、计算型信任、基于个体的了解型信任和基于组织的了解型信任、基于情感的认同型信任共同构成了信任的5维结构模型,从而为今后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测量工具;最后,我们还发现,不同发展阶段的信任水平对风险企业获取资源具有重要的影响,进一步丰富了企业资源观在创业领域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2.
张新立  陈辉 《软科学》2008,22(4):24-27
运用博弈论中委托-代理理论对股权-债权的风险投资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根据风险投资家提供股权-债权与风险企业家提供股权融资的假设条件构造了一个基本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推广。结果表明,风险企业家的投资不仅有融资功能,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信号传递改变风险投资家的投资信念,使之对项目前景更乐观;扩展模型比基本博弈模型更能改善风险企业家的投资行为,使之投入更多资金和给予风险投资家更高激励;此外,扩展模型更能消除股权-债权投资比例的相互替代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团队生产理论,把风险企业家的过度自信和风险投资家的监督努力两个重要因素结合起来,建立了符合风险投资实际运作情况的契约模型.证明了风险投资家存在一个最优监督分配比例,进一步分析了过度自信和监督努力这两个因素对风险投资参与者行为策略及代理成本的影响.理论研究分析表明,风险企业家的过度自信行为和风险投资家的监督努力均有助于刺激风险企业家提高其努力水平以及降低风险投资家的代理成本,从而增加风险投资家的投资期望收入.研究结果为风险投资家设计合理的激励契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风险投资委托代理关系中的监控与激励博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建立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行为策略的动态博弈模型,对风险企业家的激励机制、风险投资家监控机制及其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从风险企业家角度,监控机制与激励合同具有互补性;从风险投资家角度,监控机制与激励合同具有替代性的研究结论。论文还结合参数分析,对影响最优激励强度与综合监控强度的变动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有鸿  费威 《科技与管理》2010,12(1):128-133
针对风险投资中存在的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以及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引入相对业绩比较,构造数学模型对影响努力水平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利用两维度相对业绩比较,讨论了风险投资家如何通过报酬设计,减轻他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表明相对业绩比较有利于解决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为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完善投资契约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丁川  李爱民 《科研管理》2020,41(5):213-230
企业家(EN)的努力对项目的现金流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EN的努力分为:质量努力和管理努力,并研究了三种控制权安排(EN控制、投资家控制和条件控制)中的合同设计问题。通过建模分析研究表明:(1)EN拥有控制权的合同很难达到社会有效率,出让部分控制权的条件控制权安排总是社会有效率的,出让全部控制权虽然不能保证社会有效率,却大大扩大了融资范围;(2)再谈判虽然能保证EN控制事前、事后有效率,但再谈判不总是可行的,而且再谈判成本也会造成效率流失;(3)股权分配虽然能解决风险投资家(VC)控制下的事后无效率,但这以牺牲事前效率为代价;(4)VC拥有控制权时,如果VC获得的支付大于好状态下的清算值,那么合同是社会有效率的,如果VC获得的支付不大于好状态下的清算值,那么合同事前激励为零,事后无效率,最终项目必然清算;(5)VC的保留效用会影响控制权的安排,如果VC的保留效用高于一阶努力水平下的社会最优福利时,VC拥有控制权是最优的控制权安排。当VC的保留效用低于一阶努力水平下的社会最优福利时,并且再谈判成本趋近于0时,EN拥有控制权是最优的控制权安排;当VC的保留效用低于一阶努力水平下的社会最优福利时,如果再谈判成本不是无穷小量,则条件控制是最优的控制权安排。  相似文献   

17.
由于风险投资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从而造成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之间签约之前的“逆向选择”和签约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探讨了这种委托—代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并且简要分析了我国目前实施此类措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风险资本家与企业家合作的博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佐文  陈晓剑 《预测》2001,20(5):24-26
风险资本家与企业家的使用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本文设计了一个二阶段风险投资模型,并通过对他们之间的动态博奕分析,表明风险企业的增值潜力与采取不合作的机会主义策略为企业家带来的个人利益影响博奕均衡的实现,进而探讨了增加合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现状,借鉴国外经验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论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风险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达成契约的博弈过程,对双方形成的激励约束机制给出理论上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