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乡愁》为例,对教学活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进行了评点。  相似文献   

2.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蒲松龄的《狼》,现在,请你们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什么.但是不要重复刚才老师的话.谁先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师:请让我们一起观看同学们自编的哑剧《一颗钉子》。  相似文献   

4.
时间:2006年10月26日 地点:沙市实验中学 班级:七(4)班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散步》。 师:请翻开课,接着老师的话来说话:让我们走进美《散步》,这里有…… 生1:浓浓的亲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师:同学们,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我们今天学习李白的《行路难》。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下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6.
时间:2007年4月21日 地点:湖北监利长江高级中学 师:今天我们学习《神奇的极光》,学习这篇课文,主要解决一个问题:学会筛选文中的信息。这节课我们分两步走.第一步:选读课文,感受极光;第二步:品读课文.筛选信息。(投影)  相似文献   

7.
师:今天我们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请同学们读作家作品简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读故事,会认“塌、挣”等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冶、炼”等13个生字。2.学习“天塌地裂”和“寻找彩石”两幅画面,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想象神奇的画面,感受女娲为了人类不畏艰辛、甘于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一、四读《渔歌子》 字字落实地读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什么吧?  相似文献   

10.
《女娲补天》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难点是在阅读中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像力。一、七嘴八舌聊“天”——引入新课1.在老师的描述中让生猜猜是哪种故事。(在我们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它是一朵美丽的浪花。它是远古人们对大自然的惊奇与遐想。它里面的…  相似文献   

11.
谢艳 《湖北教育》2007,(8):32-35
案例一、导言激趣师:同学们喜欢读神话故事吗?大家看大屏幕,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是谁?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生:这是《嫦娥奔月》里的嫦娥。生:孙悟空,《西游记》里的人物。生:这是后羿,故事的名字叫《后羿射日》。  相似文献   

12.
导入:昨天,我们用自学、质疑、释疑和检测的四步学习法疏通了文意,解决了“言”的问题;今天,我们再以表现手法为抓手。来解决“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时间:2008年11月26日 地点:江苏江阴英桥国际学校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我们先把课文读一遍。  相似文献   

14.
首先谢谢徐杰老师选择本人的《草房子》作为他向学生进行导读的文本。 他对《草房子》的导读,是准确的、精细的、富有见地的,在有些方面甚至超出了我自己对这部小说的理解。他使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一个文本的研究者完全可能比这个文本的书写者更能进入这一文本的腹地。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31课。 教学理念《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课文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生动,语言描写形象,如果仅仅在理解课文内容、情节上下功夫显然是不行的。依据本文特点及语文教学当以发展学生语言为己任的学科目标,本设计采取以语言带动内容的总体策略,强化语言形式与内容的感悟,着眼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注重情境朗读、想象说写和情感体验,努力实现“言”“意”兼得。  相似文献   

16.
师:同学们好,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学习俄国作家契诃夫120年前写的一个故事《凡卡》。我想先问一下同学们,我们要学的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与评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大家已经预读过了.那么我们现在做两个练习,说说课文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意思,说说《战国策》“策”字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一、导入,“品树” 师:我们要走进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我们先来欣赏它。  相似文献   

19.
师:前面老师说过:语言饱含情,字词最知心。文中还有一个字值得仔细品味,那就是“噫”宇。“噫”表示叹息之意,再加上一个感叹号,更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你从这个字中读出了哪些情感?从其情感看,他的境界究竟有多高?  相似文献   

20.
师:同学们,这一学期我们已经学了两首古诗:一首是《一去二三里》,一首是《咏鹅》。还记得吗?请一位同学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背诵)师:过去这么长时间了,这位小朋友还背得这样流利,而且背的时候感情非常丰富,很好!同学们,我国古代有很多诗人,他们写了许多诗,这些诗写得可好啦!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出示小黑板)3画鸡头上凤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点评:教师用亲切的话语鼓励学生背诵学过的课文,一方面检查学过的内容,另一方面,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看似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