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4-6岁听障与健听儿童语用交流行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半结构环境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儿童语言资料转换系统-CHIDES、母子言语互动交流行为编码系统-INCA-A、以及CLAN数据分析程序对4-6岁重度听障儿童与同龄健听儿童语用交流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4-6岁重度听障儿童与同龄健听儿童的语用交流行为随着年龄增长稳步发展.在言语倾向、言语行动、言语变通三个层面上二者均存在主要类型;(2)与同龄健听儿童相比,4-6岁重度听障儿童语用交流行为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注意系统、情绪系统、讨论与协商系统、澄清系统,表现为被动的应答,无法主动表达自己的交流意图、主导社会互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听障大学生与健听大学生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对比生活质量核心指标的重要程度,听障大学生与健听大学生在物质条件、自我决定与权力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地研究听障学生的情绪理解特点,研究分别选取了24名听障与健听初中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设计了情绪原因识别、情绪表情识别任务。研究结果发现:听障学生情绪理解水平显著低于健听学生;听障学生情绪理解能力随着年级升高不断发展,健听学生情绪理解各年级差异不显著;性别因素在听障学生及健听学生情绪理解上差异不显著;不同效价情绪因素在听障学生及健听学生情绪理解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对4名高功能自闭症幼儿及对照组的普通幼儿在自然情境中亲子互动的语用交流行为进行为期18个月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自闭症幼儿的语用交流行为参与度与普通幼儿无显著差异,但在言语倾向水平与言语行动水平的具体类型上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难以维持或深入某一交流情境以及难以使用高程度交互类型等特征,总体上呈现出"高发起、低交互、表面化"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3~5岁听障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的情况,采用2×3×6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运用自编"3~5岁汉语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测试",调查听障儿童的六类形容词习得情况,比较其与健听儿童的差异,探索听力情况对儿童理解形容词的影响。研究发现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极显著地受到听力情况、年龄和形容词类别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健听儿童的形容词理解能力好于听障儿童;(2)3~5岁健听儿童与听障儿童对形容词的理解能力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通过与中国人作对比,考察了具有良好听说读写能力的欧美留学生能否用汉语得体地实施拒绝言语行为及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孔俊文 《海外英语》2011,(9):358-360,363
文章探讨了在读书和游戏两种环境中,儿童和家长的祈使句、陈述句、疑问句表达的指示言语行为的不同功能,以及3-5岁儿童的指示言语对礼貌原则违背。对12个学龄前儿童与家长的话语交流的实地录像分析表明:随年龄增长儿童指示言语行为的形式更加委婉,相应的礼貌程度增强;家长侧重使用祈使句来执行指示行为而儿童使用祈使句和陈述句频率相当,二者均很少使用疑问句执行指示行为。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考察学龄前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在依恋行为和消极行为上的不同,以及这两种行为与母亲抚养困难感受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普通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的消极行为更为显著,其依恋安全性分数也显著低于普通儿童。然而进一步将依恋行为划分成两种类型分别进行分析,发现自闭症儿童"与母亲保持亲近"的行为与普通儿童没有显著差异,其"交际行为"则显著落后于普通儿童。自闭症儿童的母亲比普通儿童的母亲感受到更多的抚养困难。回归分析表明自闭症儿童的消极行为能显著预测母亲抚养困难感受的各个维度,而交际型的依恋行为则显著预测母亲缺乏能力感的困难感受。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选取30名3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情境观察的方法检测儿童努力控制和母亲教养方式的水平,采用问卷法检测儿童外显问题行为水平,并使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儿童努力控制、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外显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儿童的努力控制和外显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2)教养方式中的消极控制和儿童的外显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教养方式中的积极控制和儿童的活跃过度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3)努力控制和家庭教养方式中的积极控制交互作用影响儿童外显问题行为———对于高努力控制水平的儿童,家长干涉过多反而会增加儿童发展出外显问题行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教育背景母亲在亲子会话中词汇运用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教育背景的母亲在母子会话中词汇运用水平的差异,本研究对40对母子在自发会话时母亲的词汇运用水平进行了研究,其中40位母亲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其子女年龄分别在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四个年龄段。结果表明:在词汇的整体运用水平上,高教育背景母亲的词汇运用水平高于低教育背景母亲,且在基本词汇频次和丰富性等方面呈显著差异;在影响关系上,高教育背景母亲的母子双方词汇运用水平相关程度较高,二者多数为显著或极其显著,而低教育背景母子双方词汇运用水平相关程度低,甚至出现负相关,显示高教育背景母亲对儿童指向言语更为敏感。但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两类母亲在运用词汇时均对儿童词汇的年龄发展规律不敏感,因此两类母亲对儿童指向言语的年龄变化的敏感度都不高。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既涉及文化的规约也涉及语言的规约。不同民族的言谈语用规约差异常常是文化差异的映射。汉英文化差异决定了两种语言的语用规约差异,这种差异尤其体现在较为程式化的言语行为中,如称呼语、招呼语与道别语、恭维语与道歉语等。对汉英言谈语用规约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用语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2.
