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多元公共领域理论作为出发点,基于个案研究法,聚焦于欢案在网络空间的传播过程,从媒体和公众两个角度探寻于欢案何以能够从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成为众人关注的公共事件,并最终实现舆论与法律之间的良性互动。分析结果显示,社交媒体有助于提高新闻事件的"可见度",而大众传媒则在引导和凝聚舆论方面作用显著。围绕事件议题而形成的事件公众,通过诉求多元、情绪与理性交叠的讨论和互动,有助于获得司法机关的正面回应,推动事件进入政策议程,并最终在人性伦理和法律公正之间实现平衡。  相似文献   

2.
对大众传媒私密化倾向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下,大众传媒呈现出私密化倾向,公众领域与私人领域、公众话语与私人话语的界限模糊不清.本文就传媒私密化的表征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传媒应重新回到意义与公共领域的场所,成为公众利益与理性话语的代言者,是大众传媒伦理建设的题中要义.  相似文献   

3.
彭玥 《新闻世界》2010,(5):31-32
本文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的起源和概念出发,比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共领域和社会主义社会公共领域的差异,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理论依据分析了我国大众传媒的体制和功能以及其公共领域的建构和发展,同时也指出在建构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媒体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价值取向:平民化与精英化。这两种取向影响着媒体实践,决定着媒体的最终面貌。  相似文献   

5.
朱述超 《东南传播》2010,(10):34-36
本文认为自春晚开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以广场式的狂欢化娱乐释缓了中国观众背负的政治、传统道德压力,以娱乐的方式完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社会个体、公众的建构。当下具有后现代特征、有广泛参与性的综艺节目构造了一个有民主性质的文化公共空间。但在消费主义挟持下,娱乐受众到民主公众,娱乐中的公共文化空间到公共领域的过渡并非必然。这种过渡需要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做出有力的批判、提升与引导,更需要电视分级制等长效监管机制对综艺节目低俗化倾向进行有法可依的强有力干预。  相似文献   

6.
张磊 《新闻世界》2013,(10):313-314
新世纪以来,我国逐步迈入改革的深水区,社会表达语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传媒公共领域不断健全,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传播媒介,传播技术,公民的素质等三方面发生了变化,在促进传媒公共领域的健康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狂欢化与公共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自春晚开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以广场式的狂欢化娱乐释缓了中国观众背负的政治、传统道德压力,以娱乐的方式完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社会个体、公众的建构.当下具有后现代特征、有广泛参与性的综艺节目构造了一个有民主性质的文化公共空间,但在消费主义挟持下,娱乐受众到民主公众、娱乐中的公共文化空间到公共领域的过渡并非必然.这种过...  相似文献   

8.
大众传媒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事件的演变和进程.改善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环境,调适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的角色,不仅是公众信息需求的变化,也是新闻报道观念变化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传播体制改革、传播观念演变和传播文化嬗变的角度阐述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传媒角色调适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2003年下半年,我参加了“山东省青年领导干部赴美国康涅狄格中央州立大学培训班”的学习,为期6个月。期间我利用有利的环境条件,对美国的新闻媒体和公众舆论市场进行了研究,并借助培训后期在美国CBS电视台所属的CHANNEL3电视台(康州最有影响的电视台)实习的机会,更近距离的对美国大众传媒从内部  相似文献   

10.
王文婧 《青年记者》2008,(14):60-61
始于1月27日的"艳照门"事件,在媒体炒作中,由一则娱乐丑闻迅速升级为公共危机事件.检视"艳照门",法律学者看到了隐私权,社会学家看到了群体性猎奇,教育学者看到了青少年教育的任重道远.而媒体从业人员呢?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媒与公众身份的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切入 ,结合中外大众传媒的实际 ,对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的关系 ,“大众”、“受众”、“公众”之关系 ,以及“公立身份”的建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辨析。  相似文献   

12.
13.
现代传媒与公共领域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纯晖  李红伟 《新闻界》2003,(6):17-17,19
历史语境中的公共领域以哈贝马斯(JurgenHabenmas)提出的公共领域(PublicSphere)视点来重新审视媒体在民主社会所担当的角色,可以说是个全新的起始点。哈贝马斯认为随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自发形成了一个公众讨论的区域,他称之为公共领域。私有财产制度带来的经济的独立,文艺作品对现实的批判,咖啡馆或沙龙里激烈的争论等所有一切和市场机制的传媒业出现造就了新一代的公众。自此,社会形成了一种机制,能够锻造出一种理性的社会合意即公众舆论,由此来决定国家发展与走向。哈贝马斯遵循的是一种历史的研究方法,即从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演进的道…  相似文献   

14.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进行气候传播的过程中,促进公众参与是一项系统工程.公众气候传播所表达的是围绕气候变化议题的多数人的观点和思想的普遍经验.在气候变化公共领域中,公众的角色可分为低碳环保倡导者、气候故事讲述者、环境舆论监督者、气候谈判推动者、公民科学参与者等.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与要求下,我国公众的角色应定位...  相似文献   

15.
当下我国传媒既有万象之象,也有乱象之象,低俗之风屡禁不止。低俗,即低级且庸俗;低俗化即尚未达到淫秽色情等级,但又明显带有猥亵、不敬、脏话、有伤风化、庸俗无聊、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等下流内容,或者公然冒犯社会基本道德水准的节目。而从宽泛的意义上说,宣扬淫秽、色情、暴力的内容显然属于低俗的范畴,属于更为严厉的监管和打击对象。  相似文献   

16.
刘薇洁 《新闻实践》2009,(12):42-43
专家,即指能够在某一特定领域成功占有外行所不具备的具体技能或专门知识的人,而新闻报道中引用的"专家说"顾名思义就是专家的言论。本文所涉及的专家言论,仅是针对出现在媒体新闻报道中的针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专家解读。因此,此类专家言论也可以看做是知识分子在公共领域内发表的看法,从媒介本身讲即是媒体借助专家的科学专长来进行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7.
"公共领域"在传媒时代存在的可能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共领域”的概念是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文中率先提出的。哈贝马斯本人对于“公共领域”的发展持悲观态度,原因是他认为在泛传媒时代,“公共领域”的构成要素趋于瓦解。本文从具体的时代背景出发,试图论证在泛传媒时代“公共领域”的构成要素并非如哈贝马斯所说的那样会趋向瓦解。  相似文献   

18.
近日看湖南卫视“晚间新闻”,发现播新闻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那种正襟危坐的播新闻已被风趣随意的讲新闻所代替。通过一些串联词,主持人将不同内容的新闻巧妙地连接在一起,面带微笑,侃侃而谈,让人感到亲切、有趣。所讲新闻,既保留了传媒的信息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19.
刘琼  黄幼民 《新闻界》2005,(2):94-95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开始了向市民社会过渡的历程。市民社会遵循法治、自治和民主原则,它是在填补国家逐渐退出过去的控制领域的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组织形式,是给民众以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自由的公共空间和社会资源。在这一社会形态中,不但社会公共事务出现在公民的个人议事日程上,甚至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话题也被搬到传媒中加以展示。市民社会中传媒建构的公共话语空间和私人话语空间究竟呈现什么样的景观,  相似文献   

20.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双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反讽意味的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即所谓的"艳照门"事件和南方雪灾,居然同时成为鼠年伊始中国最大的公共事件.进入任何一个网站,几乎都可以发现"艳照门"、"雪灾"两个关键词在主页的显要位置"携手"并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