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昊 《物理教师》2003,24(1):49-50
电路连接和电路识别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教师常常通过演示和让学生自己动手连接来熟悉电路 .但由于演示实验的可视性差 ,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又受实验条件限制不能反复练习 ,因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还有 ,在电路识别练习中 ,经常需要移动元件位置 ,反复画电路图 ,影响教学效率 .利用flash5 .0的“库”和“元件”概念 ,事先制作好各种电学元件及元件符号存入库中 ,使用时从库中取出 ,在flash的编辑环境中进行电路连接练习和电路识别训练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准备工作运行flash ,新建文件后按主菜单的“插入”→“新建元件” ,…  相似文献   

2.
去年我们教学小组根据使用“Basic Circuit Theory”外文教材进行教学的具体情况,以及工科院校对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的要求,和同学们对实验课要求改革的强烈愿望,在学生完成了直流电路引导性实验,元件特性研究实验,一阶响应,二阶响应实验,正弦稳态电路实验和三相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两次实验考试。一次是仪器使用和数据处理的实验考试,要求学生正确地使用直流单臂电桥、直流双臂电桥、精密万用数字电桥测出R、L、C 元件的参数;另一次是设计性质的实验考试:要求学生用实验方法验证代维宁—诺顿定理、互易定理、替代定理和迭加定理。  相似文献   

3.
以555定时器的实验为例,介绍电子实验的拓展及设计.本实验可分为三步:第一步,学生基于教材的知识和电路进行的验证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电路图及元件参数搭接相应的电路,测出相关数据,验证教材结论;第二步,学生对教材深入研究的拓展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电路进行深度加工,产生实用电路;第三步,学生综合前两步的设计实验,根据前两步实验结果设计出能实现现实功能的电路,主要元件要求固定,其他元件可以任意挑选.  相似文献   

4.
一、搞好课程的基础建设 1、教材建设 《电路测试技术与仪表》这门课的内容包括常用电工仪表和电路理论实验两部分,这两部分是个有机的整体,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该课程没有统编教材,因此我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煤矿电工技术的实际出发,根据我院实验室设备的情况自编了《电路测试技术与仪表》这本教材。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又进行了四次修编。教材内容深入浅出,电路实验研究内容留有余地,着重引路,实验原理、步骤、方法有详有略。有的实验只提出任务要求,由学生自己来设计线路及记录数据  相似文献   

5.
1引言教学的有效性莫过于使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去高效开展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例如,过去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于电学教学中,输入、输出波形分析电路性能时,事先要将演示电路连接好后做一遍实验,上课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要用到的仪器、设备、元件都比较多,很不方便,学生做实验时常发生烧坏仪表、元件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质  相似文献   

6.
所谓设计型实验,就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运用学过的实验方法,自己设计一个新的实验方案.它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误差.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是否具有灵活运用科研方法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况下迁移知识的能力.例1 设计一个测未知电阻R_x阻值的电路.给出的器材有:两个电压表V_1、 V_2(没有电流表),定值电阻R_0(已知阻值)、待测电阻R_x、开关S、电池组各一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普通物理综合设计性实验中,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及需要达到的技术指标,自己设计实验电路、制作实验仪器,并根据自己设计出的电路进行焊接、调试,通过抗老化、抗干扰等疲劳性实验后,可在几个实验设计方案中,找出最优化的1—2个电路。通过这个过程,学生的基本知识、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得到了系统的训练,而且还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黄信忠 《物理教师》2000,21(7):21-22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物理实验题的编制逐渐趋向于设计型实验。设计型实验是体现学生能力要求和达到中学物理教学目的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具有较高层次要求的教学活动之一。在完成“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教学后,我们对原实验条件做了适当更改,要求学生根据更改后的实验条件自己设计电路。 问题:用伏安法测电阻一般有电流表外接和内接两种电路。因为电流表和电压表本身有内阻,因此这两种电路都存在误差,为使待测电阻尽可能精确,除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外,再给你一个电阻箱,你如何尽可能精确地测量Rx的阻值…  相似文献   

9.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最基本的电路。将元件逐个顺次地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串联电路。将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就组成了并联电路。在同一电路中,如果既有串联部分,又有并联部分,这种电路就是混联电路。下面举二例说明它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要求我们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教学设计至关重要,搞好教学设计的前提是做好学情调查。化学实验需要学生既有知识储备又要有动手能力,教学设计不能忽略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本文重点谈谈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要立足于学情。  相似文献   

