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朗读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这勿庸置疑。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各种人物的情感变化,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在朗读上做过不少文章。从小学到高中,前前后后我也听了上百节有朗读的语文课,发表过不少有争议的意见。今天我撷取个别有代表性的片段,再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往事剪接那是两个月前,我在郑店小学听的一节语文课,课题是《倔强的小红军》,教材出自于人教社语文教材第八册。课文叙述了长征掉队的陈赓与虚弱的小红军之间发生的事情。文中有四次对话,另有一次是陈赓在离开小红军后的愧疚性独白。怎样处理这四次对…  相似文献   

2.
蒯威 《辽宁教育》2013,(3):88-88
《读者》2012年第17期的“言论”中,选载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段话,他说:“《乡愁》表达的原本是淡淡的哀愁,但看到内地演员朗诵《乡愁》,总是激动,甚至凄厉,有样板戏的味道,令我很难为情。”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去理解和体验课文的思想、感情、意境、情趣等,也就是通过读来实现悟,这就是读的意旨所在.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以下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并在读中促思、读中悟道.  相似文献   

4.
余晓婧 《考试周刊》2013,(37):36-37
<正>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使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所有学段都不能忽视的教学目标,并且强调"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时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和教研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假如不朗读,学生就不能熟  相似文献   

5.
低年级学生刚刚从拼音学习过渡到课文学习,朗读尚处在起步阶段,朗读教学在低年级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为常见的是低年级学生朗读课文时热闹一片,在教室外很远就能听到他们响亮的朗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顾三萍 《双语学习》2007,(8M):20-20
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朗读出之于口,入之于心,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人在朗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从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学生更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在这样的活动中,师生可以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  相似文献   

8.
朗朗书声,是语文教师的莫大享受。但不知从几时起,朗朗书声变成了一种声音,那声音比较尖细。乍一听,似乎全是女生的诵读,其实不然。指名一男生朗读,摇头晃脑,听来似乎抑扬顿挫,却是一种憋着嗓子的怪腔怪调。令人不解的是,在某些公开课上,某些老师还对这些怪腔怪调的朗读褒以赞誉之词:读得很有感情!更有甚者,老师的范读也带着这种特别的味道。让人不禁感叹:感情朗读走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9.
背诵是反复朗读的自然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背诵的功能不仅要关注背诵内容的质量与数量,同时也不能忽视“怎么背”的问题。在当下的教学实际中,不少教师和学生对于“怎么背”存在误解:他们将背诵简单地操作为默记、强记,即为了早一点背出而用心地去勉强记住。这种错误的背诵方法无疑会使背诵的作用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朗读能力是每个小学生必须具有的。然而,现在农村小学的阅读教学,多耗低效。学生发言不踊跃,举手寥寥无几。发言时,吞吞吐吐,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加强朗读有助于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而读书声为最。”语文课堂上,当属琅琅的书声最美。要知道文字是思想的载体,只有通过朗读,通过心灵与文本的对话,才能使文本获得生命,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才能飞扬起来。有感情地朗读将一段段文字变成优美的旋律,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的理解,使他们的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行心灵的碰撞。在课改浪潮的推动下,语文课堂的朗读,被前所未有地重视,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琅琅的读书声,似乎就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都能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凡是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其写作能力一般来说也是较强的,特别是朗读正确流畅的,其作文语句一般也是通顺、流畅的;凡朗读中添字、漏字、破读、重读多的,其作文语病一般较多。这就说明朗读可以反映一个学生的语感和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朗读?《教师口语》明确地说:“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的再创作昵?下面以《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李俊云 《考试周刊》2013,(25):38-39
<正>自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我发现不管课堂模式怎么变,学生的课堂朗读能力都不能忽视,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增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引导学生体会阅读的兴趣。因为新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朗读训练是否有效,是阅读教学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也是目前语文高效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朗读教学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标对低年级学生朗读的基本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于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衔接问题和一些教师不重视朗读训练.导致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朗读能力较低.唱读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从小学低年级起就要重视朗读教学.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而忽略了学生朗读,使得学生的朗读能力普遍低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繁琐而细致地分析课文,忽视了学生真情的流露和独特的感受,而学生只是木然、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学生的口语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体现不出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朗读作为教学目标,被放在了教学的重要位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习用普通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笔者以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指导存在的几个误区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它们主要有以下三种现象: 一、注重"量",忽视"质"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阅读是语文之本,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朗读能力是最能显示学生语文能力高低的“晴雨表”,而朗读指导的成功与否是衡量一堂语文课品质高低的“显示器”。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人情入境地烁享受朗读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朗读就是经过大脑指挥口将字信息转变为声音的思维活动,是调动口、眼、耳、脑等感觉器官参与的语活动。朗读的过程是先入于眼,再现于口,然后入于耳,最后了然于心,必须眼、口、耳、脑并用,心理过程复杂。针对朗读的特点,我们在语教学中,就必须把对读物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掌握停顿、重音、语调、速度等朗读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按照正确朗读——流利朗读——理解朗读——表情朗读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