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旁边”一词时,我采用了直观演示的方法。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领会词义,然后让他们解词。有一个学生说:“‘旁边’就是不远的地方。”课堂上没有反驳意见,对学生这个不确切的解释,我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走到课桌的旁边面向学生站着,问:“老师的旁边放着什么?”一个学生说:“老师的旁边放着课桌。”我加以肯定,又问:“大家再看老师旁边还有什么?”多数学  相似文献   

2.
教学《在炮兵阵地上》时,我正指导学生阅读品味彭总饭桌上的一席话,一学生突然举手发问:“老师,彭总明明说自己‘只错了一句’,为什么却说‘我又说了错话’呢?这个‘又’字不是说明他说的错话不止一句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我认为把‘又’拿掉反而好一些。”这一串连珠炮的提问,原来是对“又”字有意见。我正想用三言两语解答,可发现几个学生跃跃欲试,我马上改变了主意:且慢,看他们怎么说。我扫视全班,问:“你们的意见呢?”教室里出现短暂的沉寂之后,一双又一双的手举了起来。一同学说:“我觉得彭总根本没有说什么错  相似文献   

3.
一位老师正给全班读《三只小猪》的故事。她读到了第一只小猪正在为它的房子收集建筑材料那部分。她读道:“……所以小猪跑到推着装满稻草的手推车的人面前说:‘对不起,先生,我能要点稻草去建我的房子吗?’”老师停下来问全班同学:“你们认为那个人会说什么?”一个小男孩举起手说:我想那人会说:‘噢,天啊!一只会说话的猪!’” : 噢 天啊 一只会说话的猪 ‘ , ! !’” A Talking pig A teacher was reading the story of the L to Three ittle Pigs her class.She cam e to the part of the …  相似文献   

4.
幽默二则     
耳朵被拉掉了从前,有位教书先生喜欢用拉耳朵来惩罚学生。一天,一个学生在作业本上把“陈”字写成了“东”。老师很生气地问:“你的‘陈’字怎么没耳朵?”学  相似文献   

5.
校园幽默     
提问生物课上老师提问:“名词解释——‘完全变态’和‘蜕变’。”说完拿起点名册。顿时,台下翻书声四起。片刻,A君已被点到。可怜的A君只找到一个答案,另一个还没来得及找。A君脸色通红,只好低下头辩解:“老师,我不会‘蜕变’,我只会‘完全变态’。”台上台下一片哗然。(山西李婷)非洲野猪生物课上,老师正给学生讲述非洲野猪的外貌,他抬头向讲台下一看,发现学生大多数都趴在桌上睡觉,他很气愤,于是大声说道:“你们得看着我,不看着我怎么知道非洲野猪长什么样呢?”  相似文献   

6.
上课伊始,学生就问:“什么是‘先令’和‘便士’?”如何处理这个似乎节外生枝的问题?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课文,认识“先令”和“便士”的内涵。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很快明白了“先令”和“便士”都是英国的货币单位,并且从“我”没有零钱,拿出1先令让小珊迪找零,知道先令币值大于便士。接着,教师顺势提出1先令等于多少便士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粗心的学生说:“1先令等于4便士,从‘这是您那个先令找回来的4便士’得出的答案。”稍微细心的学生说:“1先令等于5便士,因为‘我’买火柴还用了1个便士。”更细心一些的学生说:“‘我’买火柴用了一个…  相似文献   

7.
欢乐便利店     
老师没来自习课上,教室里非常热闹,同学们有说有笑,不知谁喊了一声:“老师!”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顷刻,那声音又补充道:“没来。”区别老师:“电与闪电有什么区别?”学生:“一个收电费,一个不收电费。”(以上两则由小丁供稿)鹦鹉和画眉老师问:“有两只鸟,你怎样分辨出哪一只是鹦鹉,哪一只是画眉?”阿呆满不在乎地答道:“这还不简单!站在鹦鹉旁边的是画眉,站在画眉旁边的是鹦鹉。”我是特“困”生阿呆上课时总是睡觉,老师批评他:“你能不能不睡觉?”阿呆回答:“不行,因为我是特‘困’生。”屈原是医生历史课上,老师问阿呆:“屈原是什么人?”…  相似文献   