聋童与正常儿童汉字识别中笔画数与熟悉度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汉字的不同笔画数与熟悉度是汉字识别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汉字视觉呈现方式研究 ,结果表明汉字的笔画数和熟悉度对两类儿童的汉字识别过程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在汉字的视觉识别中没有明显的差异。汉字的笔画数和熟悉度差异是影响汉字识别反应时的重要因素。在聋童的汉字识别教学中应当强调以汉字笔画数较少的字为宜 ,尽量多接触汉字 ,以提高他们对汉字的熟悉度 ,这会有助于聋童对汉字的精确掌握。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请求是一种很普通的言语行为,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面子威胁行动(Face Threatening Acts)。人们在交际中一般都会考虑面子问题。因此,在实施请求这一言语行为时,发话人通常都会采取一定的请求策略来加以调整。不同的语言其请求语是不同的,英语和汉语也是如此。本文旨在对这种差异进行对比,解释造成英语和汉语内部请求策略不同的原因。对于英汉语之间请求语的差异,本文则更多地从文化角度阐述,并指出理解这种差异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问卷方式对云南的五个民族组(汉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和傣族)的英语学习者进行语言迁移的调查和研究,旨在通过对比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在社交语用迁移和语用语言迁移,研究二语和三语背景下的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上的异同。希望本研究能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外语教学及相关的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聋人和听力正常人在快速和慢速两种呈现条件下对复杂视觉图形信号的认知绩效。结果表明 :( 1 )组别变量对视认知绩效的影响比较显著 ,聋人组的反应正确率较高而平均反应时却较长 ;( 2 )呈现速度变量对视认知绩效的影响十分显著 ,慢速呈现条件下的反应时较短 ;( 3 )正确反应时比错误反应时短。  相似文献   

16.
听觉障碍儿童人格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为工具,对西安市30名听觉障碍儿童的人格特征进行测定,探讨了影响听觉障碍儿童人格发展的因素,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听障男童在内外倾和掩饰性上显著高于正常男童;听障女童在精神质和掩饰性上显著高于正常女童,但在神经质上显著低于正常女童;听障男童在精神质上显著高于听障女童,其他人格维度上性别差异不显著。(2)农村听障儿童的内外倾性显著高于城市听障儿童,其他方面没有显著差异。(3)八年级听障儿童在内外倾和精神质上要显著优于六年级听障儿童,在神经质和掩饰性上二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认知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对42名听力障碍儿童及其与之对照的正常儿童进行镶嵌图形测验,比较了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场依存性-独立性认知方式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1)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认知方式发展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正常儿童更倾向于场独立性.(2)听力障碍女童与正常女童认知方式发展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正常女童更倾向于场独立性.(3)正常男童镶嵌图形测验得分高于听力障碍男童,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