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唐代东都分司官任职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论者将分司官的任职原因归为安置罢黜、远黜量移及性乐恬退等。分司官的任职原因除上述之外,还有赏功、重用、避祸、因病及照顾家庭等。一般官员乐意接受分司官之职,是因为在洛阳任分司官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洛阳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优越;二是分司官的待遇优厚;三是洛阳名流显宦云集,给分司官员提供了结交的机会;四是洛阳地处交通要道,可以使分司官迅速了解朝廷动向,同时为他们提供了结交过往官员的机会。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及丰厚的待遇,对于赏功、因病以及年老分司者都是优待。名流显宦的云集与结交过往官员的方便,使政治上不甘寂寞的分司官看到了出路,尽管他们暂时离开了权力中心,但仍然可以利用东都的有利条件韬光养晦,寻求机会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2.
唐代东都分司制度的渊源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以长安为都城 ,以洛阳为陪都 ,由于其位于长安以东 ,故又称东都。所谓分司官 ,就是指在陪都另行设置的一套中央职官体系。早在西周时 ,洛阳就已经是陪都了 ,当时是否设有分司机构及官员 ,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新莽统治时期仍然将洛阳作为陪都 ,王莽曾说 :“昔周二后受命 ,故有东都、西都之居。予之受命 ,盖亦如之。”① 既然是陪都必然有相应的机构和职官设置 ,与西周的情况一样 ,其详情不见于文献记载。洛阳作为陪都并明确设置有分司机构和职官的时期 ,应是北周统治时期。北周灭亡北齐统一北方后 ,至周宣帝时 ,遂以长安为西都 ,洛阳为…  相似文献   

3.
唐朝前期东都洛阳中央职官的称谓大致发生过三次变化。东都建立之初,东都职官一般在官职前加“都”或“东都”等字样,这时的东都中央机构多是实职,由于皇帝来往于两京之间,洛阳需要管理宫室、廨署的事务性官员,同时由于武则天为摆脱李家王朝的影响而久居东都,所设机构自是实职。武则天退位后东都职官一般称“留司”、“留台”,因中宗即位后,政治基点仍立足于长安,武则天留在洛阳的那套机构就成了留守性质。天宝以后,东都职官一般称“分司”,这时皇帝不再光顾东都,洛阳的中央职官只是长安的分设机构,成了安排闲散人员的地方。东都职官称谓的变化,体现了东都中央机构的发展变化的脉络及特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洛阳政治地位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读姚合诗杂考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司东都任职考《南充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载徐希平《姚合杂考》认为,姚曾以殿中侍御史分司东都。其言姚合曾分司东都,无疑是正确的,但所任是否为殿中侍御史则似可商榷。按姚合确曾任殿中侍御史。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四,毛晋《〈姚少监诗集〉跋》均有记载。其时间,《郡斋读书志》认为是在宝历中,但于史实无证。《旧唐书·温造传》载:“大和二年十一月,宫中昭德寺火,寺在宣政殿东隔垣,火势将及。宰臣、两省、京兆尹、中尉、枢密,皆环立于目华门外,令神策兵士救之,哺后稍息。是日,唯台官不到。造奏曰:‘昨宫中遗火,缘台有系囚,恐缘为奸,追集吏人提防,所  相似文献   

5.
白居易于大和三年(829年)分司东都后,离开了政治斗争的漩涡。加之洛阳的声色和诗酒生活吸引着他,在其晚年的闲适诗中更多地体现出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他只关心个体生命的适意,沉溺于声色享乐,耽玩于交游宴饮,追求无为、避世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6.
韩愈感春诗集中创作于三个时期:判司江陵时期,分司东都时期,返回长安安定期(平淮西前)。其意象多为"雪"、"李花"等北方常见之物。韩愈感春诗体裁多样,律体、偶对渐多;风格以枯淡平和为主。由此可见韩愈诗风的多样化与渐变性。  相似文献   

7.
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曾任主客郎中,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世称刘宾客。他是中唐诗坛一位重要诗人,曾被称为“诗豪”。  相似文献   

8.
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722-842),字梦得,洛阳人.曾任主客郎中,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世称刘宾客.他是中唐诗坛独树一帜的重要诗人,曾被称为"诗豪".   ……  相似文献   

9.
李建华 《天中学刊》2010,25(3):64-68
中晚唐时期,分司东都文人数量不断增多,他们的心态呈现出渴望重返长安和希冀避祸全身、长久恬淡退隐几种不同的情形.大和以后,后两种心态占据主导地位,文人们在洛阳期间往往频繁地游赏园林及自然景观,欣赏歌舞,宴饮唱和,充满了闲适情趣,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交往,并促进了洛阳诗歌创作的繁荣.  相似文献   

