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晓娟 《新闻世界》2013,(12):154-156
记者走基层是对新闻记者的一次历练和对其职业素养的提升。记者走基层要深入一线,将新闻写在大地上,走基层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本文试从实践角度探寻记者走基层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走、转、改”成为新闻工作者当下必做的功课,它考验的是一名新闻工作者与群众的真实情感。只有“身”入基层、“眼”入基层、“心”入基层,通过全身心的融入,才能做到“走”得活、“转”得快、“改”得好、“练”得精,才能使新闻报道凸显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新闻摄影佳作从何而来?综观新闻摄影史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基层是佳作之源。那么,摄影记者如何强化基层意识呢? 一、深入基层,既要身入更要心入 由于拍摄新闻照片有别于文字记者的采访,因此有人认为摄影记者无需像文字记者那样“挖”新闻,关键是“抓”瞬间。摄影记者下到基层能不能“咔嚓”一声,拍完走人?要不要心入? 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强化摄影记者的基层意识,除了下基层,还必须与基层的群众交朋友,上至机关干  相似文献   

4.
从进入开封日报社的第一天起,新闻前辈就告诉我"谁有眼光准到基层去",基层群众最富创造性、最具活力、最有新闻.无论是做记者、编辑,还是担任部门主任、副总编辑,我始终如一地把基层当作我的工作地点,把下基层作为一种工作常态、一种自觉行为,我也从中收获了感动,收获了成长.作为地方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虽然长期在基层,但是身在基层,如果没有对基层情况的深刻了解和准确把握,并不一定能够准确反映基层的情况,因此必须深入基础、研究基层,做到身入心入.  相似文献   

5.
如今,时代发展了,科技进步了,记者们的采编设备也跟着鸟枪换炮了,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QQ都成了记者手中的"生产工具"。一些记者习惯于"秀才不出门,报道天下事";也有的虽然"身"入基层,但"心"未入基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心猿意  相似文献   

6.
强化群众观点,身入更要心入基层是新闻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的第一主角.要增强稿件的可读性,必须强化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学会用群众视角反映时代主题,带着感情接地气.身入是心入的前提,心入是新闻工作的根本.一些媒体的编辑记者走基层只满足于身入,没有心入,仅仅把"走转改"当作一项运动、一项任务,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没有真正了解社情民意,没有加深与百姓的感情,没有认真总结鲜活的经验,没有深入思考解难题的法子,稿件仅仅把群众语言、一线场景当作报道的"靴"和"帽",给人的最大感觉就是假.这样的身入就失去了意义,等于空走一遭.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需要人们对如何在走基层的报道中进行深度信息挖掘的方法进行认真的思考。本文通过分析走入基层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心"入群众、从多角度去分析"走基层"所报道事件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李仁国 《新闻实践》2011,(12):16-17
自8月25日,浙江在线推出“入基层听民声”系列专栏以来,广泛发动采编人员离开电脑,到基层去。网站由领导带队,先后推出缙云、云和、新昌、乐清、黄岩、富阳、开化、龙游、兰溪等基层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9.
颜伟杰 《新闻实践》2011,(10):12-13
在“走转改”活动中,广大新闻工作者持续不断开展蹲点调研,进农村、进社区、进车间,入工地、入学堂、入警营,上高山、下海岛、赴边疆,与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情倾听民声,真切体验疾苦,真实记录变迁,真心关爱民生。通过在基层一线的蹲点采访、调研和报道,切实增强了对国情、省情的了解,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理解,对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体验。读一读部分蹲点记者来自一线的“微报告”,细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感所获,在走基层的路上,我们会走得更自信、更充实、更坚定。  相似文献   

10.
在走转改活动中,广大新闻工作者持续不断开展蹲点调研,进农村、进社区、进车间,入工地、入学堂、入警营,上高山、下海岛、赴边疆,与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情倾听民声,真切体验疾苦,真实记录变迁,真心关爱民生。通过在基层一线的蹲点采访、调研和报道,切实增强了对国情、省情的了解,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理解,对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体验。读一读部分蹲点记者来自一线的微报告,细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感所获,在走基层的路上,我们会走得更自信、更充实、更坚定。  相似文献   

11.
<正>“新春走基层”活动是春节期间全国新闻媒体的统一规定动作。河南信阳日报在2024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形式上,策划前置,做细选题;内容上,身入心入,做优采访;报道上,捕捉热点,融媒传播。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呈现出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群众欢乐祥和迎新春的喜人景象,彰显了媒体专业素养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广大新闻工作者纷纷走出办公室,身入基层.心贴群众.采写出了一大批透着泥土芳香的新闻作品。那些记者亲历式的稿件因文风朴实、简短鲜活、紧贴基层,深受读者的喜爱和好评。许多战士说:叶艮纸上刊登的这些新闻,就像发生在我们单位一样!”  相似文献   

13.
这里有亲临其境的所见所闻,这里有“身入、心入”后的肺腑之言,“‘三个代表’在基层”采访团的同行们经历了些什么?类似的大型采访团的采编活动有何规律可循?选编亲历其中的几个单位记者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体会。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入水深者得蛟龙".对于企业报记者而言,这水指的就是基层,企业报记者只有真正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才能抓到"活鱼".不深入基层,光靠漂在上面就不能了解具体情况,不可能发现,不可能积累,最终会失掉新闻报道的源泉.深入基层是企业报记者最大的优势.因为他们就生长在企业一线,与基层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开展“双服务”推进年活动,3月3日至5日,省档案局(馆)副局(馆)长王茂法率调研组前往台州市,进企业、入乡镇,重点了解基层档案工作的发展状况和遇到的困难,探索档案工作如何更加有效地为企业、为基层提供服务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层是新闻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的第一主角。要增强稿件的可读性,必须强化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学会用群众视角反映时代主题,带着感情“接地气”。自2011年8月初,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以来,《唐山晚报》广大采编人员坚持和发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从思想感情上、从工作作风上真正回到群众中,身入基层,深入...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我根据报社的安排,主要跑社区新闻。2年多时间的实践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要当好一名社区记者,就要真正沉到基层去,不但要身入,还要心入,要加强与社区工作人员的交流沟通,为居民排忧解难.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新闻素材永不枯竭,工作得心应手,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8.
钱卫星  许斐 《新闻实践》2011,(10):24-25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诸暨日报关于“病坚强”柴水萍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并受到浙报集团领导、诸暨市委书记的好评和批示肯定。在这次采访中,我们身入、心入,全方位深下去,全方位多角度采访,与报道对象心贴心,挖到了新闻“富矿”,做了一个成功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基层,长期以来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这里有鲜活的素材、动人的故事,更是新闻事业发展的沃土.近期,中宣部等五部门号召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是要求记者沉下身去接这个“地气”,关注报道火热的生活,让新闻报道汇聚民心、集聚入气,并在报道过程中夯实新闻工作者和媒体的底气.  相似文献   

20.
郭建义 《军事记者》2011,(12):50-51
翻阅近期《前进报》,让入耳目一新.从版式上充分体现了浓眉大眼,气势恢弘;从内容上更加厚重,指导性更强:从效果上领导机关更加关注。基层点击率直线攀升。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