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同礼、翟理斯(Lionel Giles)、大卫·赫利韦尔(David Helliwell)的著作提到梁启超曾从英国购回过五册或七册《永乐大典》,这些说法是错误的.事实上,应该是叶恭绰而不是梁启超于1919年夏天从英国伦敦购回了五册《永乐大典》.除这五册外,叶恭绰还曾收藏有另两册《大典》.这七册《大典》,其中三册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册现藏台北“国家图书馆”(原台北“中央”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新材料对王若《关于嘉业堂所藏〈永乐大典〉的下落》一文的疏误之处作了补正:首先,指出满铁大连图书馆从刘承干嘉业堂购买的《永乐大典》是42册而非44册;其次,对满铁大连图书馆所藏55册《永乐大典》的来源作了尽可能清晰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全宋诗》册一○卷五七九页六八○四张经《王质过洞庭》,出《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一引《岳阳楼集》。此诗又见《全宋诗》册四六卷二四九九页二八八九五王质,题作《过洞庭》,出同。核《永乐大典》原书,方知《全宋诗》张经处误以“王质过洞庭”为诗题,而《永乐大典》于此诗前引张经《岳阳楼集》录其《岳阳楼望洞庭》一诗,故有此误。另《全宋诗》册二五卷一四三三页一六五○六汪藻《尤袤大暑留召伯埭》,出《浮溪集》卷二九。《浮溪集》乃《永乐大典》辑本,此诗已不见于今存《大典》残本,实际当断为“尤袤《大暑留召伯埭》”。《全宋诗》册四三…  相似文献   

4.
正9月30日,《永乐大典》入藏国家图书馆仪式暨《永乐大典》特展开幕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出席。国家图书馆收藏《永乐大典》历经百年,通过海外送还、政府拨交、藏家捐赠、员工访求等途径,入藏了222册《永乐大典》。此次新入藏的为"模"字韵的"湖"字一册。据介绍,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后,2007年11月,古籍普查专家在上  相似文献   

5.
清乾隆间邵晋涵等辑《旧五代史》,以《永乐大典》为主,参取《册府元龟》等书,编录为一百五十卷,大致得原书十之七八。清人辑佚书逾千种,就编纂的学术质量来说,自当以此书为冠。当然,亦并非无可议之处。如《大典》披检多有遗漏;《大典》引及者始为立传,未充分利用《册府》;《大典》、《册府》以外典籍引及《旧史》者,尚多漏辑。凡此之类,前人已多有言及者。中华书局校点本仅就清辑本整理,未作新的辑补。陈  相似文献   

6.
《中华大典·哲学典》(以下简称《哲学典》)包括:《儒家分典》(共七册),《诸子百家分典》(共三册),《佛道诸教分典》(共六册),计3200万字。《哲学典》,是《中华大典》24个典中第一个完全出齐的典,是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7.
从《语言大典》的书名谈起舒宝璋我兴冲冲地买了煌煌精装两巨册的《语言大典》,在使用过程中却多次感到迷惘,觉得这《语言大典》确乎是不可思议的“奇”书。首先,这本书本身就是不可思议。什么叫“语言”?《语言大典》的解释是:“为广大公众所使用所理解,并经长期应...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图书馆现藏《永乐大典》中,有52册为满铁大连图书馆之旧藏。本文根据《书香》《书志学》等日文报刊,结合当事人回忆录、日记等史料,考证1945年前大连图书馆分五批购入55册《永乐大典》的始末。该馆1925年12月前先从北京书肆购入2册,1934年12月至1937年4月间入藏丁氏百一斋旧藏4册,1936年10月至1937年4月间入藏嘉业堂旧藏42册,1943年2月入藏2册,1944年3月最后入藏5册。除第二批外,其余四批均与松崎鹤雄有关。抗日战争爆发前,刘承幹的清遗民立场与伪满洲国及日本方面的联系,是嘉业堂本转让大连图书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20世纪文献学家郭伯恭鲜为人知的生平和文献学著作——《四库全书纂修考》、《永乐大典考》和《宋四大书考》,总结他在《四库全书》、《永乐大典》以及宋朝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和《册府元龟》的考证上做出的贡献,以及他在文献考证方面所建立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0.
1982年11月1日,《永乐大典》中的一册二卷在莱州市面世。这是迄今为止世上仅存的门制类卷本,也是建国后国家从民间直接征集到的惟一的《永乐大典》佚卷。本文重点介绍了原莱州市图书馆副馆长孙洪基先生及其发现宝典佚卷的经过。  相似文献   

11.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八千馀种。此书修成后,一直收藏在南京文渊阁的东阁。永乐十九年(1427),朱棣迁都北京,《永乐大典》随之北运,以后长期贮藏在宫城内的文楼。传至嘉靖年间,世宗"好古礼文",于《永乐大典》"时取探讨,  相似文献   

