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天祥在《<指南录>后序》中列举了十八种死里逃生的险情,其中在高邮遇上四次,一是“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陷死”,课本注为“陷于死的境地”,教参译为“陷于(绝境)死”。意思都比较含混。而其它三次,或是遇逻者“无所逃死”,或是“几以捕系死”,或是“几邂逅死”,意思则比较明确;从语言  相似文献   

2.
这里只谈贾元春死的问题。一贾元春判词的最后一句“虎兔相逢大梦归”,写的是她的结局。“大梦归”,指死,“虎兔相逢”,指死因。但曹雪芹写得很含蓄,因此对它历来说法不一,还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贾元春的死,程高本后四十回是这样写的:“稍刻,小太监传谕出来说:‘贾娘娘薨逝。’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卯年属兔,寅月属虎,说她是死于“卯年寅月”。  相似文献   

3.
近代汉语中 ,“死”有一个常用义 :呈现死的状态。它包括现代医学说的假死和昏厥。元曲中“死了还不死”一句 ,第一个“死”意思是呈现死的状态 ,第二个“死”意思是死亡 ,生命终止  相似文献   

4.
阳阳每天衣服穿得整整齐齐,小手洗得干干净净,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真是招人喜爱。可是,不知怎的,最近他变得怕“死”了。老师拖地时他离得远远的,怕吸入灰尘会“死”;吃饭时小手总是用消毒水泡上几分钟,怕手上有细菌会“死”;玩沙时从不插手,怕沙子掉进口、眼、鼻中会“死”;和小朋友游戏时也离得远远的,怕感染上了病毒……还时不时问:“老师,我干净吗?老师,我会死吗?”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那么“十八”是指“女孩子长到十八岁时会有变化”还是指“女孩子长大后会有十八个变化”呢? 显然,这两种解释都不正确。这里的“十八”,即非专指年龄,也非确指十八个方面的变化,而是用“十八”泛指很多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云:“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以下凡引自该篇均不注)他死在哪一年呢?他是在梁怀王“堕马而死”,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后死的。梁怀王又死在何时?《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说是汉文帝十一年(前169)。《汉书·文章纪》说得更具体,是这年“夏六月”。将这个时间推进“岁余”,如果“岁余”是一年零三个月,就到了汉文帝十  相似文献   

7.
《中国青年报》转述了~则报道:一篇600字左右的小学生作文,里面接连出现了“热死了”“烦死了”“紧张死了”“开心死了”等词语,有人统计了一下,总共有72个“死了”。无独有偶,据报道,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对班里学生的作文进行调查统计,近半数学生一篇文章内的用词不超过200个,大量词汇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
闫良 《考试周刊》2011,(60):28-28
“死”在古汉语中的运用是很常见的,不同地位的人的“死”在古汉语中的说法也是不同的;从“死”的方式来说,也有不同的说法;“死”在色彩方面也是存在很多差异的。这些就为研究古汉语中的“死”的不同说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汉语中,“死”有近五十个同义词,如封建社会,“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而佛教对和尚的死,另有一套说法:圆寂、坐化、示寂、示灭等.现在常见的是用去世、逝世、过世、作古、长眠、安息等词.用医学知识来说,就是“心脏停止跳动”“永远停止呼吸.”有些死的别称还有特定意义,如死于意外事故叫遇难、丧生;未成年死亡叫夭折;高令而死称登仙.至于含有爱憎感情的则更多,如含有敬意的牺牲、捐躯、殉国、殉职;还有“去见马克思”“停止思想”等;含有贬义的见阎王、回老  相似文献   

10.
五我们从后四十回的内容来看,高鹗“修辑”后半部书是否有根据? 《红楼梦》第十八回写贾元春省亲时点了四出戏:“第一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缘》;第四出,《离魂》”。脂批云:“《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常以制灯谜、写诗词、行酒令、点戏等等方法来描写人物、暗  相似文献   

