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勰认为僧人出家是为了免受家室之累,以全力从事弘佛。削发是出家人的标志,只要真心修禅并达到一定境界,即使形体不存在了,佛身却永住。佛儒只有道俗之别,没有终极意义上的不同,至道宗极,理归乎一,“道”和“菩提”是一个意思,只是语译的不同。刘勰的佛学信仰属大乘空宗派,其法名来源于“十地”说。  相似文献   

2.
刘勰认为僧人出家是为了免受家室之累 ,以全力从事弘佛。削发是出家人的标志 ,只要真心修禅并达到一定境界 ,即使形体不存在了 ,佛身却永住。佛儒只有道俗之别 ,没有终极意义上的不同 ,至道宗极 ,理归乎一 ,“道”和“菩提”是一个意思 ,只是语译的不同。刘勰的佛学信仰属大乘空宗派 ,其法名来源于“十地”说。  相似文献   

3.
刘勰《文心雕龙》中“乐府”一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专门研究“乐府”这一诗体的论文。作者从儒家的乐教观出发,从声、辞两方面全面论述了南朝宋以前的乐府音乐。对秦、汉、魏、晋的乐章包括庙堂仪式音乐及采自民间的乐曲和歌诗都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这些批评虽然过于严苛,但其研究乐府的开山之功还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4.
"正名"思想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视"正名"为为政的首要大事.虽然孔子的正名思想在当时并未能使已崩坏的礼乐得到回位,达到其正名的目的,但却立下了一块不朽的碑永存后世.受孔子正名思想的影响,刘勰有感于"文"乱而给"文"正名,写下了不朽文论经典--<文心雕龙>.  相似文献   

5.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是"乐府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刘勰从诗旨和诗艺的双重标准出发,确立了"雅义丽辞"的歌辞观,对汉乐府持否定态度.刘勰还从正统乐教观出发,崇雅斥郑,确立了"雅正平和"的乐曲观,对汉乐府进行了严苛的批评.刘勰诗、乐分论,"乐府观"较正统,"诗歌观"却较为新变.刘勰持论在诗、声两方面都显得过于严苛,但其"务塞淫滥"的宗旨对当时诗坛的绮艳之风有针对意义,开创之功也不可没.  相似文献   

6.
刘勰《文心雕龙》里的古代公文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作为中国古代文论巨著 ,早已为文论家们所钻研 ,成果繁多。但其中文体论部分却未受到人们注意。不能忽视的是 ,《文心雕龙》里面 ,从“祝盟第十”到“书记第二十五”重在论述应用文体。而铭箴、诔碑、哀吊等等则是对古代公文文体的专门论述。刘勰的公文论自始至终贯穿着儒家审美精神 ,也充盈着文体自然观  相似文献   

7.
刘勰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的佛学思想属于大乘空宗派别;在其眼里,儒、佛二教殊途同归,本质并无区别;《文心雕龙》的撰成,在写作思路和文学观点上受到了其佛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在南齐末年投奔建康定林寺,依傍名僧僧祐,在寺内校理所藏经藏。编校佛经对刘勰写作《文心雕龙》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心雕龙》精密的体例建构及一些重要的概念术语都取用于佛典。全书之所以形成“体大思精”的体系,主要原因在于刘勰将佛理思维转用到书中的论文中,与刘勰长期校理佛经形成深厚的佛学素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篇中描写的两个梦,正是他的两个愿望,反映了他写作《文心雕龙》的两个目的。一个是为文重视文采的愿望理想,一个是追随孔子的自豪之情。因此《文心雕龙》处处反映出以儒家思想为统领的文艺观,无论其写作的动机、全书的结构,还是其评论的标准,都是对儒家“树德”理想的实现。在“树德”的基础之上,通过“建言”形成了其文采的理论,这就是《情采》篇中所说的“形文”、“声文”和“情文”,认为“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而为辞章”,既强调对文章的修饰和润色,又强调情感对文章的作用。刘勰以此成就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论的成熟和繁盛。  相似文献   

10.
明代是《文心雕龙》研究的关键时期,这期间的龙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明人对刘勰梦境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在明代《文心雕龙》多个版本的序言中,明代学者频频提及刘勰在《序志》篇中叙述的梦境,他们肯定了刘勰对梦境真实性的构建,突出此梦的神圣性和神秘性,同时认为此梦构成刘勰创作的主要动力,而上述现象与明代儒学复古思潮、梦文化风行、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的繁荣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真实是文学的生命,《文心雕龙》一书虽然没有专章论述文学的真实性问题,可刘勰的真实观却散见于各章之中。试从作品思想内容的真实、作家情感的真实和艺术表现的真实三方面对刘勰真实观思想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2.
作品有机构成论是中外文论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作品有机构成理论更是独具特色。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把文学作品比作人体构成,认为文学作品自身形成一个如人体一般的有机体,即它在内容上是统一完善的,在形式上是完整和谐的。这一比喻不仅能深刻地揭示出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特点,而且显示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人学资源,对于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的文艺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的文体论部分在学术上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它“文”、“笔”并重,强调有补于世的务实文风,是摒弃文坛浮艳文风的宣言书,是我国写作学史上文体研究的典范,是包括文学文体和各种非文学文体写作的理论指南,是构成《文心雕龙》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作为建安文学俊杰的曹丕,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上有着开创性的建树与深远的影响。刘勰《文心雕龙》对于曹丕的文学批评,如文气说、文士批评的态度、文章的地位与作用等,多予以甄采、肯定,并据以开创了其文体鉴赏批评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中"体"的含义多样,"体裁"即为其中的一种。刘勰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各种文体:一是"原始以表末",即叙述各种体裁的起源和演变;二是"释名以章义",解释各种体裁的名称,并说明其意义;三是"选文以定篇",从各种文体中选出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评论;四是"敷理以举统",就是总结各种体裁的写作法则及其特点。从中反映出刘勰为代表的南朝宗经、通变及体用并重的文体观。  相似文献   

16.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巨著,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刘勰在《练字》篇中除了讲写作中的用字外,更是创造性地引入了中国书法所秉承的美学观念。这不仅体现了刘勰本人书法创作的主要审美取向,还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的书学思想,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刘知几《史通》的创作受到了刘勰《文心雕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撰述形式和史学思想上。刘勰有着宗经的史学观,推崇言经《尚书》和事经《春秋》,主张尊贤隐讳。刘知几批判性地继承了刘勰的史学观,他从史学家的角度对《尚书》和《春秋》展开了批判,提出了隐讳的限度问题,对刘勰的宗经史学观进行了修正。刘知几写作《史通》是出于纯洁的史学理想,而且他和刘勰对经书的喜好情感不同。  相似文献   

18.
鲁迅论《文心雕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尖锐批评刘勰因笃守儒家“诗教”而形成的保守的封建功利主义的文学思想: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尖锐地批评过刘勰神秘主义的文学源论;在《吃教》一文中分析过刘勰“杂拌儿”式的思想体系。但是鲁迅仍然充分肯定了《文心雕龙》的重大贡献:“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则”,并在若干体问题上进一步发挥了刘勰的精彩论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学术界对《文心雕龙》之《史传》篇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从文学角度批评并加以贬抑的观点,似嫌片面;从史学角度批评并加以赞许的观点,则显得公允。这是因为,探讨史书编撰理论是刘勰撰写《史传》篇的初衷,总结"史传"的文体写作理论是《史传》篇的既定目标,适应我国古代史书编撰工作发展需要是《史传》篇的宗旨。《史传》篇作为一篇史学专论,它应当全面地论述历史著作的编撰问题,而不该仅仅"着重从文学的角度来总结古代历史散文和传记文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