12.
冯金牛 《图书馆杂志》2003,22(2):80-80,68
我国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纂修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全书共22877卷,目录60卷,共11095册,书中保存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古代典籍8000多种,是中化民族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由于整部《永乐大典》的数量十分巨大,纂修时只抄写了一份。至嘉靖年间(1522-1566),“好古礼文”的嘉靖皇帝下谕旨令馆臣抄录了一个副本。于是,历史上的《永乐大典》存在两个重要版本;永乐年  相似文献   

13.
上个年代,我受聘担任《中华大典》(文学典)的特约责任编辑。六七年时间里,编了魏晋南北朝两册、隋唐一册、明清一册,共计四册,约一千万字。编辑过程中,我深深感到,编这种大型类书,和编一般的图书大不一样,可以说是别有一番滋味。  相似文献   

14.
关根同志为《中华大典》(简称大典)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华大典》最困难的时刻,帮助解决了困难。我因当时主持《中华大典》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深知《中华大典》进展之难。  相似文献   

15.
笔者幼喜读书,几欲成癖,时人嘲之为"书痴",岁月悠悠,今已皓首。借问学之所得,两脚书橱而已!前有海外学子询及习汉学之书目,求指迷津,余笑曰:"近世张之洞之《书目答问》刊布于前,继有鲁迅为大学生开列书单于后,余岂敢信口开河?"旋读今人华夫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下称《大典》),不禁拊掌曰:"得矣,寰宇求书,此最钟情!" 该《大典》由济南出版社出版,煌煌两巨册,八百余万言,  相似文献   

16.
时红明 《兰台世界》2007,(11S):62-63
鲁迅对明清两朝的类书评价不高.但《永乐大典》却是他使甩较多的一种类书。《鲁迅日记》1913年11月4日记有“得二弟所寄书一本,内《急就篇》一册,写本《岭表录异》及校勘各一册。”1932年鲁迅手订《译著书目》时,在“译著之外,又有所校勘”栏下录有“唐刘恂《岭表录异》三卷(以唐、宋类书所分校《永乐大典》本,并补遗,未印)。”《岭表录异》是部记述广东地区风土物产、天文地理、花草虫鱼的地方志书.为唐刘恂撰,早已失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清乾隆中四库开馆斯间对《永乐大典》所作的辑佚工作,主要包括下面几项程序:签佚书单——抄出佚文(散片或散篇)——粘连成册(即辑佚底本)——校勘——誊录成正本。其中最初步的工作是签佚书单。此项工作系由纂修官逐册阅读《大典》原本,用事先制好的签条标明该册所要辑佚的书名、页码及佚文条数(有时只标书名,不标页码及佚文条数),粘贴于各册之上,然后交缮书处誊  相似文献   

18.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特大型类书 ,全书 2 2 877卷 ,110 95册 ,3 7亿字。保存了上自先秦 ,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 80 0 0余种 ,内容博奥 ,汇聚和记录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经验、知识和智能 ,被学者称为“宇宙之鸿宝” ,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的丰碑。由于卷帙浩繁 ,难以刊刻 ,大典修成后仅缮写一部。后明世宗为防火灾等不测之虞 ,命人重录一部。因此《永乐大典》问世后 ,仅备正副两部。但 6 0 0年间 ,《大典》屡遭厄难 ,正本在明末即已下落不明 ,流传于世的副本 ,久经沧桑 ,忧患频仍 ,清乾隆时已佚失 2 4 0 0余卷 ,至光绪二十年…  相似文献   

19.
近读《〈永乐大典〉研究资料辑刊》,收有张升编"《永乐大典》现存卷目表",编者称该表"是在张忱石先生《永乐大典史话》附表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又参考了……《〈永乐大典〉编纂六百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等最新成果……。"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葛思德文库(Gest Collection)藏《永乐大典》二卷,卷14949及卷20373,前此诸家著录,多有讹误。《〈永乐大典〉编纂六百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收有拙撰"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永乐大典》题记",始为匡正,可惜未为张升所注意。关于现存《永乐大典》调查,最早者为袁同礼,1929年撰《〈永乐大典〉现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本期杂志以较大篇幅介绍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中华大典》的编撰出版情况。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于10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中华大典》座谈会。会上,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刘云山、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到会祝贺,对《中华大典》编撰出版的意义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参与《中华大典》工作的专家、学者、编辑人员表示敬意,对全部完成《中华大典》的编撰出版工作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国家图书馆馆长、《中华大典》编撰委员会主任任继愈在会上介绍了《中华大典及的编撰出版情况。本期杂志对此次会议作了报道,并编发了刘云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