8.
论文老师:“你这篇论文是抄袭的吧?”学生:“下次不敢了。你就饶了我这次吧。”老师:“这篇论文是我6年前写的。”学生:“啊!对不起。老师,我事先并不……”老师:“不过,我还是决定给你‘优秀’。”学生:“谢谢老师,可这是为什么?”老师:“当时我的导师只给了我‘及格’,可我我的那篇论文应该是‘优秀’。”作文小美在作文里写上长大后的愿望:一、我希望有个可爱的孩子;二、我还希望有个爱我的丈夫。老师评语:“注意先后顺序。”开心坊:老师颂(Ⅳ)  相似文献   

9.
快活林     
一题数解老师:四减四等于几?学生:等于八,老师。老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你把课桌的四个角砍掉就明白了。责任老师:莫里茨,你来说说,“责任”是什么意思?莫里茨:假设我的裤子有两条背带,现在断了一条,那么所有的责任就在另一条背带上了。·快活林·造句“给我造个句子,在这个句子里必须有个‘糖’字。”“父亲在喝茶。”“‘糖’字在哪里?”“在茶里。”多听少说小明:“为什么耳朵有两个,嘴巴才一个。”爸爸:“这是叫你多听别人劝告,自己少说一些废话。”快活林  相似文献   

10.
有一本书上说:人有第三只耳朵,如牙齿、骨骼等。我半信半疑,牙齿、骨骼真能听到声音吗?我决定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牙齿是不是第三只耳朵。开始做实验了。妈妈找来一些毛线、一根橡皮筋、一支筷子。妈妈用毛线团塞住我的耳朵,周围的声音听不太清楚了。她再让我用牙齿咬住橡皮筋的一端,用一只手拿着另一端,另一只手用力地拨动橡皮筋。我听到了“嗵——嗵——”的声音。当我取下耳朵上的毛线团,再重复上面的做法时,结果,那“嗵——嗵——”的声音反而变得轻了。我感到奇怪:“为什么塞住耳朵也能听到‘嗵———嗵——’的声音,而且听得更清楚呢?…  相似文献   

11.
幽默     
释义 一位大学教授对学生讲道:“古代‘吕’是接吻的意思,口对口,很形象。”其中一学生问道:“如果‘吕’是接吻的意思,那么‘品’字又怎么解释,三个人在一起接吻吗?” 教授正待发怒,又一个同学起来说:“我看‘品’字还好解释,‘器’字呢?四个人和一只狗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12.
教苑茶座     
幽默与漫画教师说吻一位大学教授给学生讲道:“古时候‘吕’是接吻的意思,口对口,很形象。”一学生问:“如果‘吕’是接吻的意思,那么小品的‘品’是不是三个人在一起接吻?”教授正待发怒,又一个学生站了起来:“我看‘品’还好解释,兵器的‘器’呢?是不是四个人在一起和狗接吻?”全班笑成一团,教授摔书而去。文明用语老师批阅小新的周记,周记里写道:“考试不及格,我说是爸爸遗传造成的,爸爸骂我‘嘣嘣’!”“嘣嘣”究竟是什么意思?老师大伤脑筋,于是把小新找来问。小新说:“老师让我们文明用词,写‘放屁’不太文明,所以用了‘嘣嘣’替代。”…  相似文献   

13.
欢乐便利店     
抬错了体育课上,老师说:“大家听我口令,‘一’就抬左腿,‘二’就抬右腿。明白吗?”“明白。”“好。一!”大家都抬起左腿,只有一个同学抬起了右腿,和旁边同学的左腿并在了一起。老师大声说:“是谁不听口令,把两条腿都抬起来了?”爆笑指数:(郭欣雨)马丁·路德·金学生甲:你知道  相似文献   

14.
微笑舞台     
用老秤语文老师:“哪有‘半斤五两’这句成语?”学生:“考数学时,我答‘半斤等于八两’得了零分。”语文老师:“记住,作文时还是用老秤。”评语家长在成绩单上看到老师给自己儿子的评语:您的小孩在学习时善于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视觉器官。对这段话,家长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打电话请教老师,老师回答说:“哦,这是说他时常抄旁边同学的作业,并且抄得很巧妙。”伏笔儿子:妈妈,当你发现有人成绩不好时,是骂他好呢,还是鼓励他好呢?妈妈:我认为还是鼓励他来得好。儿子:这就对啦!妈妈,这次期末考试,我英语只考了50分。QQ综合症小明在QQ上聊天。时间…  相似文献   