11.
亲爱的女儿: 光阴似流水,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十八岁了。根据国家宪法规定,十八岁的人应该是一个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成年人了。“成年人”这三个字,你现在大概还不能完全理解它的含义,但这三个字,对于父母来说却是沉甸甸的。你的父母都是过来人,对于“十八岁”和“成年人”这三个字体会尤深。十八岁,是  相似文献   

12.
据新华社电,一篇600字左右的小学生作文,里面接连出现的是:“热死了”、“烦死了”、“紧张死了”、“开心死了”……有人统计了一下,总共有72个“死了”。2004年2月11日《中国青年报》转述了这则电讯,并引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的话说:“现在儿童语言变得越来越贫乏,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  相似文献   

13.
国人常用“祖宗十八代”一语来形容事或人的源远流长。比如叙事的有“这不知是祖宗十八代哪一代发生的事”:说人的有“他家的祖宗十八代里一定是哪一代积了德.所以今天才有了好报”;也有用来诅咒和骂人的,如“祖宗十八代里没一个好东西”,“遇见这种无耻小人真倒了祖宗十八代的霉”。  相似文献   

14.
发人深省的72个“死了”曾有媒体提到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小学生在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时,其中竟使用了72个“死了”,如“热死了”、“烦死了”、“愁死了”、“累死了”等等,整篇文章都是十分简单的词语,毫无文采可言。消息一出,顿时引起许多热心人包括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的关注。大家说长道短,议论纷纷,普遍对儿童语言的贫乏现状表示担忧、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尴尬表示焦虑。一篇作文72个“死了”的例子也许有些极端,但许多孩子写作文或发言时语言贫乏,词不达意却是不争的事实。个中原因当然比较复杂,这些孩子不爱读书、阅读较少应该是其中…  相似文献   

15.
欧震先生“读者死了”的宣告声令人震动,但是从他对“读者之死”所进行的论证中,笔者却发现了两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真正读者”的内涵?欧震先生为“读者之死”所列出的几个死因是否可以成立?故而特向欧震先生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6.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能激发学生对本文学习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3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  相似文献   

17.
谁之死?     
尼采的“上帝之死”是指只有否定了上帝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独立于世界,意味着一种伦理主体的死亡,是一种道德形象的人之死;福柯的“人之死”是指“人”这一概念将失去意义,意味着一种知识主体的死亡,是一种概念的人之死;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是指作者的主宰地位被读者所取代,读者获得了自由,文本获得了独立,进而人们可以对文本世界进行可写性阅读。顺乎这一逻辑,现代人又提出了“读者之死”,主要是指具体读者的消失和视觉文化时代的“读者死了”。  相似文献   

18.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描述旧中国的教育:“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无论哪一个时代,“教死书”的教师没几个学生会喜欢,而课堂灵动,给学生高度自主性的教师往往会得到学生的尊敬和青睐。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进,创设人性化的课堂已是大势所趋,教师们应该静心研读原汁原味的课改理论,结合自身实践探索出师之“讲”与生之“学”的黄金分割点。  相似文献   

19.
《宋·志第十二·乐四》载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中的《战城南曲》云: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裴回鸣。梁筑室,何以南,梁何北。禾黍而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莫不夜归。这是一首西汉塞外黄河河北的民歌。歌中写的战争是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汉  相似文献   

20.
论志贺直哉《在城崎》中的生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贺直哉的名作《在城崎》描写了三个象征性的小动物蜜蜂、老鼠蝾螈的死亡过程。通过小动物的死,让笔者领悟出了生死的真谛小说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是已经死亡的蜜蜂、濒临死亡的老鼠和被“我”偶然杀死的蝾螈。蜜蜂的死让笔者对死有了亲近感;老鼠的死让笔者意识到死虽然不可怕,但是死亡前的挣扎却太残酷;蝾螈的死让笔者意识到生和死其实不是两个极端,生中孕育着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