11.
李乃俊 《物理教师》2000,21(3):20-20,29
如何自制图片电路元件呢?方法很简单,在一张硬纸片上,画出各电学元件的实物图,然后用剪刀剪下各图形,即成为图片电路元件,导线则用红毛线在两端系上圆形针,使用时别在图片上即可(注:在“家庭电路”的教学中,则用红毛线表示火线,蓝毛线表示零线).教师用挂图,则可大些,在纸反面描上双面胶,使用时撕去双面胶贴纸,粘在黑板上. 图片电路元件制作简单,教学中在切实做好实物实验的前提下,有其独特的模拟作用. (1)在电路教学中,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定义、概念,认清电路.在根据电路图连实物图,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时,可…  相似文献   

12.
在电学类实验题中,学生最感吃力的是电路元件和实验电路的选择.因此所设计的电路要么是元件选取不当,要么是内接外接分辨不清,要么是限流分压无法判定。这给电学实验的正确解答带来诸多的不便。为此,我给出电路元件及实验电路选择的一般规则.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测量正弦及非正弦周期大电流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详尽介绍了一种非正弦大电流源装置及几种使用无源或有源元件组成的转换电路,配以合适的仪表仪器测量大电流的方法,这些方法是精密峰值电压表法、磁位计法、示波器法,并自己设计电路中有关设备,从理论上阐述测量原理及进行了参数设计的估算。这些方法适用测量正弦、非正弦周期大电流,同时,可以做为综合性实验在学校实验室面向学生开出。  相似文献   

14.
林海河 《内蒙古教育》2003,(4):33-34,36
电路设计既是学好电学的基础,也是电学知识综合应用的体现。这类问题考查功能比较全面,不仅能够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方法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给学生自由的思考空间,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想象能力、实践能力等,展现自己。电路设计大致包括电路设计的要求与功能分析、电路结构的分析与设计、电路元件的选择与组装和电路的核查与调试四个步骤。但是在很多题目当中,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可以省略一些步骤。为了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这类问题的特点与方法,根据电路设计的问题类型,分别阐述。1、电路图与实物…  相似文献   

15.
这里介绍的实验装置是我们学校自己设计制造的。它取材方便,制作容易。经过多年的演示,证明操作简单,数据准确,效果良好。一、实验装置1.将图一所示电路中的元件,装在图三所示的实验装置上。2.如图三所示底板(38cm×20cm×30cm):下安四颗可调螺钉,上安一木匣(24cm×16cm×6cm),并将图一所示电路中的元件 E(两节  相似文献   

16.
滑动变阻器作为一个电路元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它的规格.因此,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1.欧姆定律问题中滑动变阻器的规格 例1(2016年宿迁市中考题)在做“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学生电源(3V不变),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四只(5Ω、10Ω、20Ω、25Ω各一只),滑动变阻器M(10Ω 1A),滑动变阻器N(20Ω 1 A),开关、导线若干.  相似文献   

17.
由于电压、电流这些概念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有具体的认识,采用一体化教学法,将直流串联电路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同时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串联电路具有什么特点呢?我让同学自己动手搭建一个串联电路,如(a)图所示,先找出相应阻值的电阻,可用万用表测量确认其阻值,按图中要求,把电阻依次连接起来,最后把电源部分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18.
在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路有两种:一种是电流表内接式,如图1所示;另一种是电流表外接式,如图2所示。测小灯泡电阻,宜采用哪种电路呢?实验证明(也可从理论分析——见后“说明”),还是宜采用电流表外接式电路为好。下面做实验来探究。实验器材:学生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实验室借用)小灯泡(2.5V)、干电池2节、开关、导线。实验准备:在图3(各元件实物图)中,按图2所示电路,用铅笔画线(示导线),依次连接起来。(图2中的Rx,即小灯泡的电阻)然后检查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0~3)A;(0~3)V]与“ ”、“-”接线柱连接对否?2.再用各元件实物…  相似文献   

19.
SO_2中硫处于中间价态( 4),它既能被氧化,同时又能被还原,故SO_2既有氧化性同时又有还原性。课本上没有关于这个性质的实验,学生难于掌握这一知识。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证明SO_2的氧化性和还  相似文献   

20.
以工程中常用的Pierce振荡器为切入点,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融入晶振电路设计时常见的元件选型、振荡频率、起振等问题,依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提出的毕业要求,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工程性的晶振电路实验,着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详细分析了Pierce振荡器工作原理、负载电容对振荡频率和电路起振的影响,并给出了具体实验设计与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