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严如熤之所以能够彪炳史册,名垂千古,与其求学于湖湘文化的中心长沙岳麓书院密切相关。严如熤在岳麓书院的最大收获是对经世致用思想的认同与提倡。严如熤离开岳麓书院之后,不论是于明山书院从事讲席之职,还是作为地方行政长管对敷文、汉中书院的教学或管理,都深受岳麓书院教学模式、教育思想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严如熤《汉台咏史》包含一百一十六首咏史诗,对这些咏史诗进行分类整理,探讨严如熤对众多历史人物的褒贬,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严如熤“以民为本、推崇仁政、重视人才”的儒家思想倾向。另外,《汉台咏史》中的咏史诗歌咏人物众多、视野开阔、选材得当、见解独特、用典精巧,是清代中叶咏史诗坛上的重要成果。对严如熤《汉台咏史》进行研究,不仅是对严如熤及其作品研究的丰富与完善,从长远看,亦对满清一代历史、政治、文化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严如熤,清代官吏,嘉道年间,他坐镇南山、治理汉中,为官陕西20余年。在此期间,他在平定汉中白莲教事件与"棚民"事件过程中建立了卓著的功绩。严如熤一生著述颇丰,但今人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官吏、地主阶级经世派的身份上,对其著作的研究仅集中在少数作品上。本文试图对严如熤其人及其著作的研究情况做一梳理,对未来的研究做一展望,以期推动此项研究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清代学者严如熤论述川陕鄂交界地区社会政事、山川形势、风土民情等方面情况的文献屡被学界引用。他的著作对于研究清代中期四川、陕西、湖北三省交界地区的社会状况、自然环境变迁、山地经济开发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以汉中地区为中心对严如熤的著作进行梳理,探讨其有关汉中的经世实践及其经世致用思想形成的因素,以引起学界的关注,促进发掘更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会馆建筑是在中国明清之际出现的异乡人在客居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和活动场所。清代陕南会馆建筑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泛,对陕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文章在对相关文献资料整理以及实地考察的基础之上,对陕南会馆进行了系统统计、分析,进而揭示出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陕南土特产品种繁多,其中茶叶、木耳、生漆、桐油、蚕丝、中药材等,产出量大,最具开发价值。茶叶在陕南的种植历史悠久,数历盛衰兴败。明王朝把茶叶作为与西北少数民族贸易马匹的专营商品,实行了极为严格的统购包销政策,阻碍了茶叶生产。清政府调整了茶叶政策,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木耳在陕南各地均有生产,质量较他处尤佳,贸易量十分可观。桐油、生漆是陕南的大宗产品,市场广阔,前景看好。蚕丝生产以汉中、兴安二府最多,著有成效。此外,还有烟草、皮张、生姜、中药材等,也都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治国安邦的神圣准则和重要依据,作为清朝统治阶级的满人,亦非常重视学习儒学经典及广用儒臣.上至皇室诸王,下至八旗生员,经学专才辈出,撰有多部经学论著.涉猎范围遍及《五经》《四书》等,而尤以对易学的广研精索及理学的体察践求为著.满人对经学的崇尚与翻译引致小学的昌大繁盛,其中对满文的辨析考释又让他们尤为热衷.学风上趋兼采,重实证,则颇现朴学思潮之波及.  相似文献   

8.
清人所编歌谣总集较之前代产生的同类型著作,其整体数量更大,采录范围更广,内部类型更多,思想内涵也更丰富.它是中国古代歌谣总集缟刊史上的顶峰.  相似文献   

9.
陕南方言的相互接触同时也带来了陕南文化的大融合,使得陕南各项文化形态均具有南北交融、多元包容的表现特征.本文主要从陕南方言接触与陕南文化融合的关系来探析陕南方言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
“按田出夫”制度是清代宁夏府水利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发掘和梳理,指出清代宁夏府“每田一分,出夫一名”制度中之“一分”因受摊派对象、田地等级等因素影响,其所含田地数目有前后变化,进而引起夫役和物料数目的变化。“按田出夫”制度明确了征派对象,保障了灌溉渠道的修浚,促进了清代宁夏府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官绅借助“按田出夫”制度在征夫征料过程中对渠民予以盘剥,致使官民矛盾加剧,影响了地方社会。  相似文献   

