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是人类社会赖以运行的两种最根本、最基础、最普遍的机制,要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动力与平衡机制,明确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般而言,构建和谐社会至少需要形成四种健全的社会机制,即利益表达机制、激励动力机制、整合平衡机制和利益救济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主要通过政治民主来实现,激励动力机制主要通过市场作用来实现。整合平衡机制主要通过政府管理来实现,而利益救济机制则主要通过司法保障来实现。在构建和谐社会这四种机制的进程中。新闻媒体负有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运作效果欠佳的深层原因是其动力机制失范、平衡机制缺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必须在梳理和吸收前人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跨学科分析法系统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从内在动力到外在动力、从宏观平衡到微观平衡、从静态评价到动态评价三个维度详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作用机理,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认同度。  相似文献   

4.
社会机体自我调节是一种不同于无机系统反馈调节和动物机体本能调节的人为调节,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通过有意识的活动为克服人类社会的生存矛盾所进行的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完善.社会机体自我调节通过自发调节与自为调节两种方式来进行.社会自为调节的对象是社会发展在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及二者统一上存在的缺陷.正确进行社会自为调节,需坚持合理性、渐进性、系统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5.
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教育事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形态和重要特征,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和各区域个性的展示形式。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仅仅是一堆统计指数的反映,而且也是区域教育发展结构与功能、数量与质量的协同与否状态的一种表现。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历史、文化、地理、政治等诸多外在因素与教育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绝对意义上说,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并不排斥量的均等性,它本身并非完全是有悖于社会发展的一种现象,本质上,它指向和代表着一定社会背景和空间范围内教育发展的特定过程和阶段  相似文献   

6.
宏观经济管理,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试从宏观经济管理现实状况出发,重点探讨宏观调控机制构成和宏观调控特征,旨在抛砖引玉。 一、宏观经济调控形势 宏观经济的科学管理与现代经济的发展,有两个前提,即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动力机制来源于利益机制,平衡机制来源于经济活动的行为约束机制。利益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的对称协调,既是构成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的两个根本条件,也是宏观经济科学管理的两块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7.
动力·活力·吸引力──也谈社会力量办学的动力机制陈桂兰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给社会力量办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动力、活力、吸引力是社会力量办学动力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1社会力量办学的动力有两种:一是内在动力。社会需求(包括个人的物质利益和社会...  相似文献   

8.
从政治高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张和优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良性运行机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社会协调的平衡机制之间张力的内在统一。根据当代中国现实的历史条件和实践要求,科学分析构成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因素的不同地位和交互关系,从而形成有利于发挥各种动力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导引作用,避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化"。  相似文献   

9.
技能型建设社会动力机制的构建,是以对技能型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认识为基础的。技能型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助推技能型社会形成的各种力量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它包括自发型动力机制和自为型动力机制两种类型。技能型社会建设动力机制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驱力和外驱力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灵魂。政府是技能型社会建设动力机制建构的重要主体:科学认知是技能型社会建设动力机制建构的前提;制度体系是技能型社会建设动力机制建构的重要内容;而保障条件则是技能型社会建设动力机制建构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
合理的社会流动可以形成一种新陈代谢、拾遗补缺、优胜劣汰的社会机制,是和谐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动力机制和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科建设作为长期以来高教理论界和高校实践领域的热点话题,迫切需要从社会动员这一新的视角对其加以审视。当前高校学科建设中的社会动员的主要类型包括行政动员、工程动员、精英动员和自组织动员,其机制相应可分解为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经过调研得知,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四种社会动员类型在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上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异和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学科建设的社会动员效果,并对学科建设成效带来影响。为此,高校学科建设中的社会动员应在关注动员主体的同时更加关注动员机制建设,从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加以针对性完善。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群体之间的利益分化现象,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而日益加剧,建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为探索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福建省利益协调机制应该内含:动力与平衡内在统一的利益调节机制,以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依托的利益整合机制,以培育社会组织并激发活力为支持的社会多元参与机制以及及时有效的利益矛盾预防和化解体制。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社会分化的动力呈现出三种不同经济形态各自作用又相互影响的特点,这种机制导致了社会分化的动力同社会转型的动力缠绕在一起,国家在处理社会分化问题上面临着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效率与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缩小不合理收入差距与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三对矛盾的具体分析,认为改善分配关系必须要使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协调发挥作用,动力机制的实质是提高效率,平衡机制的实质是维护公平.  相似文献   

15.
从本质上看,共识是近代社会利益分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结果,也就是说,没有分化也就没有共识可言。在古代社会,尽管没有社会多元化、差异化基础上的共识,没有自由、自觉、主动的交往共识,但仍存在着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高度统一和整合的共识,共识以一种逼迫的路径嵌入在社会的秩序建制中。共识机制体现为权威建制和意识形态霸权。  相似文献   

16.
黄凯 《教育与职业》2007,(14):79-81
本文从机制建设的角度思考,认为加强大学生道德实践的自觉性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道德教育的根本选择.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平衡机制和保障机制是大学生道德实践自觉性提高的重要机制内容,它们分别从动力性,正当性、稳健性和安全性方面保障着大学生的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与政府公共职能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构和谐欠缺、功能和谐欠缺、整体和谐欠缺是我们这个社会有机体实现和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而社会冲突则是其外化的主要形式。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一个系统要实现结构、功能和整体的和谐,获得良性的运行和发展,通常依赖于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制的支持。政府公共职能的本质就在于通过建立正义的利益共享机制、有效的冲突控制机制、科学的民主决策机制、灵敏的社会预警机制、良好的自然保护机制等,来控制社会冲突,实现社会有机体的平衡,最终构建一个融洽祥和、互动共享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理论和实践成果。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需要全社会做出多方面的不懈努力。不仅要下大力抓好"硬件"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进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使社会具有良好的动力机制及平衡机制,确实做到社会成果共享,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且又必须重视"软件"建设,准确把握社会舆情,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心理调适功能,使人们具备一种健康的和谐心态。为此,笔者仅就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健康和谐心态建设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后,社会分化集中表现为功能分化和利益分化,模糊了城乡二元社会的边界,产生了多元地位标准,也迫切需要一种维护动力和秩序的机制。国家和市场两种体制影响着人才的出口,给教育选拔带来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20.
历史的反思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30年我们所执行的政策看来,我们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是处于一种矛盾状态,没有认识到现代社会的出现是由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的,现代社会是在社会化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和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条件下成熟起来的,商品经济的竞争机制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革命机制两者的结合是现代社会的动力,正是这两者使现代化社会得以高速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