15.
捉空气     
今天上自然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在教室里做“捉空气”的实验。老师先让我们把塑料袋口张开,拿起来兜了兜,然后把塑料袋口握紧,塑料袋一下鼓起来了,我往上摸了摸,觉得软乎乎的。老师又让我们把塑料袋口贴在耳朵旁边,捏住塑料袋口的那一只手慢慢松开,用另一只手轻轻地捏塑料袋,我觉得  相似文献   

16.
孩子们特别爱做“和字宝宝交朋友”的游戏。这天,孩子们又“缠”着我:“老师,我们想和字宝宝交朋友。”“好吧,”我爽快地答应了,拿出一大叠字宝宝说,“今天,老师请来两个字宝宝,它们是谁呢?请你们猜一猜。”说着我用手捂住眼睛,做了个哭的样子。孩子们异口同声:“是‘哭’。”然后,我又“嘻嘻……”地笑,孩子们被我的表情逗笑了,纷纷说:“是‘笑’,是‘笑’!…‘哪个字是‘哭’,哪个字是‘笑’呢?”我故意卖起了关子。  相似文献   

17.
小鬼笑翻天     
听话的学生一次上课,老师跟学生约法三章:作文得“甲”的基本条件是必须写满两页纸。有一个学生在剩余的两行写着:“只剩下两行,快做完了,努力吧!现在剩下一行了,继续努力吧!加油!快完了!终于做完了。”精辟的论述“爸爸,什么叫‘资本’,什么叫‘劳动’?”“是这样的:如果我从邻居家里借了100元,我就有了‘资本’,如果他想从这儿讨回这笔钱,他就必须‘劳动’。”借成绩单老师问吉米:“你为什么要把成绩单借给约翰呢?”“不,不是我故意的。”吉米讷讷地回答,“他说,想吓唬一下自己的父母。”“那结果呢?”老师又问。“结果——”吉米回答,“…  相似文献   

18.
“拨”是课文《八角楼上》中的一个生字,这个“拨”与“拔”是形近字,学生很容易混淆,作业中很多学生把“拔草”写成了“拨草”。鉴于此,我想了个比较直观的办法,我先把“拨”字写在黑板上,问学生:“这个字的右边是什么字呀?”学生立即回答:“是‘发’字。”我接着问:“文中的毛主席在写文章时,忽然发现油灯的灯光暗了下来,他是怎么做的呢?”学生回答:“毛主席用手轻轻拨了灯芯。”“对,这就是拨灯,你们可要记住‘拨’的右边是‘发现’的‘发’字,而‘发’的左上角的一小竖恰似一根拨东西的小棍棒。”然后我又指着“拨”字的右边说:“如果你…  相似文献   

19.
宾老师作文讲评中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感觉她指导得特别到位,特别好。她上的作文课是《给文具设计名片》。当堂讲评时,一个学生读他写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铅笔的头上有一个红色的东西,可以用来改正错字。”老师马上说“:这句话好吗?怎样写更好呢?”一个学生说“:在‘东西’后面加上‘那是橡皮’。”另一个学生说“:铅笔头上有一个红色的帽子。”老师说“:很好!把‘东西’改成帽子就更清楚、更形象了。”这时又有学生举手,老师让他回答。他说“:还可以‘把一个’改‘成一顶’。”又一个孩子也迫不及待地举手:“老师,可…  相似文献   

20.
幽默     
“这是什么形?”父亲指着长方形图案问儿子。“长方形。”儿子答道。“这是什么形?”父亲又指着正方形图案问儿子。“短方形。”儿子很认真地回答说。A记得有一次去听一年级的语文课,做课后练习时,老师叫了一位同学站起来读题,此题为“小溪流进()里”。这位学生站起后,大声读到“小溪流进括号里”。B要交作业了,老师说:“还有没交作业的‘漏网之鱼’吗?”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能明天来自投罗网吗?”C医学院某班进行口试。教授问一学生某种药每次口服量是多少?学生回答:“5克”。一分钟后,他发现自己答错了,应为5毫克,便急忙站起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