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正式群体”这一概念,是现代管理心理学的先驱者梅奥教授(E·Mayo)在其著名的霍桑实验(1924—1932)中相对于正式群体第一次提出的。所谓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明文规定的无形群体,其成员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情感色彩。是以个人的喜爱、兴趣需要等心理相容和一致为基础自然而然结成的群体。如中小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学习小组、兴趣小组,以及其他三五成群的小团体、小团伙等,而学校中存在的学生少先队组织、学生会、班组、班委会、团支部等就不属于非正式群体,是正式群体。由于青少年学生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正  相似文献   

2.
任何社会组织 ,除依靠相对稳定和规范的正式组织机构维系外 ,其内部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同形式、交往深度不一的“小圈子”———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组织 )。教职工群体也不例外。正式组织 (群体 )是按照组织设计规范构建起来的 ,它具有明确的目标、任务、职能和严整的结构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责权关系 ,对个体具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合理健康的正式组织为组织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本保证。而非正式群体是在正式组织的运行过程中 ,成员之间由于非正式联系而有意或无意形成的满足某种心理需要的一种不定型的组织。非正式群体的出现是一种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由众多师生员工组成的群体。在群体内按照各成员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可以把群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正式群体”,如科、室、班、组;另一类是“非正式群体”,即不经上级规定和同意,有关成员自然而然地结合起来的小群体。在学校工作中,除了正式群体起着重要的作用外,非正式群体对学校工作也起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如果我们对  相似文献   

4.
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中的学生群体可以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对象。而非正式群体则是经常被忽视的一个群体,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作一分析。一、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与和谐校园的含义根据一般社会学的观点,所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是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而划分的群体种类。“正式群体是指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有既定的目标,有固定的编制和群体规范,成员占据特定的地位并扮演一定的角色的群体。”而“非正式群…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儿童到青少年时期,总会在自发的人际关系基础上,结成小群体,这种群体,有人称为非组织群体,也有人称为非正式团体或非正式群体。它实际上是儿童和青少年在兴趣、性格、关系(邻居、同座、同乡、同寝室)等基础上,形成的相对于班级等正式群体以外而存在的人群。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心理学中群体动力理论,分析了科研活动中非正式群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状况,探讨了非正式科研群体的行为规律以及非正式群体在科研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对非正式科研群体进行引导与管理的措施,发挥非正式科研群体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讨论的“群体”概念,是指在高校学生中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持续的共同活动而结成的有“首领”的人群集合体。按照这种群体的构成方式和组织原则的不同,可区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类。正式群体是具有较强组织性的群体,其成员的来源、地位、行为和权利、义务等都有比较明确和严格的规定,如学生班、学生会、团支部,被批准成立的学生社团等。而非正式群体则是因为某些共同的需要而自发结成的,主要靠感情来维持存在的群体,它自生自灭,一般比较松散,而且人数较少。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不一定都参加了某种正式群体,而正式群体中一般都会产生非正式群体。  相似文献   

8.
本运用心理学中群体动力理论,分析了科研活动中非正式群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状况.探讨了非正式科研群体的行为规律以及非正式群体在科研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对非正式科研群体进行引导与管理的措施,发挥非正式科研群体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梅奥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表明在企业的正式组织群体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提出要提高企业生产效益,除了发挥正式组织群体外,还要重视发挥非正式群体的作用.虽然梅奥的“非正式群体”问题是针对企业管理提出来的,但给其他管理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同样存在着如何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 重视非正式组织在提高职工素质上的影响,帮助职工自学成才。所谓“非正式组织”是一切没有正规的组织章程、组织机构的各种小群体的总称,其中包括类似正式组织(即具有正式组织外形)的各种团体和不具有组织形态的各种小群体。“非正式组织”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仅存在于企业中,也存在于社会其他领域。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因志趣爱好、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较一致,逐渐形成一个个生活小圈子:同学之间,邻居之间,亲友之间等,还时有诸如“兴趣小组”“××诗社”之类出现。非正式组织有一定的内聚力,对职工各方面的影响很大,甚至超过某些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鱼龙混杂,积极的、消极的皆有。  相似文献   

