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允淼 《新高考》2006,(3):24-26
一、电解质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的判断 电解质导电属于离子导电。在水溶液中,不管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都电离产生能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在水溶液中,可溶性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都能导电。但在熔化状态下,离子化合物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共价化合物仍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因而共价化合物不能导电。从而得出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物的方法:在熔融状态下做导电性实验,能导电的为离子化合物,不能导电的为共价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1.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分析:根据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电解质必须为化合物,而金属单质熔化状态下也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2.熔化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电解质。分析:液态的共价化合物均不导电,但某些液态的共价化合物(如酸等)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酸均为电解质。  相似文献   

3.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从概念上讲非常明确,即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全部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在上述情况仅部分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准确掌握其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束手无策,这充分说明仅凭教师的说教,学生难以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4.
一、对概念的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应注意:1·电解质、非电解质类属于化合物,要区别于单质、混合物.2·电解质导电的本质是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也就是说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其不一定是电解质.NH3SO2CO2SO3→(非电解质)(  相似文献   

5.
固体电解质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高能电池、电化学传感器、化学反应器和气体分离装置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价离子传导电解质上,若能获得高价离子传导固体电解质,应用前景会更加广泛。因此,文章针对三价阳离子传导固体电解质,特别是铝离子导体的制备、导电性能和在传感器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刘晓明老师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我认为是正确的,再补充几点。一、电解质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是在溶解或熔化状态下能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于的性质。由于这个性质直接反映了电解质的微观结构特征,因而这个性质是电解质的本质属性。只有掌握了这个本质属性,才能从正面解释下面的问题: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为什么能导电?在溶解或熔化状态下非电解质为什么不能导电?  相似文献   

7.
问题1为什么说电解质导电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给电解质通交流电时,也会发生电解反应吗?金属导电只是电子在金属晶体内定向移动,导电前后金属材料不会发生变化,故金属导电是物理过程.电解质导电指的是处于"金属导线—电极—电解质"闭合回路里的电解质的导电过程,并非特指电解质溶液内部(若单指这部分离子移动,就只是物理变化了).  相似文献   

8.
1.因为NaCl的水溶液通电后,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NaCl的水溶液能导电. 答:错.因为NaCl溶解在水里时,就已经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由于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所以通电时能观察到溶液导电. 2.NaCl、HCl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在它们的水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NaCl、HCl都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姜英华 《高中生》2009,(9):22-23
一、对易混淆的概念的判断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B.在水溶液中导电能力强的化合物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化合物是弱电解质C.只有离子与离子之间的反应才是离子反应D.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相似文献   

10.
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第五章第一节“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第二个问题——电解质的电离时,由于受前一个问题——溶液的导电性实验现象的影响,学生往往对教材中电离概念的理解发生偏差,错误认为,电离是电解质的水溶液(或熔融物)通电后发生的变化;电解质的水溶液(或熔融物)通电后才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离子。为了不使学生产生上述错误认识,我在处理这部分教材时,通过实验对“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一结论进行验证。 实验时将课本169页[实验5—1]的装置稍作改动。具体做法是:将169页[实验5—1]装置中的电源和灯泡取掉,把两个电极的引出线并联在灵  相似文献   

11.
电解质导电能力不同电解质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不同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同电解质有强弱是由于是由于是由于①由实验条件:五种溶液是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因此溶质的物质的量都是nB=CBV。②五种溶质若都完全电离,一个溶质分子都产生两个离子,因此应有相同的离子浓度,五种溶液的导电能力应相同,灯应一样亮。③实验表明:五盏灯不一样亮。教材是经过精练、浓缩的结晶,内涵很丰富,但在某些地方也存在局限性。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教材,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探究教材中隐含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  相似文献   

12.
电解质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荷,包括正离子与负离子两种,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的不仅是负离子,还有正离子.尽管欧姆定律对金属、电解质导电均适用,但其导电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电解质是靠正、负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是一种离子导电.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一些中学教材和大学试用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中,对电解质的概念都是从物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能否导电来叙述的,也就是说电解质的概念被定义成: “根据物质的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可把物质分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大类。” “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的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相似文献   

14.
“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的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这是中学化学里对电解质概念的描述,这一描述似乎已成为人们对电解质约定俗成的看法。然此描述却给人造成许多误解,如氨气、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也都成为电解质了,因为它们的水溶液是导电的。为此我们有必要给电解质以本质的描述,或者说给电解质下一个定义:“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这样,以上所述弊端便不会产生了,  相似文献   

15.
作为高一化学,特别是高一的第一、三、五章,属于理论基础知识,这需要我们花很多的时间去记忆。但是记忆不是单纯地去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比如高一化学离子反应这个概念“,凡是有离子参加或者离子生成的化学反应叫离子反应”,那么我们就要具体的来理解这个概念中的每个字词句的具体含义。首先是离子,中学化学中的离子指的是可自由移动的离子,进而联想到什么情况下才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呢?通过前面对电解质电离知识的学习知道,能够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离子化合物(包括盐和碱)在熔融状态下,一种是在水溶液中,…  相似文献   

16.
食盐、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等因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教材实验无法清晰验证溶液导电的本质。选取常见的有色离子,借助盐桥有效实现溶液导电过程中离子移动的“可视化”,进而证明溶液导电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离子反应是电解质溶于水 (或受热熔化 )后发生电离 ,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 ,从而发生离子间的交换反应。离子反应的实质是离子的交换。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学生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但在实际过程中 ,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现总结出书写离子方程式“八忌” ,简述如下 :一忌非自由移动离子参加的反应写成离子方程式。离子反应的实质是离子的交换。对于那些尚未发生电离的电解质间发生的反应 ,尽管也有离子间的互换 ,也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如 :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铵与消石灰混合共热制取氨气。2NH4 Cl+Ca(OH) 2 CaCl2 + 2NH3…  相似文献   

18.
展庆领 《考试周刊》2010,(16):172-172
金属导体导电是依靠自由电子作为载流子导电;半导体材料导电是依靠电子-空穴对作为载流子导电;液体导电是依靠液体中电离的离子作为载流子进行导电(汞除外);电解质溶液里电解质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在给它加上电压后,阳离子和阴离子就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这就是电解液导电。  相似文献   

19.
1.因为NaCl的水溶液通电后,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NaCl的水溶液能导电.错.因为NaCl溶解在水里时,就已经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由于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所以通电时能观察到溶液导电.2.能导电的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离子,所以溶液带电.错.虽然能导电的溶液中存在着带电的离子,但是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溶液不显电性.3.鉴别盐酸、硫酸时既可用BaCl2溶液,也可以用AgNO3溶液.错.鉴别盐酸、硫酸时可以用BaCl2溶液,但不能用AgNO3溶液.这是因为,盐酸中加入B…  相似文献   

20.
在溶解和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称为电解质,而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的问题,如离子的平衡,离子浓度的计算,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乃是成人学习化学的突出困难,掌握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和技巧,不仅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员学习化学的兴趣,也为进一步学习化学科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