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校实行学分制的保障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健 《职教论坛》2000,(12):45-45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应是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将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实行学分制必须有相应保障条件。学分制能否顺利施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取决于学校是否建立一套与学分制配套的新的管理模式。  一、教学计划的保障  实行学分制必须制定相应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制定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一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  相似文献   

2.
教学计划是教学组织的纲领性计划,实行学分制是对传统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课题.本文从学分制的特点、教学计划的作用、构建学分制教学计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应巧妙处理的几个问题、值得探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确定出学分制教学计划的基本框架.从而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种教学资源优势,为社会更快、更多地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3.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全球化趋势是实行学分制的最大动因 ,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成人学生自身的特点呼唤学分制。实行学分制可以满足成人学生个性和特长非均衡发展的需要 ,便于缓解工学矛盾、家学矛盾 ,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可以对高校教师形成竞争和激励机制。实行学分必须制订学分制专业教学计划、要开好选修课、要实行导师制度、要建立和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计划是培养人才的蓝图,它体现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与要求,也是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要优化人才素质,就要精心制订教学计划。十年来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多数高校实施了学年学分制教学计划,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能力,因材施教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优化。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不相适应、不相协调的方面又在逐渐形成。突出的问题有两个,其一,学年学分制教学计划缺乏柔性,不能充分体现学分制的灵活性;当然很多学校之所以没有施行完全学分制教学计划,主要是受到计划分配制度的制约。随着经济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营大中型企业要转  相似文献   

5.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基本单位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本质特征是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的灵活性,即学校制定弹性教学计划和弹性课程,学生自主灵活地选课。可见,实施课程改革是实行学分制的重要条件,也是实行学分制必不可少的基础工程。目前,不少学校正在积极试行学分制。但如果不进行配套的课程改革,而仅仅是在计算方法上将学年转换为学分,学生无“课”可选,学分制的本质特征就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学分制的优势也不可能得到发挥,这样的学分制只能是假学分制。因此,学分制课程体系的构…  相似文献   

6.
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教学计划的制定、调整和执行等环节,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矛盾,因此制定"刚柔相济"的学分制教学计划,通过柔性教学计划管理的重要手段,完善高职院校的学分制。加强教学计划的动态管理,可探索出符合学分制要求的教学计划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课程设置模式,通过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采用“宽基础、活模块、重实践、多方向”的模块化课程模式,能够较好地适应中等职业教育学分制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突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一专多能实用型人才的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本文还对实施性学分制教学计划的制定原则、课程结构、模块设置、学分比例、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进程安排等问题提出了基本要求。力求使学分制教学计划的制定能够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试论学分制与个性化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应“以人为本”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促进其个性发展。文章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个性化人才的要求,并从学分制的指导性教学计划、选课制以及一系列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论述了学分制在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上的优势,进而说明学分制必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文摘荟萃     
试论中职学分制课程体系的构建束剑华、孟祥凤在《职教通讯》2001年12期著文认为,学分制的本质特征是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的灵活性,即学校制定弹性教学计划和弹性课程,学生自主灵活地选课。目前,不少学校正在积极试行学分制。但如果不进行配套的课程改革,而仅仅是在计算方法上将学年转换为学分,学生无课可选,学分制的本质特征就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学分制的优势也不可能得到发挥,这样的学分制只能是假学分制。因此,学分制课程体系的构建必将成为当前中职学分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构建中职学分制课程体系主要有以下途…  相似文献   

10.
学分制指导性教学计划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围绕实施学分制这一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介绍了四川大学学分制指导性教学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总体框架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编制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制定指导性教学计划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以四川大学为个案对学分制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制定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高凤琼 《考试周刊》2013,(41):82-83
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学分制的重要内涵。在学分制下,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和学习进程。传统的大学英语读写课的讲解词汇,翻译课文的流水线式的教学过程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师有效地发挥学生的语言智能优势,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实行学分制的框架建构学分制是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我校在试行学分制时 ,注意根据学校的实际 ,形成自己的思路。我们在人才培养规格上 ,注意淡化同一性 ;在课程教学要求上 ,注重体现差异性 ;在实施教学管理上 ,不仅着眼终结管理 ,而且重视过程管理。我校学分制的基本操作框架是 :1.制定各专业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我校各专业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指导性教学计划要求和实行学分制管理需要 ,制定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 ,将课程分为必修课、分选课和自选课三类课型。必修课是从事专业大类工作的基础课程。各专…  相似文献   

13.
计划学分制是以指导性教学计划为基础的全面学分管理,简称学分制。本文主要是根据我校情况,对计划学分制谈几点看法。一、学分制的发展及其优缺点学分制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早在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进入全面  相似文献   

14.
学分制的理论依据是后现代主义的教育哲学、发展性的建构主义教育基础理论和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综合智力理论;学分制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解构与建构;学分制功能的实践性问题研究包括学生需求性选择的增大与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学校有限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分制的质量监控制度,学分制指导性教学计划体系的初步建立,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的主体性问题,学分制改革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学分制改革与人才培养目标等。学分制的改革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建立以学分制为主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入手,分析了当前学分制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在学生选课、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教学评估、考试考核等方面的相应对策,以期完善我国的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高校实施学分制、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这一重点课题,提出了优化教学计划的原则:优化学分制教学计划的策略:总结了实施后的一系列成效.  相似文献   

17.
修景师 《成人教育》2005,(12):60-61
采用学分制管理能较好地适应成人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保证教学质量。但真正实施学分制的各类成人高校并不多,这不是成人高校不愿意实施完全学分制,而是与成人教育的在职、业余、分散的特点以及实施学分制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较高,操作起来困难较多有很大关系。从教学计划的编制、弹性学制的实施、选课制的实施、学生成绩及学籍管理、平时学生管理工作等方面都存在成人高等教育实施学分制的难点。  相似文献   

18.
师资状况、学生的自觉性、办学特点是影响高职学分制管理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提高学分制管理效果的对策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课程开设力度,充实导师队伍;构建科学合理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制定有高职特色的学分制方案;广泛开展实施学分制管理的师生动员工作,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9.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它具有选择性广,适应性强,有利于培养和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高校文理渗透,实施素质教育等优点。学分制在我国高校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我国高校学分制普遍存在的: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学生素质不适应学分制的要求、教学计划的弹性不够、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硬件不足、师资力量滞后等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学分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从80年代起相继采用了学分制的教学管理体系,90年代后虽有修改,但无实质性的改变。这种学分制实际上是学年学分制,或称其为计划学分制,即在教学计划编制及执行中按学时计算学分,将所有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课,对理论教学课程按每十六学时计一学分,对实践教学课按每周计一学分,通过计算,在教学计划中规定了学生须修满多少学分(总学分及分类学分)才能拿到毕业证书。与这种学分制相应的学籍管理制度中则规定了学生降级、退学的学分值(以学年或学期为结算时段)。应该肯定的是学年学分制对于促进合理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