11.
卞光绪 《江苏教育》2010,(12):54-54
人是社会中人,需要在交往过程中形成共识。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教师管理中,人们往往只重视教师队伍中大多数正式群体.如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群体,却忽视了教师中的非正式群体中的少数人。实际上.一个学科组真正强大起来.既要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又要促进团结,这就要求加强对教师中非正式群体的研究.发挥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协调好组织内部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正式群体内的凝聚力,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2.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构成单位。在每个班级中 ,除了诸如班委会、行政小组等“正式”的群体之外 ,往往还有一些完全是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不少老师对这些非正式群体充满了警惕和恐惧 ,只要看到班上有几个学生特别“抱团” ,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去“瓦解”他们 ,“镇压”他们。其实 ,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地以一概否定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时常是有害的。一方面 ,当青少年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对友谊的追求受到阻碍时 ,他们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 ,感到压抑和不满 ,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都是有害的 ;另一方…  相似文献   

13.
在中小学,除了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和学校组织正式认可的课外活动小组等正式群体以外,还存在着学生自发联合、未经学校正式认可、有着很强的内聚力、并带有浓厚情感色彩的学生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其成员之间往往有一致的观点、共同的利益或者共同的经历、背景、兴趣、爱好,是学生交往与归属的需要,比较稳固。 学校管理学认为:非正式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正式群体,当其方向与学生正式群体一致时,其作用是积极的,否则是消极的。因此,班主任老师如何对待和引导非正式群体,是管理好班级的关键。 一、正确认识学生非正式群体 …  相似文献   

14.
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三五成群人数不多的“友谊圈子”、“交际圈子”或被贬称为“小圈子”、“小团伙”之类的小型群体。它是以个体之间的共同活动、兴趣爱好和感情、利益等为纽带而形成的,它是在成员的相互影响中自发地形成的。这类非正式群体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中是司空见惯、普遍存在的。本文文就学校青年教师中的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条件和功能谈一点看法。 青年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由于人们的社会属  相似文献   

15.
1、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 群体,是三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目标相互依赖所构成的集体,群体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所谓正式群体,是指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所构成的团体,如学校、班次等。所谓非正式群体,是指由成员自愿结合的带有共同利益和明显色彩的小集体。其明显色彩泛指成员间某种观点、某种爱好和兴趣的一致性。在社会的任何阶层、团体或部门中,非正式群体总是必然地存在着,而且对正式团体的工作常常发生作用和影响。因而,作为一个正式群体中的领导者,必须善于发现、分析和研究本部门中的非正式群体的构成情况,正确认识其在本部门中  相似文献   

16.
一个班级内的群体有各种各样的。根据班级内构成的原则与方式以及有无明确的结构关系,可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师生认可,为完成班级所赋予的任务而产生的,有明确的权利与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群体,如班委会、团支部。非正式群体,则是基于志趣相投、家庭背景相似、人员性格相近等因素自然形成的群体。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正式群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历来为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所萤视。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虽然是一种“民间组织”,但其在班级中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类型,成因与功用等方面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了探析,提出高校要把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工作列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要认识和把握好三个关系,即:非正式群体存在与影响的客观必然性与主观决定性的辩证关系,非正式群体积极与消极两重性的可逆关系,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在教育意义上的主辅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个班级内的群体有各种各样的。根据班级内构成的原则与方式以及有无明确的结构关系,可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师生认可,为完成班级所赋予的任务而产生的,有明确的权利与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群体,如班委会、团支部。非正式群体,则是基于志趣相投、家庭背景相似、人员性格相近等因素自然形成的群体。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正式群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历来为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所重视。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虽然是一种“民间组织”,但其在班级中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类型1.志趣相投型这…  相似文献   

19.
齐国民 《天中学刊》1998,13(1):110-111
学校中的学生群体,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有组织的学生群体,它是按照社会的规定或学校行政的决定组织起来的一。定组织或基本单位,如学校中的共青团组织、少先队组织、学生会或班级等;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不具有正式组织的学生群体,它是根据学生自己的需要、以个人的情感好恶或心理上的亲疏远近关系为基础,自发结成的学生群体。学生非正式群体在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儿童的年龄小,生活及活动的范围相对狭窄,因而,他们结识的小伙伴主要是邻居、亲友或同桌,这种群体关系很…  相似文献   

20.
一个班级内的群体有各种各样的。它根据班级内部构成的原则与方式以及有无明确的结构关系,可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师生认可,为完成班级所赋予的任务而产生的,有明确的权利与义务和职责分工的群体,如班委会、团支部、学习小组等。非正式群体则是基于志趣相投、人员性格相近、家庭背景相似、学习成绩相近等因素自发地形成的群体。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虽然是一种“民间组织”,但其在班级工作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对农村中学非正式群体正确的引导和管理,管理工作有着十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