11.
清代伊犁屯田的水利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伊犁地区在清代有着各类屯田,水利自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从管理体制上看,伊犁屯田中,总兵和总管兼管兵屯和旗屯水利,密喇布伯克专管回屯灌溉,渠长管理户屯水利。新疆建省后,密喇布伯克、农管、水利为基层水利管理人员,大阿訇负责调处全县水利纠纷。在水利纠纷的问题上,政府做了制度和政策上的预防安排。伊犁建有九城,兵屯、旗屯、回屯分城而居,锡伯、索伦、察哈尔、厄鲁特四营分河而驻,蕴涵预防纠纷的深意。在工程技术上也设计了分水措施,在干渠、支渠、村庄、农户间实行分水。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水利纠纷仍时有发生,如各种屯田形式内部统治者侵占渠水、不同屯田形式间的水土纠纷、各农户间的争水,等等。由于制度上的措施,特别是分水措施发挥了作用,同时实施了土地轮耕休作制度,根据伊犁河水量和粮食存储数量决定耕作数量,减缓了对水源的需求,这些对缓解水利纠纷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允随作为清代前期云南地方政坛上继鄂尔泰之后有所作为的封疆大吏,长期督理云南地方政务,建树颇多,由其主要负责的金沙江航道整治工程,体现了重视水利交通,发展云南地方经济的思想。他治河的各项管理措施,值得肯定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明清以来苏北水患与水利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黄河夺淮,苏北沦为“黄泛区”、“洪水走廓”。频仍的水灾摧毁了苏北农业经济,使生存环境恶化,这是导致苏北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明清、民国政府从不同认识层面治理苏北水患,但时代及自身的局限使之无法进行根治。建国50年,苏北水患得到前所未有有效治理,水利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但其中也经历了曲折。  相似文献   

14.
目前学界对清末商办铁路的认识存在四大误区,有必要加以辨正。商办铁路公司的集资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虽然这些资金与中国铁路的实际需求相距甚远,但外债是靠不住的;各省的商办铁路都是有规划的,都充分考虑到与邻省的联接;铁路商办时间不长,却取得了不俗的修路实绩,有些商办铁路的成绩不理想,恰恰是因为受到“官”的干扰;商办铁路公司的贪污腐败问题有必要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5.
姜师度对唐代水利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与他的个人因素即“颇知沟洫之利”、“勤于为政”、“有巧思”、“明于川途”有着密切的直接关系,同时与其当时所任官职也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严复承继清代学术讲究义理、考据、辞章的治学传统,在西学译介中提出了翻译的义理“反证”说、“敦崇朴学”说和“文章正轨”说.义理“反证”旨在会通中西思想,“敦崇朴学”注重通过考据会通中西义理,“文章正轨”成就了严复作为译界的文章高手.严复的翻译是会通中西的学术方式,对当前学术经典的输入和输出均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水利问题自古以来便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之一.对水利问题的解决,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环境变迁的情况下对自然环境的自我适应和发展过程.通过对大量碑石文献资料的解读,不但发现了清代陕州地区水利工程的兴衰演变过程,更揭示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此地区基层群众管理各种水利设施和水利运作的宝贵经验,对今天该地区水利问题的解决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河官是清代官僚体系中的特殊群体。清朝在河官选任上有特殊规定,如要求熟悉河务、身家殷实、吃苦耐劳、清正廉洁。同时,在河官选任中实行预选,将题补权力交由河道总督,放宽回避制度等。这些措施在清代河官选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粤西文学从唐代"二曹"后一千多年的缓慢发展,至晚清整体崛起,其中"杉湖十子"是其重要的支柱性力量。其代表人物龙启瑞、朱琦及汪运、彭昱尧、高书浚、杨继荣、曾克敬、李瀛、赵德湘、黄均祖等十位志同道合的诗人,在桂林杉湖畔聚会唱和为群,其作品汇集成册,特点凸显,成就颇高,影响深远,具有较为明显的文学流派特征,对于推动粤西文学发展及其晚清诗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