10.
清初沿袭明制,设都水分司,分段对河道进行治理。至雍正初期,都水分司陆续被裁擞,其管辖事渐归并于管河道员.从清前期都水分司的设置状况,任职人员及更代状况,职掌,及其被裁擞原因等方面对都水分司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1.
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湘西改土归流前后各220年社会危机全过程分析后认为,造成非土司时期危机系数比土司时期的大、民国社会秩序比清代社会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是民间组织频繁活动、选官制度受到严重挑战、边界地盘得不到尊重、现实政策背逆地方实际,而这些诱因与中央地方各级政权组织不采取改变基层社会组织结构、不以治本代替治标、消极转变治苗态度等息息相关。正是如此,家族村社一旦感到某些不适就燥动不安起来,从而导致危机事件无论从发生次数到动荡频率均历呈剧聚上升态势。而消弥危机事件主要途径,就是要设法弥补政策中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论彝族政治权力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西南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彝族尤其是凉山彝族其先民曾在本民族内部构建了独特的政治权力体系,如鬼主统治下神权与王权的合二为一、严格的等级制度及严密的家支组织。这一权力体系在彝族社会发展史上占主流地位,直至元朝以后,国家权力逐步渗透到彝族政治体系之中,并一直持续至整个近代。如果说,元朝是彝族权力发展史上的一个转变,它使彝族政治体系开始在形式上被纳入到统一国家政治体系的范畴,那么,新中国的成立则是彝族权力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它使彝族社会的权力结构、权力关系均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创作出独刨性艺术作品,艺术家必须获得超越视角以洞察世界,久而久之。渐渐形成某种“孤立”的境界。中国电视剧艺术生产主体是由制片人、编剧、导演、演员等艺术家按照一定形式结构的集体。如此,电视剧艺术家被抛掷在一条“孤立”到“集体”的路上。在不同的体制和机制下,曾形成“编剧中心制”、“导演中心制”、“制片人中心制”、“明星中心制”等等组织形式,无论以谁为中心,其实质无非要确立一个“孤立”的中心。其实,艺术生产的“孤立”与“集体”并不矛盾,在“孤立”到“集体”的路上,个体应既是“孤立”的,又是“集体”的,“孤立”中有“碰撞”,“碰撞”后再“孤立”。形成一种多元结构的“集体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存在的问题,诸如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其选任程序和职权设计不尽合理及在立法上对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权厘界不清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法律救治方法,其要旨在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发挥独立董事应有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是建立独立董事制度,通过独立董事对董事会进行监督和评估,提高董事会决策能力。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正处于初创阶段,还有许多问题,应从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改变股权结构,以及机制的选择与运用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The Systemic Change Model for Leadership, Inclusion, and Mentoring (SLIM) concentrates on systemic changes occurring in child care organizations where the director builds caring, consistent relationships with the total system and empowers the staff and others through leadership. The model recognizes the importance of focusing on system changes by the organization's director. Leadership qualities related to concepts used in business organizations are included in the training. A mentoring program will help the director focus on his or her leadership capabilities in moving the organization to change. An important collaboration component of the model is working with inclusion of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Included in the model are: collaboration components, systemic change, director leadership role, business model related to child care, mentoring, and inclusion of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相似文献   

17.
晋代僧官中有“九州都维那”之职名。维那是意译词,意为知事,加上“都”字,则不仅是中国化了的名词,而且表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都维那”仅是一种僧职,其职权范围变动不一。笔者以为,“九州都维那”不可能是一个正式的职名。“僧正”职名始见于东晋。与“都维那”不同的是,僧正是一个中国的职名,置于教团之上。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其称号并不定制,至唐中后期才较普遍地定称为州一级的僧官。但“三州僧正”却并非实有其职,而是身兼三个州的僧正。“三州”和“九州”并不与其后面的“僧正”、“都维那”等僧联起来,构成一个新的实有的僧官。此种情况表明,僧官称谓有实也有虚。  相似文献   

18.
北宋元You时期执政长达八年的吕大防,凭借他推崇家法,未植朋党和不私亲旧的为政原则,以及诸多有利因素,最终能得以长处元You政坛,同时,在元You更化之时,他虽参与甚至主持过废罢新法以及打击新法党人活动,但对其从政活动应当辨证地分析。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基层教学组织创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基层教学组织已不能适应高等学校功能拓展的趋势,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创新。作者在对基层教学组织的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基层教学组织创新策略:一是建立基于课程群负责人制的基层教学组织;二是建立基于教学团队的基层教学组织,三是建立基于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基层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20.
绝大多数先秦儒家很重视《周易》,《周易》是其主要研习经典之一,且其易学造诣很高,他们在讲进学顺序时经常不提《周易》,只是由于他们认为读书次序应该是先易后难,《周易》最难读,不宜初学和人人皆,而决不意味着他们不重视《周易》。章还就先秦儒家的精神气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